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率(简称APACHEⅡ变化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ICU收治危重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28d,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66例)和死亡组(28例)两组,收集第1天APACHEⅡ评分(APACHEⅡ1)、第二天APACHEⅡ评分(APACHEⅡ2)资料,计算APACHEⅡ变化率;对比两组患者之间APACHEⅡ1、APACHEⅡ2和APACHEⅡ变化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的方法比较APACHEⅡ1和APACHEⅡ变化率预测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1、APACHEⅡ2高于生存组,而APACHEⅡ变化率低于生存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变化率和预后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变化率预测总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高于APACHEⅡ1的曲线下面积0.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变化率的最佳界值为0.21(敏感性60.7%,特异性95.5%)。结论:APACHEⅡ变化率对ICU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意义高于单纯对APACHEⅡ1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175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70例、严重脓毒症组59例、脓毒症休克组46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133例、死亡组42例,比较分析各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临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CRP、PCT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CRP及APACHEⅡ评分两两互呈显著正相关(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APACHEⅡ评分及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RP曲线下面积为0.817,PCT曲线下面积为0.798,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9,三项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联合运用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对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重症中暑患者40例,其中存活31例、死亡9例。收集其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 40例重症中暑患者APACHEⅡ评分为6~32(15.51±7.62)分,其中存活组为(12.32±5.03)分、死亡组为(26.13±4.34)分,两组比较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重症中暑患者病死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对死亡判断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76,APACHEⅡ评分19.5分为最佳诊断界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6.7%。结论 APACHEⅡ评分能预测重症中暑患者的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19.5分可作为患者预后死亡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ICU收治的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老年患者8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D-二聚体检查,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II)及肺炎严重度评分(PSI)。根据28天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与死亡组(36例)。分析RDW与PSI评分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CAP预后的独立危象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RDW与生物标志物组合对老年CAP的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死亡组的RDW、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及PS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2.RDW随着PSI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9 P<0.01);3..RDW、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及PSI评分均是老年CAP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4. RDW、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76,截断值分别为12.98%,0.43mg/L。RDW联合D-二聚体的AUC为0.86。结论 RDW对老年CAP患者有一定的危险分层级预后评估价值。联合检测RDW及D-二聚体能提高老年CAP预后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RP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和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5例成人CAP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RP,根据30天生存情况和PSI评分、CURB-65评分将CAP患者分为生存组、死亡组、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观察其在不同预后组和风险组间的差异。结果死亡组CAP患者APACHEⅡ评分、CRP均高于存活组(P0.001)。APACHEⅡ评分和CRP在不同风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P0.001;CRP,P=0.001),两者均随风险增加而增加。APACHEⅡ评分、CRP与PSI评分、CURB-65评分间存在正相关性(r_s分别为0.885、0.835、0.358、0.345,P0.001)。使用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PSI评分和CURB-65评分预测CAP患者30天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CRP,APACHEⅡ评分的AUC大于CURB-65评分(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RP与成人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近期病死率呈正相关,使用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RP检测对成人CAP患者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CU患者22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45例和死亡组78例。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肌酐(Scr)、HbA1c、血脂、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GLUa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LUsd、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Ucv预测病死率敏感性与APACHEⅡ评分相当。结论 GLUcv是影响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其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血清白蛋白(ALB)比值(LAR)对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392例入住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91例及死亡组201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降钙素原、ALB、LAC,计算查尔森共病(CCI)指数、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及LA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LAR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根据ROC曲线中LAR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LAR者及高LAR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高LAR患者与低LAR患者之间是否存在生存差异。