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无分娩镇痛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50例,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对照组(150例,不给予任何镇痛处理)。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催产素和产钳使用率及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给予硬膜外镇痛,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增加阴道助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分娩疼痛,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 406例产检正常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单胎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硬膜外镇痛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产妇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镇痛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平均用时较对照组长,产后2 h平均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0.36%、29.18%,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发生率为1.37%、0.61%,羊水胎粪污染Ⅱ度、Ⅲ度发生率为0.30%、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延长产程时间,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阴道分娩产妇124例,分为无痛分娩组75例和非无痛分娩组(对照组)49例,观察镇痛效果、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产钳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显著(P<0.01),两组产妇中无一例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麻醉后头痛等不良反应。镇痛组总产程和第一产程分别为(529.84±208.30)min、(470.51±198.86)min,均长于对照组(365.00±194.09)min、(316.33±180.30)min(P<0.01);产后出血镇痛组为(294.11±65.49)ml,也显著多于对照组(260.61±49.56)ml(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催产素的使用、产钳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二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但要注意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产程的影响,为推广应用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的60例作为镇痛组,无分娩镇痛要求行常规分娩的6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宫口开大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不行分娩镇痛.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t/P值分别为-3.256/0.031、-6.134/0.004、-5.218/0.006、-7.137/0.002、-7.107/0.002.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②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镇痛后10~60min镇痛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10min、15min、30min、60min、t/P值分别为-2.487/0.016、-2.224/0.029、-3.013/0.004、-4.185/0.000,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值为-0.234/0.816);③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镇痛后60min镇痛组较对照组宫缩间隔时间延长(P<0.05),χ2/P值为14.253a/0.003,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χ2/P值为0.244/0.970;④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比较:镇痛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t/P值2.261/0.026,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分别为0.298/0.767、-0.374/0.709,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较对照组高(P<0.05),χ2/P值为5.635/0.028,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693/0.490.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189/0.851.结论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宫缩在一定时间内有一过性减弱.在严密观察下合理使用催产素,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在不同产程期对分娩结局的不同影响。方法取本院产科2018年6月-2019年9月间接受产检且分娩产妇120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产妇的不同产程进行分为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对应为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以及无镇痛自然分娩,每组产妇均为40例,通过数据对比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研究对比数据得出,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VAS评分上以及顺产率与产后出血量,甲组孕妇数据均优于乙、丙组孕妇评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分娩结局有着不同影响,其中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显著降低产妇疼痛感,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CSEA+PCEA)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初产妇病历资料,观察组(CSEA+PCEA)共165例,对照组(产程中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210例,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轻、中、重度疼痛的比率分别为93.9%、4.9%、1.2%,对照组为5.3%、24.2%、70.5%;观察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及缩宫素使用率分别为(153±86)min、(77±37)min、46.1%,对照组为(116±61)min、(47±27)min、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1.2%)较对照组(33.8%)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难产助产、产后出血、羊水改变、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对产程进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对母婴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且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外膜外腔麻醉用药,不同的注药停药时机在临床分娩镇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观察、缩宫素的应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潜伏期注药及活跃期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口开全停药与宫口开8cm停药对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缩宫素的应用、剖宫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镇痛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480例产妇为镇痛组,以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48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加了缩宫素使用,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满足整个产程的需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8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为观察组,42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及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P<0.01);观察组活跃期明显缩短,从而加快了总产程(P<0.05),并降低了手术产率(P<0.01),而对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无不良影响(P>0.05);观察组可促进产后早泌乳,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P<0.01)。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操作性强,产妇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足月分娩产妇1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处理,实验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状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分娩镇痛后,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着,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大大减小破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产程不同模式下分娩镇痛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分娩的480例足月、单胎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给予全产程硬膜外阻滞镇痛处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分别于不同时点评价两组产妇疼痛程度,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及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评价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并检测两组新生儿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分别于镇痛前后检测静脉血液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肾上腺素(E)、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宫口开2 cm、8 cm及10 cm时VAS评分分别为(6. 79±1. 14)分、(3. 01±0. 32)分、(3. 11±0. 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 01±0. 92)分、(3. 75±0. 76)分、(3. 89±1. 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511. 78±126. 5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91. 54±179. 6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62,P=0. 00);催产素使用率17. 08%明显低于对照组35. 83%(χ~2=21. 68,P=0. 00);剖宫产率40. 0%明显低于对照组57. 5%(χ~2=14. 71,P=0. 00);产后出血量(188. 77±41. 85) ml与对照组(186. 23±40. 92) 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7,P=0. 50)。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镇痛前后NE、E、β-EP及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镇痛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与全程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应用于产妇分娩中效果显著,加速产程进行,减少催产素的使用,且可较好地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仪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研究组应用分娩镇痛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不良情绪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1.23%(52/57)和71.93%(41/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仪可以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和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择阴道试产的1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镇痛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异常胎心监护、产钳助产、剖宫产、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催产素的使用、异常胎心监护、产钳助产、剖宫产、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结论:硬膜外镇痛会使产程延长,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31例第二产程延长产妇,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成3组:自然分娩组、阴道助产组和剖宫产组,比较3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中第二产程延长原因.结果 在131例孕妇中,自然分娩79例(60.3%),阴道助产24例(18.3%),剖宫产28例(21.4%).3种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F=4.9,P>0.05),产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P>0.05),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F=0.5,P>0.05),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9.1,P >0.05).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阴道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和阴道助产组)第二产程延长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而剖宫产组主要原因为胎位异常和胎头下降停滞,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1、18.9、43.1,均P<0.05),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原因中的巨大儿、胎儿窘迫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3.7,均P>0.05).结论 第二产程延长不是阴道助产或剖宫产指征,对母婴预后无不良影响,不可机械遵守第二产程时限,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7.
江亚宁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62+164-162,164
目的临床分析分娩镇痛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自然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自然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经产妇(距离上次分娩时间超过8年),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干涉率、产程进展、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经过麻醉后,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程干涉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pgar评分、产程干涉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改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产程干涉率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GT-4A镇痛仪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初产妇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镇痛仪进行分娩镇痛并配合给予导乐护理。结果:观察组75例产妇中,剖宫产3例,吸引器与产钳助产7例,自然分娩65例,自然分娩率为86.67%,对照组中,剖宫产10例,吸引器与产钳助产12例,自然分娩53例,自然分娩率为70.67%。结论:采用GT-4A镇痛仪进行分娩镇痛,有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宁丰  周霓  韦凤莲  林红  黄桂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93-5096
目的:研究在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 00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A组)1 000例,活跃期组(B组)1 000例。另选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和B组剖宫产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缩宫素使用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前3位A组依次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B组依次为第二产程停滞、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C组依次为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C组因胎儿窘迫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因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均不影响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实施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赵维维 《医疗装备》2021,(4):153-154
目的探究导乐镇痛仪联合体位管理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102名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体位管理护理,观察组采取导乐镇痛仪联合体位管理,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助产及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镇痛仪联合体位管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