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西安市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10 374人,男5 498人,女4 876人。以WHO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并抽取3岁及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606例,选择正常体重儿童763例为对照,向以上儿童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儿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即:是=1,否=0),儿童性别、年龄、出生体重、母亲生产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儿童健康饮食情况和运动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2013年7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8.18%。其中男童超重1 008例,超重率为18.33%,肥胖491例,肥胖率为8.93%;女童超重742例,超重率为15.21%,肥胖358例,肥胖率7.92%,男童超重/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8,8.677,P均<0.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肥胖、家庭收入高、经常喝甜饮料、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代养人为父母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安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男童高于女童。儿童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童肥胖症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给出日常保健建议。方法选取2014年3-10月金牛区0~7岁1 847例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并对肥胖男童、女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金牛区儿童肥胖检出率6.44%,超重检出率7.74%;男童肥胖总检出率5.63%,超重总检出率7.90%;女童肥胖总检出率4.98%,超重总检出率7.58%;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区域差异、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牛区儿童肥胖增长趋势较为明显,肥胖多集中在6~7岁年龄段,男童肥胖率高于女童,二环内肥胖率最高;社区、学校、家庭等可从儿童期的健康教育、调整膳食结构控制饮食、加强日常活动及体育锻炼等方面来帮助肥胖症儿童进行日常保健。  相似文献   

3.
了解西安市城区2013年0~6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10 374名.以WH0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依据,将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9%,肥胖率为8.2%.除3岁组与5岁组男童超重率高于女童(x2值分别19.696,11.756,P值均<0.01)外,其余年龄段儿童超重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4~6岁组儿童肥胖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肥胖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05年全国同年龄段儿童相比,西安市2岁和4~7岁儿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1岁和1岁组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西安市0~6岁儿童总体超重率低于全国水平,总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P值均<0.05).5 498名男童超重率为18.3%(1 008名),肥胖率为8.9%(491名);4 876名女童超重率为15.2%(742名),肥胖率为7.3%(358名),男童均高于女童(x2值分别为17.898,8.677,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超重率、女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肥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制定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肥胖儿童及对照组进行体格测量及家庭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肥胖危险因素.[结果]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及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19%和7.64%;3~6岁组(4.49%和9.17%)高于0~2岁组(1.07%和5.14%);男童肥胖率(3.80%)高于女童(2.54%).不同年龄肥胖危险因素不同:0~2岁与出生体重有关;3~6岁则与进食状态及进食习惯、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日看电视时间、母亲文化程度及生产方式等有关.[结论]①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呈持续快速增加趋势;②肥胖率有性别差异,男童高于女童;③除基本危险因素外,过量摄入冰淇淋、每日电视时间>2 h、母亲中等专业及以下文化程度及剖宫产等为3~6岁儿童肥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石景山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12月6所一级一等幼儿园作为目标幼儿园,对幼儿园的1 724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填写完整的问卷1 404份,回收有效问卷率81.4%。并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监测。计算超重、肥胖率及不同性别儿童肥胖率。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合并率为19.44%,肥胖率7.97%(男童5.98%,女童1.99%),男童的肥胖率高于女童的肥胖率(P=0.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母亲肥胖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性别是女童、断奶时间晚、进餐时间长、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本次调查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病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有效的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瑞安市92所小学60 120名儿童的身高、体重和血压,分析儿童超重、肥胖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60 120名儿童中男童31 160人(51.83%),女童28 960人(48.17%)。儿童总超重率为16.37%,男童和女童超重率分别为22.24%和10.22%;总肥胖率为6.42%,男童和女童肥胖率分别为9.11%和3.53%。男童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P0.01)。受检儿童的血压偏高率为6.63%,其中男童8.79%,女童4.31%,男童血压偏高率高于女童(P0.01)。随年龄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儿童超重和肥胖与血压相关,随体重增加血压偏高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对南京市秦淮区22所托幼机构6 8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评价,以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组,以1∶1配对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20.63%,肥胖率7.36%,男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P值均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肥胖、出生体重异常、进食量大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h是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儿童期超重肥胖联合干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和罗湖区共5家幼儿园的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年龄3岁,其中干预组2家,对照组3家。干预组对家长、教师、厨师进行儿童超重肥胖干预培训,每月测量一次体质量,每学期测量一次身高,每3个月调查一次饮食行为和膳食频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男童、女童和对照组男童的终线超重率均比基线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女童终线超重率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女童超重率、肥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女童的终线肥胖率与基线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和托幼机构的联合干预对儿童期超重肥胖有效,对女童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了解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3d饮食记录.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32.95%,母亲为25.00%,老人为25.42%,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值分别为59.22,114.42,34.73,P值均<0.01).肥胖女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24.07%,母亲为33.33%,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值分别为63.61,81.58,P值均<0.01).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能量摄入为(1 704.42±228.64) kcal/d(1 kcal=4.18 kJ)、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0.89±47.49)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05±5.70)%、蛋白质摄入量为(49.31±12.40) g/d、脂肪摄入量为(51.51±9.67)g/d,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女童的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能量摄入为(1 569.19±156.28) 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35.61±33.17)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9.95±4.65)%、蛋白质摄入量为(44.57±10.84) g/d、脂肪摄入量为(49.84±6.68)g/d,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过高等问题.预防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主要照料者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10.