结果 死亡组LAC、LAR及CCI指数、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均<0.05),两组PCT、WBC、Hb、PLT、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I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LAR预测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与死亡组36例。分析RDW与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RDW与生物标志物组合对老年C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的RDW、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及PSI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RDW随着PSI评分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49 P0.01);RDW、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及PSI评分均是老年CAP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DW、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76,截断值分别为12.98%,0.43 mg/L。RDW联合D-二聚体的AUC为0.86。结论:RDW对老年CAP患者的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检测RDW及D-二聚体能提高老年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CU简化死亡风险评分(the Simplified Mortality Score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MS-ICU)对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2019年11月至2022年4月符合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SMS-ICU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析两种评分对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112例患者,男80例(71.43%),女32例(28.57%)。存活组77例(68.75%),死亡组35例(31.25%)。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病死率与SMS-ICU评分正相关,r=0.964 (P=0.008),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978 (P=0.001)。APACHEⅡ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3,诊断截点为23.5分,对应的Youden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226、0.629和0.597。SMS-ICU评分预测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化APACHEⅡ、SOFA评分和TISS及MPMⅡ预计死亡率在MICU危重症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6例住MICU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和TISS及MPMⅡ预计死亡率分值、预测病死危险度之间的差异。以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C)大小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衡量各种评分系统区别有可能病死或存活患者的能力。结果存活组APACHEⅡ、MPMⅡ预计死亡率、SOFA及TISS-28分值分别为:19.7±7.5、28.6±21.4%、5.4±3.7及18.2±7.6;死亡组分别为:32.4±8.9、71.2±26.7%、7.5±2.6及为32.3±12.1;各参数两组之间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00)。APACHEⅡ、MPMⅡ预计死亡率、SOFA及TISS-28的AUROCC分别为:0.875、0.879、0.769及0.846,均明显高于相应曲线下面积为50%的数值(P〈0.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APACHEⅡ、MPMⅡ死亡率及’nSS_28评分的H值分别为6.222、8.197及9.054;P值分别为0.51、0.41及0.338,均与患者实际病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SOFA评分(H=8.820,P=0.032)与患者实际病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PACHEⅡ、MPMⅡ预计死亡率、SOFA及TISS48评分系统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能力均较好且接近一致;APACHEⅡ、MPMⅡ死亡率、及TISS-28评分的整体校准度良好;而SOFA评分整体校准度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肺栓塞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肺栓塞并住院的患者共171例,其中高危组(50例)、中危组(59例)和低危组(62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47例)与死亡组(24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MPV值,计算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得分。比较不同组间血MPV值和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差异,评价MPV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用于肺栓塞患者病情严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随着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APACHEⅡ评分指标水平逐渐升高(P<0.05);对于患者预后而言,死亡组患者有着更高的APACHEⅡ得分(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ACHEⅡ评分=22分为最佳临界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8715(95%CI 0.814~0.928),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67.0%。相关性分析显示,血MPV值与APACHEⅡ评分并无相关性。血MPV值与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统计学关系(P=0.6547 vs P=0.3279)。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用于肺栓塞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而血MPV值与肺栓塞患者的病情无明确相关性,两者联合并不能提高对肺栓塞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APACHEⅡ、ISS、SOFA评分对创伤继发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创伤继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RDS柏林定义按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轻度组86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39例;根据患者受伤后28天内是否死亡对患者进行分组:死亡组65例,生存组103例。计算患者入院24小时内APACHEⅡ、ISS、SOFA评分,比较三种评分预测重度ARDS及死亡的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中度ARDS组患者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轻度ARDS组(P=0. 011、0. 040、0. 006),重度ARDS组患者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中度ARDS组(P=0. 045、0. 023、0. 001)。死亡组APACHEⅡ、ISS、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 000、0. 000、0. 000)。APACHEⅡ、ISS、SOFA评分预测重度ARDS的AUC分别为0. 759、0. 757、0. 836(P 0. 001),APACHEⅡ、ISS、SOFA评分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 778、0. 823、0. 777(P 0. 001)。结论SOFA评分预测创伤继发ARDS严重性的效果较好,ISS评分预测创伤继发ARDS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ICU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率(简称APACHEⅡ变化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ICU危重症患者94例并跟踪28 d,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66例)和死亡组(28例),收集第1天APACHEⅡ评分(APACHEⅡ1)、第2天APACHEⅡ评分(APACHEⅡ2)资料,计算APACHEⅡ变化率;比较2组患者APACHEⅡ1、APACHEⅡ2和APACHEⅡ变化率;采用ROC曲线比较APACHEⅡ1和APACHEⅡ变化率预测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1、APACHEⅡ2高于生存组,而APACHEⅡ变化率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Ⅱ变化率与预后呈负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变化率预测总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高于APACHEⅡ1的曲线下面积0.775(P0.05)。