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与不良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份接受术后镇痛的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组(A组):地佐辛5mg+1.25%罗哌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B组):吗啡1μg/kg+1.25%罗哌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产妇术后48h内各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地佐辛组(A组)和吗啡组(B组)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相对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满意,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郑帅  蔡振  吴啸鸽  陈艳 《中国妇幼保健》2023,(21):4137-4141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血气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罗哌卡因,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罗哌卡因。对比两组产妇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及多功能监护仪观察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气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及产妇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宫口全开、胎儿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BP、D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产妇pH、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使用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罗哌卡因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调节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新生儿及产妇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哌替啶治疗剖宫产寒颤反应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60例准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哌替啶组(M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各20例.产妇麻醉后待胎儿剖出之后,D组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推注完,维持量0.5μg/kg;M组静脉推注哌替啶0.4mg/kg;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4ml.观察三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寒颤的转归情况及用药后的并发症.结果 D组与M组分别和C组比较,术后寒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M组和C组术前、术中及术后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C组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与哌替啶均可明显减轻剖宫产麻醉后寒颤,但右美托咪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7月接收的68例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硬膜外注射适量罗哌卡因,联合组同时加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25μg),对照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T0、T1、T3时的HR、MAP、SpO_2无差异(P0.05);T2时对照组HR大于联合组,而MAP、SpO_2低于联合组(P0.05);两组麻醉平面、麻醉时间、肌松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联合组产妇术后苏醒时间、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小剂量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佳,可有效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提升麻醉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妇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北区2017年10~12月收治的POP产妇90例的临床资料,收集产妇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等,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经阴道分娩组(47例)及剖宫产组(43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女性4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并比较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经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妇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和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及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组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7%、95.74%,剖宫产组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67%、95.34%,两组产妇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较好显示盆底解剖结构,诊断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POP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对照组单独实施腰硬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术产妇的镇痛程度、满意度,以及胎儿娩出后的阿氏评分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镇痛程度、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阿氏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产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与单用地佐辛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等数据库,收集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 scale,RSS)、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VAS评分:联合用药组在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较单用地佐辛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联合用药组在术后12 h镇静效果较单用地佐辛更为显著[WMD=0.84,95%CI(0.18,1.50)];BCS评分:联合用药组在12 h的BCS舒适度评分较单用地佐辛组高[WMD=0.57,95%CI(0.28,0.87),P0.01];安全性:与单用地佐辛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跳过缓、皮肤瘙痒、嗜睡及总发生率显著降低;镇痛效果满意度:联合用药组的镇痛效果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单用地佐辛组[OR=5.00,95%CI(1.77,14.11),P0.01]。结论与单用地佐辛组相比,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PCIA能获得较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70例。根据是否蛛网膜下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5ml 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蛛网膜下腔注入2单位(5μg)右美托咪定(5g),对照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评定术后不同时间镇静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术前和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8h开始,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静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糖、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中未发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麻醉后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12.3%)和寒战(8.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3%、22.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中炎症应激反应的发生,优化了腰硬联合的麻醉效果,降低了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有效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子痫前期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0.5%等比重布比卡因10 mg为基础麻醉药物,观察组同时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麻醉后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镇静效果(Richmond评分),麻醉期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麻醉苏醒期寒战、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1和24 h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和运动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皮、取出胎儿、手术结束时观察组Richmon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麻醉期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麻醉苏醒期观察组寒战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和5 min时Apgar评分、1和24 h时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以0.5%布比卡因为基础复合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苏醒寒战发生,对新生儿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行肺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65例,均行全身麻醉诱导,但根据麻醉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自主呼吸康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且与T0对比,T1-T4时观察组MAP、HR明显降低、减慢(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稳定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麻醉效果和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两组术中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0.5~1μg/kg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两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使用的镇痛泵药物右美托咪啶2.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阿扎司琼0.3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泵中,对照组使用的镇痛泵药物舒芬太尼2.0μg/kg+阿扎司琼0.3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泵中。