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侯静  辛洁  刘秀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80-548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89例)和MP感染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1例设为对照组,观察血清RBP、IgE、IL-4水平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分析血清RBP、Ig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P感染组患儿血清IgE、IL-4水平高于非MP感染组,RBP水平低于非MP感染组(均P<0.05);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IgE、IL-4高于对照组,R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Ig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05);RPB水平与痰EOS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gE、IL-4水平升高,RBP水平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IgE、IL-4升高程度,降低RB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机体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另选取同期于院内进行体检的80例正常儿童,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CD8+百分比均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CD3+、CD4+百分比,CD4+/CD8  相似文献   

3.
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NF-α与IgE水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总IgE的水平,探讨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 测定40例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TNF-α,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总IgE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 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组TNF-α(37.96±9.76)μg/L,与血清总IgE(310.57±k30.39)mg/m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16.39±6.87)μg/L、(201.50±16.98)m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t=19.56 P<0.01).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哮喘特别是并发支原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TNF-α与总IgE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MP)诊断与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之一,可根据患儿体内TNF-α水平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IgE,TNF-α,FeNO水平情况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547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87)、中度组(n=186)和重度组(n=74),所有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对比试验组患儿急性发作期和临床控制期血清IgE、TNF-α、FeNO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支气管哮喘患儿ROC曲线分析血清IgE、TNF-α、FeNO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儿血清IgE、TNF-α、FeNO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gE、TNF-α、FeNO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2012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52例,将这152例患儿选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期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选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MP-Ab阳性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MP-Ab阳性率,同时对检测为MP-Ab阳性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①对观察组和对照组MP-Ab阳性率的比较,观察组(44.7%)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5.3%)明显高于对照组(44.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且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5,(6):14-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相关性,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Ig E以及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的检测。对比两组患儿的MP-Ig M检测阳性率。根据观察组MP-Ig M检测结果分为MP-Ig M阳性组和MP-Ig M阴性组,对比MP-Ig M阳性组、MP-Ig M阴性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13以及Ig E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P-Ig M检测的阳性率为75.93%,对照组MP-Ig M检测的阳性率为27.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Ig M阳性组、MP-Ig M阴性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13水平和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MP-Ig M阳性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为(538.18±41.63)×106/L,IL-13水平为(253.27±40.36)ng/L,Ig E水平为(327.13±56.91)k U/L,均显著高于MPIg M阴性(均p<0.05)。结论哮喘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有关,临床应加强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检测,并加强肺炎支原体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2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与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在入院后7d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比较,哮喘组阳性率为37.65%,对照组阳性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3~6岁患儿阳性率为27.12%,<3岁患儿阳性率为23.0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86.29±242.18)×109,免疫球蛋白E为(650.96±257.84)U/ml,阴性患儿分别(368.52±129.76)×109、(417.42±274.46)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哮喘发作时常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儿哮喘发作的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此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就诊的7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将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分为A、B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44.74%;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感染阳性率为10.67%;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阳性患儿常规治疗组(A组)总有效率为41.18%;加用阿奇霉素组(B组)总有效率为88.24%;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规行MP-IgM检测可明确患儿MP感染状况,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P感染哮喘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哮喘患儿IL-13、总IgE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血清总IgE水平,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支气管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IL-13和血清总Ig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支气管哮喘组又较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到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小儿支气管哮喘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检测,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研究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CT、hs-CRP、WBC、EO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其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38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根据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观察组为3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肺炎支原体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复发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肺炎支原体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并且是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孙伟红 《现代保健》2009,(31):42-42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冶疗策略。方法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甘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D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7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及5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IL-2R及IL-4表达,比较两组sIL-2R及IL-4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白介素-4(IL-4)水平分别为(483.5±42.6)ng/L和(32.5±2.9)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7.7±19.3)ng/L和(8.6±0.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12(CXCL12)、髓过氧化物酶(MPO)、黏蛋白域4(TIM4)、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深呼吸后第1秒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的相关性,为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曲周县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根据疾病程度的不同分为急性组(28例)和缓解组(22例),另取同期院内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开展前瞻性研究。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CXCL12、MPO、TIM4、FeNO水平及FEV1、FV、FEV1/FVC、PEF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XCL12、MPO、TIM4、FeNO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组、急性组患者CXCL12、MPO、TIM4、FeNO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微量元素与血清黏附因子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8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及ICAM-1、VCAM-1检测。结果观察组Zn、Ca、Fe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Cu、Mg较对照组虽略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O.05)。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ICAM-1、VCAM-1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O.05)。ICAM-1与Zn、Ca、Fe显著负相关,与Cu、Mg未见显著相关性(PO.05)。VCAM-1与Zn、Ca、Fe显著负相关,与Cu、Mg未见显著相关性(PO.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微量元素水平失衡与ICAM-1、VCAM-1紊乱密切相关,其共同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建良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33-5734
目的:研究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2009年小儿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患儿150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80例非Mp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喘息特点、病程及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炎支原体诱发哮喘与支原体感染次数有关;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年龄多在1~6岁,平均3.8岁;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患儿喘息反复史、发热、咳喘时间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病程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受累支原体感染诱发以肺炎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应用平喘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效果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要平喘药及早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哮喘例数,对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哮喘131例,占总人数94.24%。病毒性感染113例,占86.25%,其中有1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6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柯萨奇病毒感染;21例流感病毒感染;62例鼻病毒感染,分别占总数的9.92%、12.21%、0.76%、16.03%、47.33%。肺衣原体感染14例,占10.69%,细菌感染4例,占3.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在合理应用抗微生物制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儿机体抵御能力和免疫系统功能,才是阻止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梁子儒 《现代保健》2012,(31):118-119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72例呼吸道感染并伴有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哮喘组。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运用ELISA测定MP-IgM,检测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根据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哮喘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半年内回访,调查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哮喘组患者MP-IgM阳性率分别为21.3%和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哮喘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预后更好。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肺炎支原体可能是引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肌酶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轻型及重型)进行了TNF-α水平检测,采用日本产olympus AU 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做比较。结果小儿重型肺炎、轻型肺炎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小儿重型肺炎、轻型肺炎血清心肌酶水平与对照组血清心肌酶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NF-α、心肌酶参与了小儿肺炎的发病,检测患儿血清TNF-α、心肌酶水平变化有助于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