APACHEⅡ变化率的最佳界值为0.21(敏感性60.7%,特异性95.5%)。结论:APACHEⅡ变化率对ICU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意义高于单纯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及CAPS评分,根据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两种评分分值;对各自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死亡率;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与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预后判断的校准度与分辨度。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在APACHEⅡ及CAPS评分分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与低于该分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PACHEⅡ及CPIS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生存预后结局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校准度;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CAP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8以上,都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结论死亡组APACHEⅡ及CAPS评分均值均高于生存组患者;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APACHEⅡ评分对确定AECOPD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预测的校准度和分辨度优于CAPS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修订系统与现用评分系统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7例符合MODSE标准患者入重症监护室后第一个24 h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Ⅱ、APACHE Ⅲ)、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 Ⅱ)、MODS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加倍修订、MODS联合年龄评分指数修订系统,评估并检验各自预后评估效能。 结果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平均住ICU时间和死亡平均年龄显著降低,28天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高于女性组;随着年龄增大,器官衰竭数目、28天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逐渐增加,平均住ICU时间逐渐缩短;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及各种评分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 Ⅱ、APACHE Ⅲ、SAPS Ⅱ、MODS、MODS联合年龄评分、MODS联合年龄评分加倍修订、MODS联合年龄评分指数化修订系统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0.810、0.791、0.712、0.801、0.834、0.787、0.793。其中MODS联合年龄评分敏感性最高,APACHE Ⅱ特异性最好,MODS联合年龄评分系统Youden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MODS评分修订系统与现用评分系统均可较好的早期评估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其中MODS联合年龄评分系统具有更优秀的预后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3种生物标记物评价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发病早期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观察标记物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3种标记物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2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3种标记物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标记物阳性项目越多,病死率越高;3项标记物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在0.72~0.79之间。结论: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乳酸水平均对患者的死亡有较好的预测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文版的简化SOFA评分(C-sSOFA评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并与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每一例患者的C-sSOFA评分、PSI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男94例(78.33%),女26例(21.67%),年龄最小20岁,最大92岁,四分位数为66 [(51,78)]岁。120例中重症CAP组27例(22.50%),非重症CAP组93例(77.50%);治疗后好转95例(79.17%),好转组;转ICU 25例(20.83%),转ICU组。PSI评分最低25分,最高195分,平均86.80±30.04分;C-sSOFA评分最低1分,最高7分,四分位数3(3,4)。转ICU组和好转组住呼吸内科时间与C-sSOFA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_s=-0.851(P0.001)、r_s=0.813(P0.001)。转ICU组和好转组住呼吸内科时间与PS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_s=-0.759(P0.001)、r_s=0.761(P0.001)。C-sSOFA评分预测转入ICU的ROC曲线下面积0.881(95%可信区间:0.818~0.944,P0.001),评分3.5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526。PSI评分预测转入ICU的ROC曲线下面积0.839(95%可信区间:0.730~0.948,P0.001),评分87.5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551。结论 C-sSOFA评分在CAP患者病情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优于PSI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射病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及综合评分在预测临床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入院的34例热射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及综合评分在判断该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34例患者中,29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4.71%(5/34),死亡组及存活组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依次为100%及55.17%(16/29);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入院时呼吸频率、心率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14);死亡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及ICU时间长于存活组(P<0.05),且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及呼吸机使用率均高于存活组(P< 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温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入院时心率、APACHE Ⅱ评分及GCS评分在预测热射病患者死亡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入院时呼吸频率、体温及平均动脉压在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35、0.797及0.614。 结论热射病患者入院时心率、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在预测临床预后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呼吸频率、体温在预测临床预后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