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氧浓度波动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血氧浓度波动所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模型,进一步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机制。方法208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氧气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RT-PCR技术,观察生后14、18、25d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Flk-1(VEGF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且在氧气暴露后4d,取幼鼠眼球进行视网膜铺片以及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情况。结果(1)氧气组18d幼鼠视网膜无血管面积明显大于空气组(P〈0.05),且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多于空气组(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2)氧气组视网膜VEGF及Flk-1在14、18d时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在25d时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及Flk-1在18d时表达最强,与14及25d比较,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气组视网膜组织VEGF mRNA及Flk-1 mRNA表达水平在14d、18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d时氧气组VEGF mRNA及Flk-1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血氧浓度的波动可导致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组织中VEGF及Flk-1表达明显增强。本研究还提出,ROP视网膜血管增生过程中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即VEGF与Flk-1的上调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5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氧诱导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5只。氧诱导模型组大鼠吸入浓度(80±2)% 7 d,随后在正常空气环境。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了解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判断建模成功。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反映视网膜VEGF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氧诱导模型组7日龄时视网膜血管明显收缩、阻塞,出现大片无灌注区;14日龄见新生血管形成;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模型组14日龄大鼠视网膜出现较多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氧诱导模型组7 d时VEGF 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氧后逐渐增强。VEGF mRNA的表达在新生血管发生前升高,随新生血管退行逐渐下降。结论:未成熟视网膜VEGF 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氧状态呈密切负性相关关系;停氧后视网膜的相对缺氧导致VEGF mRNA转录上调,促使视网膜血管病理性增生。VEGF的异常表达在ROP的新生血管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71-37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d。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PEDF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在暴露于45/12.5%氧环境下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密度为92.62±23.45,持续50%氧组为14.23±12.86,对照组为12.96±10.58;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环境组、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4.98%,而对照组为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461,P=0.000)。离开暴露环境后0、2d的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和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2.84)%、(39.38±1.10)%和(34.98±4.80)%、(27.80±4.05)%(P均=0.000)。PEDF在三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1~0.765,P均>0.05)。因此,两实验组病理形态方面差异与视网膜的总VEGF水平相关,而总的PEDF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鼠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模型中,血氧小的波动就可触发随后不成比例的血管增长,后者伴随比PEDF更强烈的VEGF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同样存在,即可解释胎龄、体重、临床相似的早产儿,在相同给氧条件下的部分发生ROP,而部分不发生ROP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并观察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为BMSC临床治疗OIR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72只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OIR组)与BMSC移植组(BMSC组)。体外培养BMSC,采用氧诱导法制成OIR模型,持续高氧5 d后,BMSC组行玻璃体内注射大鼠BMSC。移植后7 d,采用视网膜铺片法、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检测BMSC移植对OIR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免疫组化法结合Western blot法观察BMSC对OIR新生大鼠视网膜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视网膜铺片结果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血管排列整齐,而OIR组血管排列紊乱,可见大片无灌注区,BMSC组仅可见大血管稍迂曲,血管排列较规整,无灌注区明显减少;HE染色发现OIR组视网膜内界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及视网膜前新生血管细胞(Pre-RNC),BMSC组视网膜内界膜新生血管明显减少,且pre-RNC数显著少于OIR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OIR组HIF-1α阳性与VEGF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而BMSC组HIF-1α阳性与VEGF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少于OIR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OIR组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MSC组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OIR组(P0.01)。结论 BMSC玻璃体内移植可减轻OIR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新生儿慢性肺疾病的新途径.方法 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对早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气对照组、高氧组和高氧+VEGF组,高氧组和高氧+VEGF组的氧浓度控制在90%以上.分别于第4、14天处死动物,用实时PCR的方法 检测肺组织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mRNA的表达水平,HE染色对肺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肺组织VEGF和PECAM-1 mRNA的表达水平在高氧组降低(P<0.05),而高氧+VEGF组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在第4天可见肺间质增宽,成熟的肺泡数目减少,可见较多囊泡.第14天时上述变化更加明显,成熟的肺泡少见.通过加用VEGF干预后.上述病变减轻.结论 VEGF对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Wang W  Wei W  Ning Q  Luo XP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7):533-538
