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血脂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子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档、待产至分娩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其孕早期(孕10~12周)、孕晚期(孕36~37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追踪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按是否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孕期母体血脂水平,并按血脂水平分组,比较不同血脂水平孕妇新生儿状况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随访至新生儿出生3个月,测定子代出生4周、12周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孕早期、孕晚期孕妇HDL-C、ApoA、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孕妇TC、TG、LDL-C均上升,与孕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孕妇围产期发生并发症32例(16.00%),并发症孕妇TC、TG、LDL-C、ApoA均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妊娠期并发症组血脂异常检出率(78.13%)高于无并发症组(11.31%)(P0.05);血脂异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新生儿出生4周、12周TC、TG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新生儿(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高血脂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巨大儿发生风险,导致子代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分娩巨大儿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巨大儿且有完整孕期信息资料的孕妇270例为巨大儿组。以上述孕妇的年龄为匹配因素,另收集同期在该院分娩胎儿出生体质量在2500~3999g之间、孕期信息资料完整的270例孕妇为正常组。分析两组孕妇孕前BMI、流产次数、不同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水平等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98),孕前BMI≥24.0 kg/m~2(OR=2.680),孕晚期低密度脂蛋白≥3.0 mmol/L (OR=2.799),孕晚期三酰甘油≥2.8 mmol/L (OR=4.868)、孕13~28周体质量增长≥9.0 kg (OR=2.407)、孕期总体质量增长≥16.0 kg (OR=4.079)均是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孕晚期三酰甘油≥2.8 mmol/L对巨大儿的发生影响最大。结论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使得孕中期体质量总增长9 kg,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16 kg是预防巨大儿发生的重要措施。产科医生应该关注孕期血脂水平,孕晚期三酰甘油≥2.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 mmol/L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有促进作用。妊娠期糖尿病是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临床应给予规范的饮食控制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率的相关性,为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和新生儿体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并具有完整产科资料的1 124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BMI将孕妇分为消瘦组(218名)、正常组(807名)、超重肥胖组(99名)。分析3组孕妇孕期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的关系,比较3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巨大儿发生率。结果消瘦组、正常组孕妇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0. 05);超重肥胖组孕妇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相关性(P0. 05)。3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孕妇孕期增重百分位超过P85时,消瘦组和正常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超重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无显著变化。结论孕期增重幅度与巨大儿发生率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控制孕期增重可有效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脂的变化在GDM发病中的作用和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GDM组92例和正常对照组158例,根据GDM组孕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是否异常分为血脂异常亚组(33例)和血脂正常亚组(59例)。测定分娩前血脂水平,并对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GDM组TG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G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与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指数、TG和Apo B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GDM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亚组中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其余妊娠结局两个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孕晚期存在高脂血症,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TG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因此加强孕妇饮食指导和血脂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市妇女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7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孕12周以内身体健康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早、中、晚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追踪监测其体重变化并收集孕妇分娩及婴儿出生情况等资料.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21份,孕前消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均显著低于孕前体重正常及超重/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8%,高于其他两组;孕前超重/肥胖组的巨大儿发生率为6.9%,高于孕前消瘦组的2.9%.将孕期增重划分为<10 kg、10~ 15 kg、15~20 kg及>20 kg 4组进行比较,孕期增重<10 kg组新生儿出生身长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3%,高于其他各组;孕期增重>20 kg组的巨大儿发生率为6.6%,高于孕期增重<10 kg及10~ 15 kg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分娩孕周、怀孕次数及孕妇身高等因素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格有影响(P<0.05).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格关系密切,育龄妇女孕前应尽量达到正常体重标准,孕期保持适宜增重,确保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无并发症分娩孕妇血脂的参考范围及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2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孕妇5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未孕妇女200例进行对照研究(正常组)。