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学兵  刘昌勤  袁光雷 《医药导报》2004,23(2):0087-008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护脑、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250 mL(600 mg)静脉滴注,qd,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第10天进行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76.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发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血液流变学可有明显异常,其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对6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并于其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麻醉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冠脑益嗪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30min时,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发生异常变化,于结扎前3min静脉注射冠脑益嗪5mg·kg-1,能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提示,冠脑益嗪具有防止结扎冠脉所致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能与降低红细胞压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抑制红细胞聚集性,降低纤维蛋白原以及影响钙离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检查是通过检测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多项指标,从而反映因血液成分变化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庄雷  罗玲  邓爱琼 《淮海医药》1999,17(1):15-16
目的 探讨兆科蝮蛇抗栓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塞患应用兆科蝮蛇抗拴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5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应用兆科蝮蛇抗栓酶治疗后患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兆科蝮蛇抗栓酶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急性脑梗塞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丽琴  刘圣  陈礼明  魏瑜 《中国药房》2007,18(15):1129-1131
目的:研究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观察CRCC对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CRCC能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变形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结论:CRCC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东菱精纯克栓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共30例,均为血液流变学诸项指标中单项增高者,在单用该药后发现全血低切粘度,血液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在用药后1d开始下降,3-7d至最低水平,至用药后20d接近用药前水平,12例作体外血栓成试验检查,其血栓长度,湿重及干重在用药时亦同时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明显异常,主要表现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与血浆内毒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且与内毒素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欢丽 《医药导报》2004,23(11):0823-08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的血糖控制于理想水平后,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疏血通10 mL静脉滴注,q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10名健康自愿者的随机交叉双盲实验考察了蒜对皮肤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将中国大蒜切成薄片,40~50℃干燥后碾成粉,用糖粉包衣,其含蒜氨酸1.3%(相当于能释放蒜辣素0.6%)。在服用该蒜剂粉900mg前及后5h分别从前臂静脉采取血样用来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组织纤维蛋白激酶活性及其对纤维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同时用甲皱毛细血管显微镜测定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导致严重缺血性心脑疾患的基础疾病。历来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通过笔者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该病正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其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由于中青年患者症状较轻.不易发觉,容易被忽视。因此,血液流变学及时准确的检测。对防治中青年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朴英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36-2837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经凝血酶的作用,转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网,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包罗起来而形成血块或血栓。纤维蛋白原具有桥联力的作用,因此在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及溶栓治疗时的监测,都要测定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分析,纤维蛋自原增加,首先影响血浆黏度,随之将影响全血黏度。所以,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尤为重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对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影响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观察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问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靖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11-111
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主要两大疾病,它们在治疗中方法大不相同,前者以溶栓为主,后者以止血为主。但在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中又有许多相近之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占首要地位。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与治疗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的检测对脑出血预后、脑血栓发现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乾坤 《中国药师》2000,3(4):234-235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对照组20例采用706代血浆加川芎嗪治疗脑梗死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55%,X^2=6.14,P〈0.05。结论:降纤酶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质,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徐信国  计燕云  何敏慧 《上海医药》2002,23(10):456-457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治疗组加服银杏叶片。在治疗前后评定SAPS、SANS、TESS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SAPS、SANS和TE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银杏叶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已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为探索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我们于1989年初至该年末,对其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压积(PCV)、血沉(ESR)、空腹血糖(BS)、纤维蛋白原(Fb)、胆固醇(Chol)、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者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宋怀方  林令华 《药学进展》2000,24(3):170-172
观察糖尿病患者服用复方丹能片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探讨该药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片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丹参片或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一个月两组病伯SOD及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复方丹参片组病人治疗后的SOD、糖化血红蛋白Alc、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及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的控制和预防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性。方法将90例健康人,90例糖尿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结果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对比糖尿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红细胞压积、血沉、两组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大多会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建议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随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并且严格观察其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变,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发生、防止循环障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