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出生情况的患儿在不同月龄段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PDMS-2)与Gesell发育量表对运动功能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7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同时使用PDMS-2与Gesell量表进行评估的不同出生情况且月龄(纠正月龄)为3~12个月的患儿共900例(男性490例、女性410例),横纵向对比分析两种量表对不同出生情况的患儿在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组(ELBWI)、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组(LBWI)和足月儿组PDMS-2与Gesell量表的粗大运动以及精细运动评估结果均呈正相关(r=0.386~0.530,P<0.001)。随着月龄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增加,12月龄时相关性最高(ELBWI:r=0.641、0.601;LBWI:r=0.678、0.647;足月儿组:r=0.896、0.749)。足月儿PDMS-2与Gesell量表的粗大运动以及精细运动评估结果的相关性(r=0.530、0.483)高于LBWI(r=0.496、0.459)和ELBWI(r=0.449、0.386)。结论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全身运动结合Gesell评估(GDS)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价值,为尽早筛查存在运动发育障碍高危早产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高危早产儿64例,分别于扭动运动阶段及不安运动阶段施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随访至12月龄以临床诊断与GDS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统计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价值。结果 64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脑瘫3例(4.69%),运动发育迟缓16例(25.00%),运动发育正常45例(70.31%);对运动发育异常预测:不安运动阶段、扭动运动阶段预测特异度为97.78%、84.44%,敏感度为15.79%、52.63%,阴性预测值为73.33%、80.85%,阳性预测值为75.00%、58.82%。对脑瘫预测:以不安运动阶段与CS扭动运动阶段评估特异度最高均为96.72%。结论 全身运动结合GDS有助于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3.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婴幼儿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中文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2)在婴幼儿中的信度和效度,为PDMS评估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康复中心就诊并接受PDMS评估的100例儿童。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1例检测重测信度(间隔4~7d),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2例检测评分者间信度。59例接受PDMS测试的对象同时接受贝莉婴儿发育量表(BSID-Ⅱ)测试,分析BSID-Ⅱ的智力量表原始分和运动量表的原始分与PDMS各项原始分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平行效度。【结果】PDMS的各项原始分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ICC值均0.90),PDMS各项原始分与BSID-Ⅱ测试的各项原始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0.91)。【结论】本次研究确立了中文版PDMS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内使用PDMS评价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价贫血对婴儿运动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0例缺铁性贫血婴儿及100例与之背景资料相匹配的正常婴儿为对照组,采用PDMS-2量表、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测定婴儿精细运动发育及智能行为发育情况。贫血纠正后对两组随访1年,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重复测量,比较两组婴儿精细运动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贫血组年体重增长率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身高年增长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入组时MDI、PDI、PDMS-2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贫血组MDI、PDI、PDMS-2总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分析可知,MDI、PDI、PDMS-2总分与婴幼儿期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婴幼儿期缺铁性贫血可影响其运动及智力发育,贫血纠正后1年这一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家长应重视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结果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早产儿FMQ显著小于足月儿FMQ(t=5.142,P<0.05);2)精细运动的抓握标准分低于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d=1.00±1.24,t=11.881,P<0.05);3)FMQ受到胎龄、出生体重、进食能力训练、身高、体重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结论】 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足月儿,且抓握能力发育较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落后;孕期加强保健延长胎龄和增加出生体重、生后有意识通过进食能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保持适宜的生长发育对精细运动的发育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幼保健》2017,(8)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在婴幼儿脑瘫治疗前后评估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该院诊治的婴幼儿脑瘫患儿100例,从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等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分级。结果偏瘫型患儿大运动、应物、言语及应人评分显著高于痉挛型双瘫型、不随意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P<0.05);痉挛型双瘫型患儿细动作评分显著高于偏瘫型、不随意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P<0.05);脑瘫患儿治疗后大运动、细动作、应物、言语及应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脑瘫患儿治疗后发育月龄水平(D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儿治疗后发育商水平(DQ)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中患儿等级越高,DA及DQ水平越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功能障碍分布存在差异,患儿经系统治疗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能了解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Gesell发育量表对2岁以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应用效果,为其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年龄在24月龄以内的55例ASD患儿、4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131名正常儿童,运