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蔡华  周虎  胡玮 《现代保健》2009,(22):54-54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配合CO2激光治疗及自体疣包埋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尖锐湿疣男性患者分两组,治疗组29例,行包皮环切术配合CO2激光及自体疣包埋治疗,对照组21例,单独行CO2激光治疗。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牢为100%,但复发率治疗组为11%,对照组为4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包皮环切配合CO2激光及自体疣包埋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38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和35例初次确诊为MDS患者(患者组)缓解前后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 对照组RBC-C3bRR及RBC-ICR分别为(18.65±2.58)%和(7.45±2.16)%;患者组缓解前后RBC-C3bRR分别为(9.87±2.43)%和(14.65±3.22)%,而缓解前后RBC-ICR分别为(15.48 ±3.25)%和(9.36±2.56)%.患者组缓解前后RBC-C3bRR及RBC-I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患者组缓解前后RBC-C3bRR及RBC-I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后RBC-C3bRR明显升高,但仍较对照组低,缓解后RBC-ICR明显降低,但仍较对照组高.结论 MDS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测定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RBC-C3bRR、RBC-ICR)可作为判定MDS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仲 《现代保健》2013,(1):107-108
目的:评价自体疣皮下包埋预防尖锐湿疣早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尖锐湿疣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体疣皮下包埋,并且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对照组:单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术后每2周复查一次,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早期治愈率为87.5%,早期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早期治愈率为62.5%,早期复发率为37.5%,治疗组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早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早期治愈率和早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疣皮下包埋术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尖锐湿疣的早期复发,对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菌花环法对4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eceptor rosette rate,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mmunocomplex rosseete,rate,RBCI-ICR)检测,同时检测28例哮喘患儿缓解期应用激素吸入治疗1月及6月后的RBC-C3bRR及RBC-ICR。结果:哮喘发作组RBC-C3bRR较缓解组和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P<0.01)。RBC-ICR较对照组升高(P<0.05)。哮喘患儿缓解期应用激素吸入治疗1月后,RBC-C3bRR较未用药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RBC-ICR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6月后,RBC-C3bRR较未用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RBC-ICR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缓解期激素吸入治疗可改善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7,(2):254-256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2例仅经高频电刀去除疣体后局部不给任何药物治疗;B组37例经去除疣体后联合光动力治疗;C组42例高频电刀去除疣体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软膏。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高频电刀联合光动力治疗组和高频电刀联合咪喹莫特组治疗复发率分别为83.8%和95.2%,显著低于单用高频电刀治疗组134.6%(P<0.01),但3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结论光动力治疗和咪喹莫特可以显著效降低患者尖锐湿疣的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电灼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阴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98例阴道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阴道镜下高频电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电灼后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1粒,1次/d,10d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81.6%(40/49)]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灼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阴道尖锐湿疣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规律,为今后临床病情判定、预后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此外,将患病组进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分层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RBC-C3bRR、RBC-ICR、RFER及RFIR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层后比较,不同损伤程度CD3+、CD4+、CD8+及CD4/CD8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免疫抑制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较为低下,检测这些细胞学指标对判断病情,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双侧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处早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的治疗的瘢痕妊娠患者80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子宫双侧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后宫腔镜电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等,同时检测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分别为(34. 92±7. 18) ml和(60. 38±9. 67) 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血清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9. 81±5. 47) d、(46. 60±9. 80) d及(11. 03±2. 40) d,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SH、LH及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双侧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后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早期妊娠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156例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离子治疗,试验组给予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离子联合艾拉光动力应用于男性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去除尖锐疣体,不良反应较少,且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琼 《中国保健》2007,15(7):27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经耳穴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监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及对照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治疗前患儿的RBC-C3b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RBC-I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患儿RBC-C3bRR明显上升,而患儿的RBC-ICR明显下降.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的免疫功能障碍,经耳穴之后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多数患儿发病次数减少,抗病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息肉消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穿孔和出血症状。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儿免疫功能是否不同.方法 HIE组为新生儿HIE患儿68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22例,重度20例.对照组30例新生儿为同期足月健康新生儿.采用细胞酵母花环法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E组患儿的RBC-C3bRR低于对照组,RBC-I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组患儿的RBC-C3bRR[(13.025±1.856)%]低于轻、中度HIE组[分别为(16.107±1.317)%、(16.156±2.935)%](P<0.05).结论 新生儿HIE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1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透析液A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1 ml/kg,对照组不使用黄芪注射液.测定治疗前后IgG、IgA、IgM、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CD35阳性红细胞百分率、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IgG、IgA、IgM水平及对照组IgG、Ig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8周后IgM水平为(2.03±0.73)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C-C3bRR、CD35阳性红细胞百分率、SOD水平治疗8周后显著高于治疗前,RBC-IC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RBC-C3bRR为(10.85±2.31)%,显著高于对照组,RBC-ICR为(5.34±1.9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rHuEPO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单用r-HuEPO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实施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日照市中心医院产后42 d检查并确诊患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70例产妇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盆底手法按摩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治疗前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表面肌电值、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力及盆底筋膜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治疗后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60秒耐力测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前后静息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盆底肌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脏器脱垂指示点位置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筋膜疼痛评分观察组盆底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能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及补充钙、谷维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准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血清激素水平、子宫状况、骨密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2水平低于对照组,LH、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升高(均P0. 05),对照组患者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缓解临床症状,且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与锥形冷刀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CINⅢ级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等情况,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宫颈狭窄、发热、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均是CINⅢ级的有效治疗手段,两者有着相近的治愈率,但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手术时间、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更有优势,尤其是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更值得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氨溴索注射液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1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进程,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p H、PaCO_2、P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RDS可显著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氧合指数,加速康复进程,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勇 《现代养生》2014,(24):266-267
目的:探讨阴茎患尖锐湿疣感染者同时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术并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灼除疣体与单纯电离子灼除疣体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对来我院生殖健康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同时存在包皮过长患者依自愿形式分AB两组行包皮环切术的为A组,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灼除疣体并药物治疗的为B组。结果:AB二组在CA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X2=0.339 P<0.560,无显著性差异。AB二组在治疗痊愈时间上X2=30.468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行包皮环切拼电离子灼除疣体的A组较电离子灼除药物治疗B组在治疗时间,减少复发,促进愈合上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甲下疣、甲周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下(周)疣患者9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48.94%,对照组复发率70.4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甲下疣、甲周疣安全有效,并且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7,(8):1196-1198
目的了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高频电刀治疗后至少4 w无疣体复发但HPV仍为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光动力治疗,每周一次,治疗4 w,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4 w,比较两组HPV转阴率及HPV载量下降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PV转阴率分别为42.5%和17.5%;两组治疗、观察4 w后,无疣体发作、HPV仍为阳性者HPV载量下降值分别(4.2±0.5)×10~3和(2.5±0.1)×10~2,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显著降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