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盐酸氢吗啡酮)组:盐酸氢吗啡酮2m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托烷司琼5mg和s(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125mg,其余两药剂量同q组。均稀释至100ml,背景输注2ml/h,自控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术毕两组均预注各自配好的镇痛液5ml。分别于术后4,8,12,24h对患者行镇痛、镇静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1.2分,镇静评分均〈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极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q组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镇静完善,可降低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纯应用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以PCEA(自控泵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实施无痛分娩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将要求阴道分娩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先予1.5%的利多卡因3 ml实验剂量观察起效并无局麻药中毒及脊麻征象,连接自控泵均采取LCP模式,I组应用0.1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II组应用0.2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III组应用0.3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产后产妇的满意度、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产程、宫缩及胎心情况、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观察有无尿潴留、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分娩结束后,查阅计算机微泵记录,统计药物总用量和PCA剂量及次数。结果:使用0.1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差,产妇满意度低;使用0.3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好,但是产钳助产率较高;使用0.25%罗哌卡因的分娩镇痛效果好,产钳助产率较低,产妇满意度高。其他指标:①3组产妇分娩前后的血压、心率、SpO2均无明显变化;②3组新生儿Apgar1 min和5 min评分没有明显差异;③麻醉混合液总用量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CA按压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P<0.01),但实际有效次数和PCA总量无明显差异;④3组产妇产程中均使用催产素增强宫缩,剂量、浓度以及用药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有1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Ⅱ组有1例尿潴留;Ⅲ组有2例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其它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单纯使用0.25%的罗哌卡因用于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分娩镇痛,是安全而有效的,用药单一,便于观察,节约用药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采用0.238%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对照组(n=40)采用0.2%盐酸罗哌卡因100 ml+吗啡6 mg,观察术后2、4、8、24、48 h各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在各时点,两组患者的VAS、镇静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时硬膜外麻醉效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成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盐酸罗哌卡因组(B组)。记录麻醉时生命体征和比较两组麻醉中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的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各自术前和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同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对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化原则分4组各30例,硬膜外麻醉后行脉冲式自控硬膜外泵镇痛维持,镇痛泵组成分别为对照组0.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为氢吗啡酮(5、10、15)μg/ml+0.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50ml,脉冲剂量8ml/h,自控镇痛量6ml/次,时间锁定30min。对比4组镇痛后10min、30min、2h、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麻醉起效时间、产程时间、镇痛前、镇痛后30min及胎儿娩出时MAP、SPO2、HR值,镇痛后30min、胎儿娩出时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中、高剂量组分娩镇痛后10min、30min、2h、4h VAS评分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等无差异但均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持续时间,镇痛前、镇痛后30min及胎儿娩出时MAP、SPO2、HR值,镇痛后30m...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足月初产妇,根据自愿镇痛原则,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无使用麻醉,对比产妇自觉疼痛反应和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三个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顺产例数比例多于对照组,产钳分娩和剖宫产例数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减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且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与正常分娩差异不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下腹部手术治疗并自愿接受术后镇痛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低浓度利多卡因+罗哌卡因骶麻镇痛,观察组采用氢吗啡酮复合低浓度利多卡因+罗哌卡因骶麻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FLACC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6、12、24 h时FLACC疼痛评分降低,6、12 h时Ramsay镇静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镇痛时间较长,镇痛效果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Bromage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67%)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可降低患儿疼痛程度,不良反应较少,镇痛效果显著,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未进行无痛分娩。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镇痛 (PCEA)的效果及运动阻滞。方法 :选择 178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产妇进行 PCEA(镇痛组 ) ,另外选择同期不予镇痛、条件相仿的 178例产妇进行对照 (对照组 )。镇痛组给予0 .2 %罗哌卡因、芬太尼 (2 mg/ ml)混合镇痛液 ,PCEA首次注药 8~ 10 ml,基础注药速度 6 ml/ h,冲击量 2 ml,并行视觉模拟记分 (VAS)和改良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 (FHR)、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镇痛组于注药 10 min后即有明显镇痛 ,VAS<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P<0 .0 5 ) ;MBS亦均在 0 - 2范围 ,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为 4 4 5 .2 1± 16 8.4 1分 ,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 5 ) ,镇痛组、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 4 8.81± 2 1.4 2 min和 4 9.90± 2 3.2 0 min,两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 ,镇痛组新生儿 1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对产妇进行 PCEA镇痛效果可靠 ,加快第一产程 ,对下肢运动神经、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氯胺酮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单胎初产妇13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产程开始后,观察组注射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氯胺酮,对照组仅注射罗哌卡因,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给药后1 h、2 h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顺产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和催产素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氯胺酮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并且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实验将针对产妇实施不同剂量氢吗啡酮硬膜外联合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分析对分娩结果以及胎儿造成的影响,完善氢吗啡酮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麻醉数据,提升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产科2021年1月-2022年7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280例为对象入选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或住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A、B、C、D四组。