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性脑病病人杜秘克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两种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使用微量泵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灌肠液保留时间、不适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水平、不适反应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可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静  王斌  金杰  张琳  景颖颖 《护理研究》2011,25(4):315-316
[目的]观察使用微量泵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灌肠液保留时间、不适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水平、不适反应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士对两种灌肠法的操作难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灌肠法对肝性脑病病人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可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使用白醋灌肠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 3 0 %的白醋加温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浓度已得到肯定[1] ,并已在临床得以运用。然而 ,灌肠速度 ,灌肠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及灌肠液pH值的变化对灌肠疗效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试用一种密闭式装置并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与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比较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病人选择为我科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2月之间的 60例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2 ] 。年龄 2 2~ 79岁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以随机抽样按序编组为原则 ,将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1 2 方法 灌肠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与常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保肝、抗肝性脑病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果糖灌肠液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在结肠灌洗透析后予乳果糖灌肠液保留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清醒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值及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氨值明显降低;观察组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延长.[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肠灌洗透析后给予乳果糖联合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卧位对清洁灌肠次数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要清洁灌肠的病人80例,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卧位,病人取左侧卧位,灌入灌肠液后,以同样的体位保留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实验组采用改良卧位,即病人先取左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0cm,每次灌入灌肠液后,取屈膝抬臀卧位,稍后再取右侧卧位,共保留灌肠液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结果]改良卧位清洁灌肠达到肠道清洁效果的灌肠次数较传统体位次数少。[结论]清洁灌肠时改良卧位方法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老年人清洁灌肠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清洁灌肠老年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输液式灌肠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不适、灌肠液外溢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输液式灌肠法效果优于传统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性脑病治疗中,清洁、酸化肠道降低血氨十分重要.我科常采用清洁灌肠后乳果糖保留灌肠的方法降低血氨,效果良好.在灌肠时因肝性脑病病人意识不同程度障碍,配合欠佳.我科采用复合膜输液袋(0.9%氯化钠液500 ml装)及一次性输血器替代灌肠筒、灌肠袋为肝性脑病病人进行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方法简单、方便、经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右侧卧位灌肠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肝性脑病较为理想的灌肠方法。方法:80例昏迷患者以改进方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管)清洁灌肠后,用生理盐水加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为传统左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方法对患者苏醒快慢的影响。结果:患者右侧卧位灌肠优于其他卧位,苏醒快。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进行清洁灌肠后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白醋灌肠,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较理想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将4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用20ml针筒接吸痰管方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管接肛管方法进行灌肠。 结果 观察组灌肠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优于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了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