目的观察宫内炎性预敏及生后高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早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高氧组、LPS+高氧组、LPS组和正常对照组,于生后第1、7和14天随机取8只,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结构,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VEGF及其受体Fit-1和Flk-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对照组和LPS组在生后1~14d随鼠龄增加,RAC逐渐增多,但LPS组在生后第1~14天RAC均低于对照组(P分别=0.029,0.013,0.009);生理盐水+高氧组和LPS+高氧组则随鼠龄增加RAC逐渐下降,LPS+高氧组至生后14dRAC低于其他三组(P分别=0.000,0.002,0.012)。(2)VEGF及其受体Flk-1蛋白的表达与其相应肺组织RAC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Fit-1表达在四组中均随鼠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3)VEGF及其受体mRNA表达规律与其蛋白表达强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宫内炎性预敏及生后高氧暴露可能是导致新型BPD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相对缺氧对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其表达的影响和机理.方法 制作缺氧小鼠模型,采用视网膜切片计数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分析不同Gen浓度(0、50、100、200 mg/kg)对缺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的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切而有少量血管内皮细胞核,0剂量组(相对缺氧组)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提示相对缺氧诱导视网膜血管新生,表明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给药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均较相对缺氧组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Gen可抑制缺氧诱导的视网膜血管新生.与对照组相比,相对缺氧组小鼠视网膜内层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Gen给药组VEGF的表达较相对缺氧组减弱.结论 Gen可抑制缺氧诱导的VEGF的表达,提示Gen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顶防和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产儿生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动态变化,为早期诊断及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中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认研究对象。将出生体重≤2 000 g或胎龄≤34周的患儿进行ROP筛查,将发生ROP患儿作为ROP组;选取与ROP组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早产儿作为ROP对照组。将未发生ROP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分为<32周,~33+6周和~36+6周3个胎龄组。所有入选早产儿生后第7、14、21、28和35天分别进行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和PEDF的水平。采用SPSS 13.0中混合线性模型 重复数据测量、相关性分析、t检验和单变量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入选的早产儿共170例,其中6例在生后14 d内自动出院失访而排除,11例发生ROP。未发生ROP的153例早产儿中,<32周54例,~33+6周48例,~36+6周51例。各胎龄组血清VEGF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r=-0.167,P=0.000),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P=0.010;第21天,P=0.000),而自21 d起基本保持稳定;血清PEDF水平在生后14 d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713),14 d后随日龄的增长而升高(r=0.287,P=0.000),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1天,P=0.008;第28天,P=0.001;第35天,P=0.000)。胎龄对VEGF和PEDF水平的影响较出生体重显著,胎龄越小,生后血清VEGF和PEDF水平越高,在出生体重的协同作用下,胎龄与VEGF和PEDF水平均呈负相关(r=-0.162,P=0.027;r=-0.165,P=0.024)。早产儿生后PEDF/VEGF比值恒定,且随日龄的增长而升高(r=0.237,P=0.000)。ROP组血清VEGF(P=0.000)水平在生后21 d均较ROP对照组低,且随日龄的增长反有上升; PEDF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未能体现上升趋势;PEDF/VEGF比值在生后第7天显著升高(P=0.036),生后35 d内随着日龄的增长反有下降(r=-0.449,P=0.047)。结论 发生ROP的早产儿血清VEGF、PEDF水平以及PEDF/VEGF比值在生后1~3周可有变化趋势的改变,提示若早产儿生后血清VEGF水平较同胎龄者低,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反有升高,PEDF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未能升高,PEDF/VEGF比值在第7天显著升高,在生后28 d内随着日龄的增长反有下降,可能预示着ROP的发生。这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更早地预测ROP的发生,从而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轻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增生性血管瘤组织、邻近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 ,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 取增生性血管瘤患儿外周血清和术中瘤组织及其邻近组织标本 ,以相同年龄非相关患儿作对照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 ;对肿瘤组织及其相邻组织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 ,提取VEGFmRNA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血管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瘤组织的VEGFmRNA电泳阳性率为 10 0 % (9/ 9) ,邻近组织为 88.9% (8/ 9) ,对照组为 11.1% (1/9) ,经检验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荧光定量测定mRNA在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两者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1)。结论 增生性血管瘤组织及患儿外周血VEGF明显增高 ,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成血管瘤细胞有促进作用 ,检测血清VEGF水平有助于血管瘤分型和增生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高氧肺损伤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最常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肺中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动态观察高氧暴露对新生鼠肺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BPD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出生后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均n=30)。高氧组在生后12h内开始,予以持续吸入95%氧气。分别于生后1、2、3、7、14、21d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以切片视野灰度值表示,值越高说明蛋白或mRNA表达越少。结果:新生鼠高氧暴露7d后肺泡间隔减少,肺微血管发育异常,间质纤维化,且病变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高氧组大鼠第3,7天时肺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空气对照组(81.9±0.8vs80.8±1.0,82.8±1.2vs79.2±1.6,均P<0.01)。