A组和B组分别采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和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C组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10μg/mL,D组临床常规处理组。对比各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不良反应、乳汁分泌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从产妇分娩不同时期VAS评分中看,A组、B组跟C组镇痛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相较于D组的成效更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从产程指标中看,在第一产程中A组和B组用时较短,在第二产程上则未见显著性差异,在第三产程中,则仍以A组和B组用时较短。与此同时,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上看,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分娩前后血浆泌乳素和乳汁分泌量的变化上看,A组、B组和C组在血浆泌乳素上指标较高,在乳汁分泌量上以A组B组较高,与D组存在较大的差异。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A、B组与D组差别不大,C组较高,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中,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0.075%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和0.075%布比卡因复合氢吗啡酮5μg/mL对于产妇、新生儿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障,同时有助于达成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盐酸利多卡因在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盐酸利多卡因组(L组,n=20),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盐酸利多卡因组(RL组,n=20)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R组,n=20)。观察麻醉效应和维持时间,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R组比较,RL组起效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RL组与L组比较,在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术中腹肌松弛度、牵拉反应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三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混合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好、产妇舒适、母婴安全、无明显毒性,是剖宫产术良好的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3.
张倩 《现代养生》2014,(24):45-45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安全性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行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观察组行盐酸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行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满意的镇痛效果,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与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甲磺酸罗哌卡因对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循环功能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愿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阻滞追加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加芬太尼(布比卡因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 第二产程时间、手术助产和尿潴留罗哌卡因组分别为(52.4±10.6)min、3和0例,布比卡因组分别为(60.1±16.7)min、12和6例,罗哌卡因组上述指标短于或低于布比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效果和羊水粪染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组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布比卡因组,在满意的镇痛效果基础上,无第二产程的延长和增加手术助产的风险,也不增加尿潴留的风险,是一种对母婴安全,适宜于临床分娩镇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11月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51例。选择其中初产妇137例作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未采取镇痛措施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100%,两组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镇痛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镇痛组更多使用催产素(P〈0.05)。两组阴道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尿潴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阵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2、3和4 mg,同时联合使用舒芬太尼4μg,比较三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用药镇痛临床效果,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产妇用药起效时间与显效时间上比较,B组、C组均短于A组,在首剂药物维持时间比较,B组、C组均长于A组,以上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适当剂量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李欣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43-2744
目的:比较硬膜外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及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选择81例ASAⅠ~Ⅱ级的临产产妇,让其随机接受0.2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测定起效时间与消退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运动神经阻滞平面,记录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宫缩疼痛水平,同时记录母体血压、心率。对新生儿的评估包括Apgar评分和神经行为能力评分(NACS),在出生后15min、2h及24h各评估1次。结果: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产妇所测的各种指标中均无差别,脐带血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两组之间也无差别;新生儿出生后15min和2hNACS评分,罗哌卡因组高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都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对母体和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芬太尼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  李颖  李富馨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731-2732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0例自愿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4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及两组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无运动神经阻滞,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妇和新生儿无影响。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柯劭 《现代医院》2013,13(3):45-4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其中70例自愿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为镇痛组,另70例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分娩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安全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孕妇,分为两组:采用分娩镇痛者345例作为观察组,无分娩镇痛者77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55、-6.135、-5.219、-7.139、-7.107,均P<0.05);②两组活跃期及二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98、-0.375、0.189、0.693,均P>0.05);观察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χ2=37.921,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37.921,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产妇疼痛,不延长产程,可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