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76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窦性心律,QRS波时限>120 ms,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进行治疗。植入后应用QuickOpt进行AV、VV间期优化。初始左室电极采用左室头端—右室环的起搏设置,因有右室环阳极夺获的存在,致使VV间期优化时,左室电极起搏到右室电极感知的时间参数错误测定,结果优化为右室优先35 ms;将左室电极改为双极起搏,消除了右室阳极夺获后,重新进行QuickOpt优化,结果为左室优先25 ms,体表心电图明显变窄。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6岁,因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衰(心功能NYHAIII级),左室射血分数(LEVF)3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波时限152ms)植入CRT,后因电极感染转入我院。该患者左室起搏电极导线经胸心外膜植入(图1A),术后CRT工作良好。后因右房及右室起搏电极导线脱位,而行电极导线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临床疗效,探讨双心室收缩的电同步与机械同步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9例扩张性心肌病中晚期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均伴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波时限〉120ms。其中8例植入Medtronic InSync8040型起搏器及2187冠状静脉窦(CS)电极导线,1例采用Medtronic7866起搏器及2188CS电极导线;借助CS标测电极导线及CS造影(8例直接逆行CS造影,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使CS间接显影)将左心室电极导线分别植入心脏侧静脉(5例)、心脏后侧静脉(2例)、心中静脉(1例)、心大静脉远端(1例)。术后对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及胸部X线正侧位等进行了16~28个月的随访。结果 所有起搏器均一次性植入成功,术中1例发生CS夹层。随访资料显示6例患者各房室腔内径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有显著提高;9例患者中2例心功能无显著性变化,另有1例仍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加重,与其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有关(因心脏静脉发育异常,植入心中静脉)。9例患者中6例QRS波时限明显缩短(其中4例左心室电极导线于心脏侧静脉,2例于心脏后侧静脉),2例QRS波时限无明显变化(左心室电极导线1例位于心大静脉远端,1例位于心脏侧静脉)另有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因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加重多次住院治疗,QRS波时限增加。结论 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双心室同步起搏能改善扩张性心肌病CHF合并LBBB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QRS时限不是惟一的双心室起搏治疗CHF有效的预测因素。电同步不一定与室壁机械运动同步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应用左室四极与双极导线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16例植入左室四极导线为观察组,25例植入双极导线为对照组,观察有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CRT。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06.8±25.6)min vs(125.3±25.7)min,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左室起搏阈值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1.20±0.48)V vs(1.91±1.14)V,P0.05]。对照组出现1例膈神经刺激。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QRS波时限更短[(152.7±15.8)ms vs(167.3±15.3)ms,P0.05]。结论左室四极较双极导线可显著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并改善左室电极起搏阈值。  相似文献   

5.
左室电极起搏位置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左室电极在左室游离壁不同位置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110例扩张型心肌病或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左心衰患者均符合CRT植入指征而接受CRT术,术后根据后前位和左前斜位的胸部X线影像,左室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分为前壁、侧壁、后壁和后基底部。术后12个月,分别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分析心功能、心电图QRS波时限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容积变化。以心功能(NYHA)分级至少改善1级或LVEF升高25%以上定义为有效。结果由于患者心脏静脉变异和组织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左室电极导线分别被植入前壁4例、侧壁68例和后壁37例、后基底部1例。术后3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2例发生猝死,1例术后第9天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12个月,104例生存者中,有效9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7.5%。左室电极位于侧壁组的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后壁组(85.7%)(P<0.05)。前壁或后基底部的5例均无效。