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miR-24和miR-15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检结果将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A组,8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50例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血清miR-24和miR-155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结果 B组患者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与对照组(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与对照组(P0. 05),而A组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 05)。miR-155相对表达量随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P 0. 05),miR-24相对表达量随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级升高逐渐降低(P0. 05)。宫颈浸润癌患者治疗后血清miR-15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 05)。miR-155相对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高危型HPV、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 05),miR-24相对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组织类型、高危型HPV、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 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miR-24和miR-155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0. 624,P0. 05)。结论血清miR-24和miR-155均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血清miR-155可能为促癌基因,而血清miR-24可能是抑癌基因,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SOX2)和PTCH1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7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OX2、P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SOX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TCH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 146、246. 676,P0. 01);宫颈癌组SOX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PTCH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708、151. 786,P0. 01); PTCH1、SOX2蛋白表达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924、0. 541,P0. 05);与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级、TMN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复发、肿瘤最大径相关性明显,且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期越高、TMN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越深、有复发、肿瘤最大径≥5 cm,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 427、21. 716、20. 482、37. 315、17. 352、23. 446、15. 450、51. 260、16. 167、32. 536、13. 696、25. 702、23. 842、22. 327,P 0. 01);SOX2阴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SOX2阳性组,PTCH1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TCH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 921、32. 684,Z=15. 652、16. 091,P 0. 01)。结论 PTCH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SOX2起促进作用; PTCH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降低,SOX2蛋白表达量增加; PTCH1蛋白高表达的宫颈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SOX2蛋白低表达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小RNA 199a (miR-199a)和长链非编码RNA小核宿主基因12 (lncRNA SNHG1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病理存档的220例宫颈组织标本及病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炎75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71例(CIN组),宫颈癌74例(C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各宫颈组织中miR-199a和lncRNA SNHG12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二者表达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COX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CIN组、CC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199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 05)。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 05),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均P0. 05)。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 518,P0. 05)。miR-199a低表达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 52%,显著低于miR-199a高表达组(75.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 09,P0. 05); lncRNA SNHG12高表达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1. 74%,显著低于lncRNA SNHG12低表达组(7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45,P0. 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99a、lncRNA SNHG12表达水平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199a低表达,lncRNA SNHG12高表达,二者呈负相关,且与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有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潜力成为监测宫颈癌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miR-329-3p和miR-34a-5p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8月义乌市中心医院宫颈癌患者154例为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以及术后3~4周采集全血,另选健康体检者123例为对照组,体检时采血,测定其血清miR-329-3p和miR-34a-5p及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结果术前观察组miR-329-3p、miR-34a-5p水平低于对照组,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术后观察组miR-329-3p、miR-34a-5p水平高于术前观察组,CEA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P0. 05);不同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特征组中血清miR-329-3p、miR-34a-5p水平相近(P0. 05);而病理学分级越高、TNM分期越高、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血清miR-329-3p、miR-34a-5p表达水平越低(P0. 05); CEA与miR-329-3p、miR-34a-5p呈负相关(P0. 05); miR-329-3p、miR-34a-5p两者AUC相近(P0. 05),两者诊断结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相近(P0. 05); miR-329-3p、miR-34a-5p阳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miR-329-3p、miR-34a-5p阴性组(P0. 01)。结论 miR-329-3p、miR-34a-5p在宫颈癌患者血清的表达量降低,miR-329-3p、miR-34a-5p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制作用,miR-329-3p、miR-34a-5p高表达可提高宫颈癌患者预后; miR-329-3p、miR-34a-5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55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预后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qRT-PCR检测miR-155在94例喉鳞癌组织(喉鳞癌组)和35例癌旁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结果 miR-155在喉鳞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平均值分别为4. 28±1. 65、1. 21±0. 32,其表达分别在不同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性别、年龄、吸烟、分化程度及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喉鳞癌患者miR-155高表达组比miR-155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R-155高表达可能是影响喉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miR-155可能是肿瘤生物轴重要的靶点,为喉鳞癌早期浸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究微小RNA (miRNA)-21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法检测84例宫颈癌组织、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miR-214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miR-214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miR-21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显著下调(P0. 05)。宫颈癌组织中,miR-214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腺体浸润、脉管浸润相关(均P0. 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无关(均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214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miR-214低表达组患者(均P 0. 05)。结论 miR-21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调,miR-214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与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45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有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iR-181a指标表达情况,分析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检测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81a表达量△Ct计算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比较各分期患者miR-181a表达量发现Ⅲ期、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Ⅳ期患者miR-181a表达量明显高于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iR-181a表达量越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病灶细胞增殖、迁移的概率越高。结论 miR-181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miR-181a表达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细胞增殖、迁移呈正相关,miR-181a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6例子宫颈癌及76例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COX-2及MMP-9的表达,53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研究COX-2及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组及宫颈癌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依次升高,任意2组COX-2及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X-2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MP-9在高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深肌层浸润宫颈癌患者阳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IN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78. 1%,宫颈癌中COX-2与MMP-9表达的符合率为82. 1%。