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消毒方法的对比,观察一次性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方法 使用一次性季铵盐消毒湿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ICU物表进行擦拭,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0 min、30 min、1 h、2 h、3 h、4 h的物表进行菌落总数采样及培养。结果 消毒30 min,对照组与实验组达到最高的合格率,分别为96.7%、98.3%;对照组消毒4 h合格率为36.7%,而实验组的合格率可达到71.7%;两种消毒方法,各时间段抑菌率比较,仅消毒4 h有统计学差异,消毒湿巾、传统消毒抑菌率分别为(0.906±0.144)%、0.788±0.027,其余时间段抑菌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次性消毒湿巾消毒物体表面效果可靠、方便、快捷,可取代传统消毒方法,成为医院物体表面理想的消毒方法,尤其是频繁操作的ICU更是最佳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和含氯消毒剂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方法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技术,对两种消毒方法对床单位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产生臭氧浓度600 mg/m3的床单位臭氧消毒机作用60 min和臭氧衰减30 min,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达到98.31%。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泡腾片溶液擦拭消毒,对部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2.49%。结论臭氧床单位消毒机消毒物品表面的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擦拭法,消毒效果较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一次性消毒湿巾对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及对操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万级手术间分为A、B、C组,每组5个手术间。选取手术间内高频接触的12个物体表面作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季铵盐消毒液浸泡的一次性无纺布纸巾消毒,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一次性无纺布纸巾消毒,C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毛巾消毒。比较三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经济成本以及操作人员的消毒操作依从性。结果三组物体表面消毒后采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经济成本略高于C组,B组的经济成本远低于A、C组;A、B组的操作依从率分别为91.4%、87.9%,高于C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消毒方式对手术室物体表面均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但自制消毒湿巾的操作依从性远高于消毒毛巾,自制含氯消毒剂湿巾的经济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六亚甲基双胍类长效消毒剂对医院重点科室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5家三级医院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试验第1天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为含氯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3、4、5、6 h采样;第2~4天使用有效浓度为1.7%~1.9%的新型聚六亚甲基双胍类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长效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4、6、24、48 h采样,通过菌落计数计算合格率。结果消毒前,2组不同区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效消毒剂组消毒后4和6 h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含氯消毒剂组(χ^(2)=5.560,P=0.018;χ^(2)=7.800,P=0.005),消毒2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剂组消毒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效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抗菌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消毒湿巾对口腔门诊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棉拭子采样检测法,检测和评价两种消毒湿巾对口腔门诊治疗台触摸屏、灯柄和三用水枪手柄等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效果。结果 采用含氯消毒剂湿巾和季铵盐消毒剂湿巾擦拭消毒后,3种物体表面污染菌数均符合Ⅱ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但消毒后1 h部分表面细菌数回升,随时间延迟污染菌数也随之增加,但仍有部分表面能维持在污染菌数<10 cfu/cm2的水平。结论 用含氯消毒剂湿巾和季铵盐类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可有效降低口腔门诊物体表面污染菌数,保持良好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高频接触物体消毒效果的持续时间,并和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做效果对比。结果 长效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两组物体表面在消毒前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长效消毒剂消毒后和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分别与各自消毒前的菌落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长效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间点的采样结果与含氯消毒剂消毒2 h后比较,其菌落数差异大多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使用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一次消毒后,其消毒时效可以持续长达两个月,物体表面菌落数均≤5 cfu/cm2,且无致病菌检出。结论 长效消毒剂消毒效果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长效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显著且可持续2个月之久,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使用过程比较简单,直接喷涂即可。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作用突出,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物体表面消毒试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消毒剂对医院非关键性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应用两种消毒剂对医院内不同区域的非关键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并作细菌学检测。结果两种消毒剂消毒后,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均为100%。浓度为1 000 mg/L季铵盐类消毒剂对医院内普通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较好,更容易接受。结论 1 000 mg/L季铵盐类消毒剂作为医院非关键物体表面的常用消毒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型喷雾器(喷壶)对医院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小型喷雾器喷洒医院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将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水溶液装入小型喷雾器内直接对医院使用的床头柜、操作台等物体表面喷洒至湿润,作用10 min后用干净擦巾擦干。对消毒后物体表面采样检测310份,合格275份,平均合格率为88.71%。将小型喷雾器装入消毒液放置于清洁车上,根据需要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执行率达到89.4%。结论使用小型喷雾器(喷壶)喷洒消毒医院物体表面,提高了消毒依从率,确保了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一种季铵盐湿巾对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5台设备,按日期分为3组,分别采用季铵盐湿巾、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进行设备表面消毒,检测设备表面菌落数。结果 3组设备消毒前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84.6%、90.8%和89.2%;消毒后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用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设备表面能使设备表面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操作简便,对机器和医务人员伤害少,可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设备表面清洁消毒首选。  相似文献   