利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正常组及观察组孕早期(孕13周前)、孕中期(孕19周~20周)、孕晚期(孕36周~37周)血脂水平;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晚期孕妇血脂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孕晚期孕妇血脂水平对新生儿结局的诊断价值。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孕妇血清TG、TC、LDL-C、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孕中期、孕晚期孕妇血清TG、TC、LDL-C、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孕早期(P <0.05);妊娠不良组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良好组(P <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妊娠良好组(P <0.05);孕晚期孕妇血清TG、TC、LDL-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正常足月生产单胎的乳母,记录孕前身高和体重、产前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数据,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关系。结果孕前低体重组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其他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出生率、出生体重和身长显著大于增重不足和正常组;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出生体重和身长明显增大。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孕期妇女应根据自身情况将孕期增重控制在适宜范围,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感染孕妇所分娩新生儿体质量特点,分析HIV感染孕妇分娩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分娩的HI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参照广州市不同孕周正常孕妇单胎足月分娩出生体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对所有新生儿体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共分娩新生儿228例,其中SGA 31例、占13.60%,LGA 4例、占1.75%。两种治疗方案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孕周≥38周的新生儿中,仅分娩孕周39周者,孕28周后与临产后用药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孕妇分娩SGA和低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孕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生儿体质量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妇体质量指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分娩且无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 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计算孕12周内、孕32周、分娩前孕妇身高和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变化、孕期体质量指数变化,分析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期体质量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期体质量指数变化有正相关性.结论 孕期按孕周进行营养指导有利于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对胎儿生长受限者,应早于孕32周开始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指数(BMI)与新生儿体质量、身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产检、建档并分娩足月单胎活产婴儿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孕前身高、体质量、产前体质量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和身长等数据,采用χ^2检验,方差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8例孕妇中,孕前BMI<18.5 kg/m^2者91例,占41.7%,BMI>24 kg/m^2者10例,占4.6%,孕期增重不足组41例(18.8%),增重过度组82例(37.6%)。新生儿218例,平均体质量3284.7±414.0 g,低体质量儿6例(2.8%),巨大儿9例(4.1%);身长45~57 cm,中位数50 cm。孕妇孕前BMI(r=0.220,P<0.05)、孕期体质量增加(r=0.169,P<0.0.05)及孕周(r=0.314,P<0.001)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孕妇孕前BMI(r=0.179,P<0.05)和孕周(r=0.324,P<0.001)分别与新生儿身长呈正相关关系。结论BMI通过综合身高和体质量因素,在衡量孕妇基础营养状况上有重要参考价值,加强孕妇体质指数监测可有效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时非糖尿病孕妇血清及脐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在该院分娩的非糖尿病孕妇10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和巨大儿组。计算两组孕妇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采用酶法检测其血脂水平,并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中RBP4含量,进而分析RBP4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RBP4水平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巨大儿组母亲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血清RBP4水平与胎儿体质量呈正相关(P<0.01);母亲血RBP4与孕期体质量增加呈正相关(P<0.05);脐血RBP4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巨大儿组孕妇血清RBP4及胎儿脐血中RBP4水平均升高,提示RBP4水平与巨大儿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反映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温岩  王先先  孙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68-4070
目的:探讨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孕期诊为GDM并且血糖控制满意的孕妇2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251例作为对照组,追踪所有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为巨大儿。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即抽取脐血测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出生体重、身长、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新生儿营养指数RI。结果:GDM组巨大儿出生体重、RI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巨大儿脐血脂联素与出生体重、RI成负相关关系(P<0.05),与HOMA-IR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巨大儿身长、头围、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不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脐血APN水平可直接反映巨大儿的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间分娩的宁海户籍产妇4 197人,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各组孕期体重增长幅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4 197名孕妇孕期平均增重(14.38±4.14)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253±412)g,巨大儿发生率6.58%。