VEGFmRNA表达亦显著减少(89.5±1.1vs88.0±1.0,91.1±1.5vs87.7±1.7,均P<0.00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EGF蛋白和mRNA进行性降低,在高氧暴露14、21d时几乎检测不到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这可能与高氧诱导BP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后2—3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各24只,分别置于空气及常压氧气(I〉95%)喂养,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第1、3、7天时各组大鼠肺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动态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肺组织第1、3、7天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高氧组明显低于空气组,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mRNA:1天(0.86±0.35)比(1.00±0.28),3天(0.54±0.26)比(0.92±0.34),7天(0.32±0.20)比(0.61±0.12);VEGF蛋白:1天(0.78±0.33)比(1.00±0.16),3天(0.60±0.08)比(0.85±0.27),7天(0.34±0.12)比(0.56±0.18)]。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肺组织显著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肺泡数目减少,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结论VEGF对肺发育起重要作用,其确切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生鼠吸入高氧致视网膜病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新生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80只新生Sprague-Dawiey大鼠(SD大鼠)分为高氧实验组和正常氧对照组,将其40只在生后24 h内置于(75±2)%氧环境中饲养7 d,然后返回室内空气饲养,以建立高氧模型;另40只在空气中饲养作为同龄对照组.两组各自在生后4 d(postnatal day 4 d4)、d 7、d 10、d 14和d 20等不同时间点处死,取左眼球用ADP酶(Adenosine diphosphate)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状况;取右眼通过常规HE染色以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计数突破内界膜且与其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视网膜ang-2的表达.结果 SD鼠视网膜血管出生后开始发育,d 20基本成熟;新生鼠吸高氧后从d 10开始出现新生血管,于d 14新生血管增生达到高峰;d 14实验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分别为30.821与1.107个,P<0.001;d 7实验鼠ang-2表达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及实验组d 10、d 14时间点,其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82.106 62±6.302 40与115.448 33±9.373 10、124.425 95±10.572 09、117.685 20±10.578 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 10实验鼠ang-2表达达高峰,高表达持续至d 14.结论 高氧可导致视网膜发育晚期出现大量新生血管,高氧并抑制ang-2的表达;新生血管形成与ang-2表达的变化相一致,提示吸入高氧的新生鼠的ang-2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最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功能的缺失,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动态观察持续中浓度高氧暴露(60%O2)对早产大鼠肺内VGEF蛋白及mRNA和eNOS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P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1 d 孕早产鼠随机分为高氧暴露组(简称高氧组) 和空气对照组(简称空气组) ,分别置于常压高氧仓中(60%O2)和正常空气中暴露。分别于生后1,4,7,11,14 d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和eNOS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VEGF和eNOS mRNA表达。结果:早产鼠高氧暴露4 d后出现肺泡间隔减少,微血管发育异常,间质纤维化,且病变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高氧组大鼠第4,7天时肺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空气对照组(P< 0. 05), VEGF mRNA表达亦显著减少(P< 0. 05)。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EGF蛋白和mRNA进行性降低。高氧组大鼠在高氧暴露过程中肺组织eNOS蛋白和mRNA表达亦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高氧暴露导致早产鼠肺组织VEGF和eNOS表达持续性减少,微血管发育异常和肺泡化受阻。这些由高氧暴露诱导产生的BPD样损害,可能与VEGF和eNOS的表达下调有关,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473-47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80%至10%的波动氧所致SD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的模型。方法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n=12)置于氧箱中,80%至10%的波动氧24 h交替,持续7天后转入空气中饲养5天。对照组(n=12)置于空气中。应用腺苷二磷酸酶染色组织化学法进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眼球切片HE染色观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两组进行比较,判断波动氧诱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新生大鼠视网膜周边血管走形迂曲,神经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目减少。模型组视网膜内皮细胞核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6.2)比(1.5±1.0),P<0.01]。模型组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及色素细胞层均有强表达,对照组仅在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有较弱表达。结论吸入高幅波动氧可导致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增强,证实80%至10%的波动氧诱导SD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5.
IGF-1 and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the preterm infant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ACKGROUND: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cause of blindness in children. Although ablation of the retina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blindness by suppressing the neovascular phase of ROP, the visual outcomes after treatment are often poor. Preventive therapy is required and will likely come fro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e disease.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role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both the proliferative phase of ROP (phase II) and in the early phase when blood vessels are lost. METHODS: Using both a mouse model of ROP and clinical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GF-1, VEGF and both vessel loss and vessels proliferation in the retina was studied. RESULTS: IGF-1 is required for maximum VEGF acti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pathways. IGF-1 levels are deficient after premature birth, setting the stage for retinal vascular loss and ROP. CONCLUSIONS: Restoration of IGF-1 to levels found in utero may help prevent R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