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对3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7.26%的ASD组患儿在Gesell发育量表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ASD组患儿及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五个能区中的得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适应性行为及精细动作上的得分与其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在大运动能区的得分优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ASD组得分低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岁以内ASD患儿即有发育落后及发育不平衡的现象,以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落后明显,大运动发育相对接近正常为特征,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利于对ASD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惊厥视频脑电图特点及其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情况,为预测新生儿惊厥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9年8月因新生儿惊厥在榆林市第二医院住院且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VEEG特征,并于出生3个月后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 1)共收录符合条件新生儿4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扁头综合征(DPB)与运动发育迟缓的相关性,为DPB患儿早期运动发育筛查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 826名6~12月龄儿童,经过测量后筛选出2 776例DP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病率。并将2 761例DPB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DPB组,并纳入正常儿童1 9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各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各组儿童的粗大运动商(GMQ)和精细运动商(FMQ)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各组儿童的运动发育迟缓率进行分析。结果 DPB的患病率为35.47%。轻度、中度、重度DPB组和对照组的GMQ和FM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271、194.877,P<0.05)。进一步比较,轻度DPB组与对照组的GMQ和FM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DPB组的GMQ和FM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和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近三年北京市顺义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评估预警征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Gesell发育评估的儿童1 360例,检索相应儿童在社区体检中预警征的结果,对两种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esell发育评估儿童1 360例中男童约占69.9%,女童约占30.1%,男童比例显著高于女童(χ2 =214.412,P<0.05),男童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显著低于女童(t=4.201、2.186,P<0.05)。预警征筛查中12月龄以内的儿童阳性项目以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落后为主,而12~36月龄儿童阳性项目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各年龄段预警征阳性项目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750、5.762、9.966、8.895、57.731、231.749、105.385、56.919,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预警征与Gesell发育评估结果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59,P<0.05)。预警征2项及以上阳性的儿童其适应性DQ值低于1项预警征阳性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8,P<0.05)。结论 需关注男童心理行为发育,注重儿童早期发育促进,尤其重点关注婴儿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幼儿的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神经发育早期干预在早产儿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为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出生60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属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抽取同期出生的30例足月儿作为足月儿组。收集一般资料及家庭资料,并在生后3个月、1岁、2岁、3岁时用Gesell发展量表行神经发育评估,并进行纵向对比。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在生后1岁时各项神经行为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0.05),大运动发育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干预组神经发育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语言、精细运动仍明显落后于干预组及足月儿组(P<0.05)。纵向比较发现,干预组早产儿神经发育追赶发生较早且追赶速度较快。结论 早期进行神经发育干预能尽早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实现神经发育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早产儿24个月龄Gesell量表结果,研究早产儿生后24个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为改善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钦州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出院后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早产儿为早产儿组(n=278),根据出生胎龄(GA)将早产儿分为GA<32周组(n=102)和GA≥32周组(n=176);抽取同期健康足月儿为足月儿组(n=113);收集所有研究对象24月龄Gesell量表发育商(DQ);比较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早产儿各组与足月儿组Gesell量表结果;了解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在生后24月龄神经心理发育的差异。结果 各组生后24月龄Gesell量表结果:1)早产儿组大运动、精细运动异常发生率及其DQ值与足月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异常的发生率较足月儿高,相对应的DQ值较足月儿低。2)GA≥32周的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与足月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的DQ值仍低于足月儿。3)GA<32周的早产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足月儿,相对应的DQ值均低于足月儿。结论 大多数早产儿,生后24个月龄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已达到足月儿水平,但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GA<32周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未达到足月儿水平,仍需延长随访和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GDDS)对18~42月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全面发育迟缓(GDD)开展应用研究,分析这类儿童发育特点和差异性,为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4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78例儿童病例资料,其中ASD29例,DLD45例,GDD104例。