结论 CRT对慢性心衰患者有效,其疗效与左室电极起搏位置密切相关,左室侧壁或后壁是左室电极导线的理想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室四极导线介导的多位点起搏(MPP)技术能否使合并窄QRS波(NQRSd)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临床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心内科接受左室四极导线植入的1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患者QRS波时限限定为110~130 ms间,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三维超声心动图精确定位的起搏心电图特点来评价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方法 40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植入术中经二维X线影像定位示心室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植入术后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心室电极导线位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位置,并分析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不同部位的体表起搏心电图特点.结果 三维超声心动图示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者23例(57.5%),低位间隔者6例(15.0%),游离壁者11例(27.5%).与游离壁相比,起搏电极导线位于高位间隔时,其下壁导联起搏心电图的R波振幅高[(1.28±0.18)mV vs(0.88±0.18)mV,P<0.001]、QRS时限短[(132.5±8.3)ms vs(155.3±6.9)ms,P<0.001]、顿挫少(21.7% vs 90.9%,P<0.001),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起搏电极导线位于低位间隔时,其R波振幅也较高[(1.43±0.13)mV vs(0.88±0.18)mV,P<0.001]、时限也较短[(143.5±4.3)ms vs(155.3±6.9)ms,P=0.004],胸前导联R/S移行早(大于V4,24%vs 81%,P<0.05).而高位间隔与低位间隔相比,高位间隔QRS波时限更短[(132.5±8.3)ms vs(143.5±4.3)瑚,P=0.003].另外,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Ⅰ导联上的QRS波以正向波为主,位于前间隔时则以负向波为主.结论 三维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精确定位;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植入术中起搏电极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的定位,当起搏电极导线位于后间隔时,其起搏心电图Ⅰ导联为正向波,前间隔时为负向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4.7岁。心功能均在Ⅲ-Ⅳ(NYHA分级),体表心电图平均QRS时限为142.6ms。患者均进行了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起搏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右心房、右心室以及经由冠状静脉窦置于一支心脏静脉起搏左心室。观察双心室起搏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体表心电图QRS波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TF)从24.4%提高至32.1%,左心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返流量减少,心功能从Ⅲ-Ⅳ级改善至Ⅱ-Ⅲ级,QRS时限由术前的142.6ms缩短至124.8ms。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心衰伴心室内传导延迟患者 56例 ,男性 43例 ,女性 1 3例 ,平均年龄 52 9岁。心功能均在Ⅲ~Ⅳ级 (NYHA) ,体表心电图QRS波平均为 (1 4 3 1± 1 9 4)ms。其中 5例为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 ,其余为窦性心律患者 ,患者均进行了双心室同步起搏。慢性房颤患者先行房室结消融术。术前先进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分支血管分布 ,然后将起搏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右心房、右心室及冠状静脉窦分支血管起搏左心室 ,慢性房颤患者仅进行左、右心室起搏。观察双心室起搏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体表心电图QRS波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 ,患者心功能得到明确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从 (2 6 1± 7 6) % ,提高至 (34 2± 8 9) % (P <0 0 5) ,左心室充盈时间延长 ,二尖瓣反流量减少。心功能平均改善Ⅰ级。QRS波时限由术前的 (1 4 3 1± 1 9 4)ms缩短至 (1 2 4 8± 1 6 7)ms(P <0 0 5)。结论初步临床观察提示 ,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伴心室内传导延迟患者的近期心功能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单左室起搏(LUVP)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左房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根据起搏模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15例为LUVP,15例为双心室起搏(BVP),收集30例患者CRT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内心功能、十二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指标的术前及术后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LUVP组及BVP组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降低,QRS波时限、IVMD、SPWMD、MRA、LAVI、LVEED较术前减小,LAEF及LVEF增加(P均<0.05)。与BVP组相比,LUVP组术后6个月QRS波时限缩短[(133.8±9.1) ms vs(141.3±8.4) ms,P<0.05],MRA减小[(1.9±1.0) cm~2 vs (3.0±1.0) cm~2,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及左房结构、功能在CRT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缩短QRS波时限、减小二尖瓣返流面积方面LUVP较BVP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用钢丝支撑的导线(Solia S60)在三维引导鞘支撑下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入选,在三维引导鞘支撑下应用Solia S60电极行LBBaP,记录术中电极导线的参数,QRS波形态及时限,LBBaP时V5导联左室达峰时间、透视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等,比较术后随访中起搏参数、QRS时限等变化。