结论宫颈癌MMP-9与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和miR-196a2基因多态性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宫颈癌易感性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70例作为宫颈癌(CC)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70例作为CIN组,选择同期无宫颈病变但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的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DNA测序法和2~(-△△ct)法检测三组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三组研究对象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C、CC基因型、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CC、TT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整体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C等位基因、miR196a2基因rs11614913位点C/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组miR-146a mRNA、miR196a2 mRNA表达水平高于CIN组及对照组,CIN组高于对照组(P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中miR-146a、miR196a2 mRNA诊断CC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结论 miR-146a和miR-196a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女性宫颈癌的易感因素,其mRNA水平对于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配对盒基因3 (PBX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患者134例,同时取距卵巢癌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卵巢组织为癌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卵巢癌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PBX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PBX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P0. 05);卵巢癌组PBX3阳性率高于癌旁组(χ2=20. 210,P0. 01); PBX3蛋白表达与年龄相关性不明显(P0. 05),与肿瘤最大径、病理学分级、TM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复发相关性明显,且肿瘤最大径≥5 cm、病理学分期越高、TMN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均P0. 05); PBX3阴性组3年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BX3阳性组(P0. 01)。结论 PBX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PBX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量增加,PBX3蛋白低表达的卵巢癌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因子(CD10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对宫颈癌组织(72例)和正常宫颈癌组织(48例)的VEGF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标记采用CD105,肿瘤内微血管的密度计算方法为Weidner法。同时对宫颈癌组织中的VEGF、CD105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76. 39%)显著高于宫颈正常组(10.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VEGF的表达较Ⅲ~Ⅳ期患者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中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宫颈癌组CD105-MVD(31. 51±2. 702)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1. 76±2. 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宫颈癌患者CD105-MVD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CD105-MVD显著高于宫颈癌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织CD105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类型之间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颈癌组VEGF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 5个月)明显短于VEGF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1. 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VEGF与CD105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临床FIGO病理分期增加以及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中VEGF与CD105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FIGO分期低与淋巴结未转移者,证实在宫颈癌疾病的发展、淋巴结转移过程中VEGF与CD105的联合检测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croRNA-223 (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223的表达,分析miR-22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MMP-9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22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iR-223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01),与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雌激素、孕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Cerb B-2表达无关(P0. 05)。乳腺癌组织中miR-223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 05)。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miR-223类似物能够显著促进MMP-9的表达。结论 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23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miR-34a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肿瘤病理特征、细胞增殖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测定miR-34a及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水平,判断化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5)。TNMⅢ期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NMⅠ~Ⅱ期乳腺癌组织(P0. 05),淋巴结浸润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浸润的乳腺癌组织(P0. 05)。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P0. 05)。miR-34a高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miR-34a低表达的乳腺癌组织(P0. 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更为理想,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Sox2、p5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台州医院保存的宫颈癌组织92例为宫颈癌组,正常宫颈组织6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宫颈组织Sox2、p53表达情况,运用SPSS19.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组Sox2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低分化患者Sox2蛋白和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 05);有淋巴转移患者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 05);临床分期Ⅱ期和Ⅲ期患者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 05)。Sox2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宫颈癌组织Sox2、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两者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30a (miR-130a)、微小核糖核酸-425-5p (miR-425-5p)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血清miR-130a、miR-425-5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癌前病变患者4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诊断结果以66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另外384例为对照组。采用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130a、miR-425-5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miR-130a、miR-425-5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5~7 d的血清miR-130a、miR-425-5p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 05);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30a、miR-425-5p的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 05);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 05);血清miR-130a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889,灵敏度为86. 36%,特异度为90. 91%;血清miR-425-5p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3,灵敏度为89. 39%,特异度为93. 94%。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30a、miR-425-5p表达水平升高,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收集的9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90例宫颈上皮瘤变组织(CIN组),收集时间2015年3月-2017年1月,检测两组标本中的hWAPL蛋白表达水平,探讨hWAPL蛋白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74.44%(67/90)显著的高于CIN组的12.22%(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Ⅲ期、低分化、间质浸润≥1/2、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脉管浸润的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高和中分化、间质浸润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未发生脉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WAPL蛋白阳性表达在≥50岁、50岁的宫颈癌患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381在子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深圳市南山医院收治的50例宫颈鳞癌患者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深圳市南山医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样本和癌组织样本中miR-381表达水平,并分析miR-381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381在宫颈鳞癌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iR-381在宫颈鳞癌组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miR-38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宫颈间质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均存在相关性(P 0. 05),而与患者年龄及FIGO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 05);血清中miR-381对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 821(95%CI:0. 597~1. 042),诊断敏感性为92. 07%,特异性为79. 42%;癌组织中miR-381对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3(95%CI:0. 704~1. 625),诊断敏感性为95. 82%,特异性为83. 46%。结论 miR-381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宫颈鳞癌特异性诊断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miR-18a-5p对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60例宫颈癌患者血浆miR-18a-5p表达量,并分析其对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后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8a-5p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928,95%置信区间为0. 876~0. 979;诊断灵敏度为76. 7%,特异度为96. 7%。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P=0. 032)、临床分期(P=0. 001)及淋巴结转移(P=0. 001)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miR-18a-5p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 0. 05)。结论血浆miR-18a-5p表达水平可作为宫颈癌潜在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10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miR-101水平,以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正常对照,探讨其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miR-10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0.54±0.3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miR-101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绝经与否的宫颈癌患者miR-101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0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转移和侵袭能力有关,可作为治疗及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并可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