随着母亲孕前BMI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P均0.05)。不同BMI孕妇孕期平均增重不同,低体重组增加最多,肥胖组增加较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巨大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474名身体健康的孕晚期妇女作为调查对象,于分娩前后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追踪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42份。按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分组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孕期平均增重(15.80±4.60)kg,孕前超重及肥胖者孕期增重低于孕前低体重者(F=3.87,P<0.01)。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240.30±377.60)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10例(2.26%),巨大儿16例(3.62%)。剖宫产者占48.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孕前超重及肥胖是分娩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孕期增重>21.00 kg是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增重>18.00 kg是剖宫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巨大儿和剖宫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持适宜的孕前体重及孕期合理增重对于改善出生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近期福州市3所医院181例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有:孕周、父亲体质量指数(BMI)、父亲的职业、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质量、分娩前体质指数(BMI)等共7项,经多元逐步回归排除一些混杂因素分析得到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分娩前体质指数(BMI)、孕周、父亲的职业、父亲体质指数BMI等。结论建立良好的孕期保健制度,重视孕期营养与适当运动,控制孕期体质量正常增长,可减少低出生体质量儿与巨大儿发生,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前及不同孕期孕妇体重指数(BMI)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巨大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院孕妇1 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比孕前、不同孕期4组孕妇GDM发生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对比非GDM患者孕前、孕期不同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对比孕前及不同孕期各层次BMI的GDM孕妇巨大儿发生率。结果 (1)孕前及孕早期超重组和肥胖组孕妇巨大儿及GDM发生率均明显较消瘦组和正常组高;孕中期肥胖组GDM发生率最高,随BMI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高;分娩前4 h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最高(P0.05)。(2)非GDM孕妇中,孕前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高;孕早期、中期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另两组高;分娩前4h巨大儿发生率随BMI增加而升高(P0.05)。(3)GDM妇女巨大儿发生率较非GDM孕妇高,孕前及孕期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均为最高(P0.05)。结论(1)孕前及早期超重、孕中期肥胖增加了GDM发病率,孕前及孕早期超重可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孕晚期体质量越大则巨大儿发生率越高。(2)非GDM孕妇中,孕前肥胖超重可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孕早期、中期、晚期BMI越大则巨大儿发生率越高。(3)GDM中,孕前及孕期肥胖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 监测582例单胎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调查孕妇健康状况.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均随孕前BMI的升高而升高.但低体重儿发生率与孕前BMI关系的趋势不显著;巨大儿发生率随孕前增重的增加而升高.低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关系,为降低高危妊娠和巨大儿发生率及难产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BMI为标准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分析孕妇体重过度增重、巨大儿发生率、难产发生率以及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和孕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差异,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5.00%、6.10%和11.96%,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体重增重过重与新生儿体重成正相关(P0.05);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多,是正常组的3倍,且妊高征发病率明显增高。3组分娩方式、难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的发生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组的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和妊高征的发生率都高于正常体重组和低体重组,孕前BMI和孕妇体重过度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加对大于胎龄儿(LGA)和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62例次足月单胎分娩的孕妇孕前和孕期产检资料,按孕前BMI值分为偏瘦组(BMI18.5)、正常体重组(18.5≤BMI24.0)、超重组(24.0≤BMI27.0)和肥胖组(BMI≥27.0),分别计算4组孕妇在孕期体重不同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发生LGA和巨大儿的相对风险值(OR)。结果:孕前BMI越高,孕期体重增加越多,分娩LGA和巨大儿的风险和比例越高。孕前偏瘦组的妇女,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8.0kg时,发生LGA的风险高于其他孕前BMI组;孕期体重增加超过25.0kg时,则发生LGA和巨大儿的风险均明显高于其他孕前BMI组。结论: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均对LGA和巨大儿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应在保证营养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孕期体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孕妇血糖及体重控制对出生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扬州地区活产新生儿1 138例,检测孕妇血糖水平,记录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计算孕妇妊娠期增重,分析孕妇血糖及体重控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体重儿组孕妇孕期和孕前20周增重明显小于正常儿组和巨大儿组(P0.05),巨大儿组孕妇孕20~30周和孕30周~产前增重明显高于低体重儿组和正常儿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糖水平和孕妇妊娠期体重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孕期应合理饮食,纠正孕早期营养不良状态,控制孕晚期热量摄入,积极调控血糖,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