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镇静情况(Ramsay)评分,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术后康复质量。结果:两组术毕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低于泵入右美托咪啶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h、24h VAS评分(2.70±1.04分、1.28±0.83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不同麻醉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118例择期全麻肺癌根治术患者,数字抽取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30例),地佐辛麻醉组(A1组,22例)、右美托咪定组(A2组,22例)、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组(A3组,22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气管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且观察患者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躁动情况。结果:对照组T1-T3时的SBP、DBP、HR值均比T0升高(P0.05);A1、A2、A3组在T1-T3时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均明显下降(P0.05);A3组对比其他两组下降效果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A1、A2、A3均Ramsay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A3组比较,对照组、A1、A2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1、A2、A3组;A3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1、A2组(P0.05)。结论: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均可明显减少肺癌根治术中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有效抑制炎症,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更为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分别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药物不同,将126例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6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和芬太尼组(63例,采用芬太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感、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有效按压次数、泌乳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产妇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右美托咪定组心率(HR)(76.35±7.85)次/min,平均动脉压(MAP)(104.23±22.64)mm Hg,血氧饱和度(SpO2)(97.34±3.14)%;芬太尼组HR(77.34±8.45)次/min, MAP(102.43±23.53)mm Hg, SpO2(96.63±3.43)%,两组所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中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的HR、MAP、BIS水平均显著低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0、T6时的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的HR、MAP和Ramsay镇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I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T0、T6时两组患者的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中较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对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硬膜外镇痛配方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9月期间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并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硬膜外镇痛,根据镇痛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n=35)术后硬膜外镇痛配方是:地佐辛+左旋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啶;对照组(n=35)使用的术后硬膜外镇痛配方是:地佐辛+左旋布比卡因+力月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血压、使用降压药的剂量及疼痛评分,比较两组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镇痛效果更佳,降压药用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含右美托咪啶的镇痛配方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镇痛和降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剖宫产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防治作用。方法 9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胎儿娩出后,D组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加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T组予曲马多1 mg/kg加100 ml生理盐水静注,N组予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时循环、呼吸的变化,镇静程度评分及寒战发生率与程度,评价患者术毕满意度,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给药前后循环呼吸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与N组比较,D组、T组患者给药后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寒战程度轻(p<0.05),D组、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镇静评分与术毕满意度D组优于T组、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D组低于N组、T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患者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新生儿体质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分娩的134例西南地区产后初产妇,按照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将产妇分为正常组(93例)和巨大组(41例),采用超声评估产妇肛提肌裂孔的形态和损伤情况,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不同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肛提肌肌力情况。结果:正常组产妇肛提肌裂孔的周长(LHC)、直径(LHD)、横径(LHW)、前后径(LHAP)以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明显低于巨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8,t=-5.919,t=-9.940,t=-12.621,t=-4.124;P<0.05)。正常组产妇的静息状态、缩肛状态以及Valsalva动作产后3d、42d和90d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低于巨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静息状态=-8.058,t=-9.794,t=-1 1.478;t缩肛状态=-9.644,t=-10.058,t=-10.794;tValsalva动作=-14.375,t=-13.462,t=-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联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给予10mg布托啡诺,联合组胎儿娩出断脐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后自控镇痛给予右美托咪啶0.2μg/kg/h复合10mg布托啡诺,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评分以及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剖宫产术毕时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均无差异(P>0.05),术后12h、24h和48h联合组VAS评分(2.03±0.54分、1.60±0.46分、1.27±0.45分)低于对照组(2.32±0.62分、1.95±0.5分、1.62±0.49分),Ramsay评分(2.02±0.46分、2.12±0.58分、2.71±0.59分)高于对照组(1.98±0.43分、2.53±0.61分、2.96±0.57分),术后12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272.20±24.84 pg/...  相似文献   

19.
齐爽  李龙云  梁枫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32-383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效果。方法:选择MRI检查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水合氯醛组(A组)和右美托嘧啶组(B组)。A组患儿以10%水合氯醛50~80 mg/kg灌肠,B组以1.5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与用药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观察镇静效果,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均能完成检查,但B组的镇静效果优于A组且未发生不良反应;A组不能配合给药3例,发生轻度恶心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时,药物起效快、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7,(10):1536-1540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药物配伍方案应用于肛门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肛门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氟比洛芬酯100 mg/d+右美托咪定100 ug/d)和B组(氟比洛芬酯100 mg/d+地佐辛10 mg/d),每组40例。术后镇痛时间均为48 h。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_0)、术毕即刻(T_1)、术毕15 min、30 min、45 min、60 min、4 h、8 h、12 h、24 h、48 h(T_2-T_(10))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 O2);T_1、T_6-T_(10)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次数、Ramesay镇静评分;记录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的发生率;患者对此次术后镇痛的舒适度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各观察时间点HR、SBP、DBP、SpO_2、VAS评分、PCA的次数、Rame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恶心:0%vs 15%,P<0.05;尿潴留:5%vs 20%,P<0.05),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或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肛门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均能发挥良好镇痛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和意识影响较小。但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恶心和尿潴留发生率更低,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