10.
三种消毒方法对医院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应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实用性。方法使用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和含氯消毒剂、75%乙醇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于3 min、4 h、6 h细菌学采样,检测合格情况;评价清洁床单元的耗时和操作依从性。结果使用3种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前,基线、消毒后3 min、4 h、6 h细菌采样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卫生湿巾和传统方法对床单元的清洁平均时间分别为411 s和559 s。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的操作依从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结论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消毒效果良好,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依从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消毒方法对妇科病房诊床的消毒效果。方法 以妇科病房检查床为研究对象,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75%乙醇和季铵盐一次性消毒湿巾对检查床进行消毒,并检测检查床表面消毒前、消毒后30 min、1 h、2 h、4 h、14 h的细菌菌落数,比较3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及抑菌持续时间。结果 3种消毒方法在擦拭消毒后4 h内,所有妇科诊床均保持在卫生标准允许的合格状态。在消毒后14 h,诊床表面菌数恢复到消毒前污染状态。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可用于妇科诊床消毒,但季铵盐消毒湿巾综合性价比更好。  相似文献   

12.
董媛媛  田成  周蕾 《天津护理》2014,22(5):441-442
目的:探讨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医院内镜中心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按照201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含氯消毒剂及双链季铵盐两种消毒剂对医院内镜中心不同区域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并作细菌学检测,对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种消毒剂消毒后,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均为100%。结论:0.34%季铵盐类消毒剂杀菌谱广、化学性能稳定、环保安全,以其作为医院内镜中心物体表面的常用消毒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微酸性电解水在医院物体表面擦拭消毒的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微酸性电解水和500 mg/L有效氯溶液对2组床旁桌台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消毒前、消毒后5分钟、 4小时和8小时的微生物采样,比较2种消毒液的细菌杀灭率和消毒持久性。结果 微酸性电解水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后5分钟的杀菌率为99.32%,优于500mg/L有效氯溶液的9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台面擦拭消毒后不同时段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均有下降,消毒后8小时微酸性电解水组和有效氯溶液组的合格率分别仅为62.9%和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酸性电解水的即时杀菌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基于其更安全环保,推荐临床推广应用;但物表消毒后易再次污染,应加强消毒频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环境清洁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U)内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抹布+含氯消毒液、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消毒湿纸巾3种方法对ICU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在消毒前后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结果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方法能显著降低ICU内物体表面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而抹布+含氯消毒液及消毒湿纸巾方法在进行清洁消毒前后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流程能有效去除ICU物体表面污染的多重耐药菌,可作为医院病房物体表面消毒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氧化电位水和含氯制剂对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氧化电位水(d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Eow)与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62张床旁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氧化电位水小毛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本实验采用消毒灵)小毛巾擦拭消毒。消毒前后分别采样,比较细菌杀灭率。结果氧化电位水的平均杀灭率为98.34%,含氯消毒剂平均杀灭率为99.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电位水与消毒灵的消毒效果相当,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于消毒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保消毒剂。  相似文献   

16.
王燕  钱培芬  孙芳艳 《护理研究》2013,(27):3021-3022
环境物体表面污染被认为是感染的一个来源,做好医院物体表面的消毒一直是医院感染综合预防控制的措施之一[1]。传统的化学消毒剂在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往往也带来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如对城市地下水的化学污染就是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应该倡导绿色环保消毒剂,尤其是那些最终会降解为无害成分的消毒剂[2]。微酸性电解水(SlAEW)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日本首先研发[3],是在强酸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某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对医院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对某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消毒医院病房物体表面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含氯消毒剂做平行比较.结果 浓度为1 380 mg/L的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和有效氯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分别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30 min,卫生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季铵盐类消毒湿巾在医院环境内物体表面消毒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1年4月18日期间发表的季铵盐类消毒湿巾消毒效果相关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篇文章,包括16个随机对照试验。消毒15 min后,季铵盐类消毒湿巾(试验组)与传统含氯消毒液浸泡的小毛巾(对照组)均能达到消毒合格率100%,而消毒2 h和6 h后,试验组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季铵盐类消毒湿巾能够为物体表面提供比传统消毒方式更长效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消毒方法对血液成分制备自动化设备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3种消毒方法消毒血液成分制备自动化设备表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血液成分制备自动化设备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和两种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后15 min至4 h内,表面自然菌数均保持在<1.0 cfu/cm2。用含氯消毒剂和两种消毒湿巾擦拭消毒离心机表面作用15 min,对离心机表面污染的3种标准菌株杀灭对数值均>5.0,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消毒指标要求。结论 本研究的3种消毒方法均可使血液成分制备自动化设备表面达到消毒要求,但含醇消毒湿巾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评价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应用于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定量细菌检验方法,对该季铵盐消毒湿巾实用性及其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手术室内清洁前98%物体表面细菌总数超标。使用季铵盐湿巾和含氯消毒剂湿巾擦拭物体表面,作用30 min均可使细菌数降低至规范要求,而仅用清水湿巾擦拭无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者对季铵盐消毒湿巾可接受性更好。结论 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手术室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良好,且使用者可接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