了解北京、湖南、宁夏三地儿童青少年甜饮料摄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湖南、宁夏三地通过方便样本整群抽取21所中小学校4 087名10~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膳食问卷进行甜饮料饮用行为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甜饮料摄入情况.结果 共纳入有效调查对象3 796名,人均甜饮料摄入(7.1±10.3)杯/周(每杯250 mL);每周饮用甜饮料的对象有3 040名,其人均甜饮料摄入为(8.9±10.8)杯/周.儿童青少年摄入更多甜饮料的独立危险因素(R2=0.262)包括:男生(β=-0.079,95%CI=-0.114~-0.045)、每日视屏时间长(β=0.131,95%CI=0.096~0.165)、家中甜饮料储备多(β=0.218,95%CI=0.183~0.253)、家庭社会经济学得分高(β=0.164,95%CI=0.126~0.203)、不正确的甜饮料饮用观念(β=-0.190,95%CI=-0.225~-0.155)、缺乏健康意识(β=-0.099,95%CI=-0.134~-0.064)以及自我控制力薄弱(β=-0.210,95%CI=-0.244~-0.175).结论 10~ 18岁儿童青少年甜饮料的摄入情况受性别、每日视屏时间、家中甜饮料储备情况、家庭社会经济学得分以及对甜饮料饮用的态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进口石材的放射性水平,为加强检验检疫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30个国家或地区、386个品种、7978批的进境石材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检测和抽样核素分析。〔结果〕进口大理石、板石的放射性水平低,γ辐射剂量率全部<0.5μSv/h,全部属于建筑主体材料;花岗岩γ辐射剂量率<0.5μSv/h的占87.1%;≥0.5μSv/h的占12.9%。经核素分析,有7.4%为B类或B类以上的石材,不能用于住宅、托儿所、老年公寓、医院、学校等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装修,其中有1%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和室外其他用途,0.1%只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他用途。〔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为了加快口岸验放速度,可根据不同品种和产地对进口石材实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福州口岸鼠形动物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以及入出境船舶截获鼠形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差别,对相关疾病的流行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在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之间,实施13岸鼠形动物调查及船舶鼠形动物笼日法监测,并对截获的鼠形动物携带鼠疫菌采用国标法检测抗原、抗体,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RNA,用PCR方法检测钩端螺旋体DNA。结果口岸共捕获鼠形动物373只,年平均密度0.0326只/笼·d,经鉴定隶属2目2科3属5种,褐家鼠为优势种群。7—11月份鼠密度较高,其中9月份达到高峰,12月份最低,鼠形动物活动为单峰型。鼠疫菌抗原、抗体均为阴性,肾综合征出血热RNA阳性55份,阳性率15.90%,钩端螺旋体DNA阳性14份,阳性率3.70%。结论福州口岸鼠体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阳性率高,有传播相关传染病的风险,有必要对口岸采取灭鼠措施,并对鼠间、人间相应传染病感染情况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我国云南省某县的县级行政、医务及公安人员的有关HIV/AIDS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对这三组人的人口学特征,各组人对HIV/AIDS知识的关心程度、知识来源、掌握水平及其态度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作为艾滋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健康宣传教育应包含的内容,传播形式和媒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一个火场内有害气体探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主要分为火场外部调度及火场内部监控两部分。通过应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实现了火场现场指挥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对减少火场内人员伤亡,高效地挽救人民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系统基于新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VS.NET,支持GIS功能,是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