结果 15例中12例(80%)成功应用Solia S60完成LBBaP,手术时间(87.73±24) min;术后QRS波时限与术前相比无差异[(120.17±9.3)ms和(119.25±26.5)ms,P>0.05],术后随访电极阻抗相对稳定[单极(418.4±92.0)Ω,双极(642.3±103.9)Ω]。失败3例,1例为巨大右房,1例为复杂解剖异常,此2例改为普通起搏;另1例为术中出现停搏之后心室颤动,改为间隔起搏。结论 钢丝支撑的导线在特殊鞘支撑下行LBBaP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化起搏(CRT)术后发生电逆重构患者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成功植入的62例CRT患者,且随访资料完整。根据术后6个月患者的自身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的变化分为电逆重构组(QRS波时限术后较术前缩短≥20ms,20例)和非电逆重构组(QRS波时限术后较术前缩短20ms,4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术后左室大小、心功能及心血管死亡率。结果电逆重构组和非电逆重构组QRS波时限平均缩短(31.0±18.6)ms和(2.62±4.45)m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分别提高了0.205±0.106和0.087±0.085(P0.001);左室舒张末内径缩小分别为(11.00±6.10)mm和(6.29±6.75)mm(P=0.01);电逆重构组无患者死亡,非电逆重构组因心血管死亡10例(23.8%,P=0.02)。结论CRT术后发生电逆重构患者具有更好的心功能改善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CRT,其中93例将左室电极植入侧后静脉、侧静脉或后静脉(A组),另16例植入心中静脉(B组)、12例植入心大静脉(C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得到显著改善,QRS波时限变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缩小(P<0.01);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部分指标及QRS波时限显著改善,但其NYHA分级无显著改变;而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CRT时应尽可能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侧壁或侧后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脉冲起搏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140ms患者,植入CRT起搏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CRT起搏器植入前和术后1年后左心功能变化。结果:植入CRT起搏器后,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充盈增加,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的QRS时限,为临床导线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16例符合Ⅰ类或Ⅱa类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在放置心室导线过程中,分别在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中位间隔部、高位间隔部和流出道等不同位点起搏右心室,记录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比较不同位点QRS时限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与基础心电图QRS波比较,所有右心室起搏部位心电图QRS时限均明显增宽(P<0.001);以心尖部起搏QRS时限增宽(168±16) ms,其次为流入道(166±15) ms和流出道(165±15) ms;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明显缩短(P<0.001),且QRS波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最短(139± 19) ms,高位间隔部次之(153±14) ms,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所有右心室起搏位点中,中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最窄,且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可能是右心室最理想起搏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右束支阻滞(CRBBB)的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的优化程控模式。方法筛选符合心脏永久起搏适应证且合并CRBBB并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设置起搏频率60次/分,记录不同房室延迟(AVD)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PR间期或AP-R间期、自身QRS波时限以及不同AVD设置下起搏QRS波时限,获取最窄的起搏QRS波时限及对应的最佳AVD,计算最佳AVD与PR间期或AP-R间期的差值。结果共入选28例患者,其中男性占71.4%,平均(65.5±11.6)岁。病窦综合征合并CRBBB 12例,CRBBB合并间歇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心室电极3例放置于右室心尖部,25例放置于间隔部。自身QRS波时限135~169ms,平均(152±9)ms。设置感知房室延迟(SAVD)较PR间期缩短(43±6)ms或起搏房室延迟(PAVD)较AP-R间期短(21±4)ms时获得最窄的起搏QRS波,时限为93~120ms,平均(104±10)ms,较自身QRS波时限缩短30~71ms,平均(49±14)ms。优化后CRBBB图形"消失",QRS形态接近正常。结论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CRBBB的患者,右室起搏结合优化AVD既保留了正常的左室激动顺序同时纠正了原来滞后的右室激动,可获得接近正常的QRS波群。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2岁,因“间断胸闷1年”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为120 ms。通过程控起搏器感知/起搏的AV间期使右束支传导和左束支起搏融合,QRS波形态近乎正常化,时限为108 ms。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射血分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