分析三组间非语言及语言发育水平差异,对儿童GDDS五大能区即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的DQ值进行组内比较分析。结果 1)ASD、DLD、GDD组间非语言发育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5.90、38.25、-57.65,P<0.05),三组间语言能区DQ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9.99、30.89、-69.11,P<0.05);2)ASD、DLD、GDD组语言、个人-社交与大运动能区D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2.438、51.156;160.045、65.098;322.038、210.908,P<0.001)。ASD、DLD组精细动作、适应性与大运动能区DQ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时, 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原始分的分级与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的相关性, 并比较解读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原始分的一致性。方法 对30例早产儿分别于纠正胎龄8~9周和12~13周进行TIMP和GDS评估, 记录其评分结果。并对TIMP原始分的分级和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将本研究TIMP原始分与美国2004年的TIMP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的TIMP原始分分级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分级显著相关(r=0.533和0.567, P值均<0.01);本研究中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TIMP原始分分别为77±18和98±18, 都显著小于美国2004标准原始分(分别为93±18和108±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与GDS粗大运动发育商进行比较显示, TIMP可应用于早产儿纠正胎龄8~9周及12~13周时运动能力的评估。与美国2004年标准原始分比较, 本研究相应年龄段范围TIMP评分与美国标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概况,为指导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行Gesell发育评估的2 178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数据完整者1 979例,其中男童约占76.5%(1 514/1 979),女童约占23.5%(465/1 979),且不同月龄段男、女童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2,P<0.05)。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达86.2%,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行为、精细动作及大运动能区发育缺陷比例分别为68.6%、68.0%、57.3%及52.8%。男童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于女童(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语言能区发育缺陷程度与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能区发育缺陷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1、0.795、0.676、0.690,P<0.001)。结论 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中语言发育缺陷问题突出,且伴其余能区不同程度发育缺陷,尤其应重点关注男童语言发育,早期对儿童进行以语言发育为主的全面智能发育干预应作为临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3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发育性语言障碍(DLD)的Gesell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明确诊断为ASD(n=78)、DLD(n=80)的2~3岁儿童,通过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水平测评,并对两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结果 1)ASD组儿童平均发育商得分均低于DLD组儿童。除大运动能区外,ASD组儿童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间发育水平均低于D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3、6.208、14.219、10.811,P<0.001)。2)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比较:AS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重度、中度障碍为主(48.72%、33.33%),DL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轻度障碍为主(77.5%)。ASD组儿童50%的个人-社交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无1例正常;DLD组儿童的个人-社交发育商68.75%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30%处于正常或边缘水平。结论 除大运动能区外,ASD儿童其余能区平均发育水平均低于DLD儿童。熟悉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对ASD、DLD儿童的早期识别、康复及教育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早产儿早期运动发育状况,分析影响早产儿运动发育的相关因素,为构建早产儿出院后早期运动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出生,并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科建档的361例早产儿,以矫正3个月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分作为早产儿运动发育的结局指标。结果 361例早产儿中,311例(86.1%)AIMS评分>P25,即运动发育正常;40例(11.1%)AIMS评分在P11~P25之间,即可疑运动发育迟缓;10例(2.8%)AIMS评分为≤P10,即运动发育迟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矫正3月龄体重(OR=0.347,95%CI:0.174~0.691,P=0.003)、女性(OR=0.415,95%CI:0.202~0.850,P=0.016)是早产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保护因素。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早期运动发育状况整体较好,但在后期的随访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体重追赶缓慢的早产男童,以尽早发现早产儿运动发育迟缓情况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9.
徐姗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
婴幼儿诊断性发育量表可用于评估婴幼儿社会心理发育水平、判断某种治疗措施是否有效及患有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异常出生史的婴幼儿是否存在社会心理发育异常。国内儿童保健比较常用的婴幼儿诊断性发育量表有Gesell发育量表和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本文就此两量表的演变、结构、优缺点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和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DLD)的Gesell智能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5例ASD儿童和71例DLD儿童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发育评估,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儿童五个能区数值均低于正常,大运动能区和精细动作能区明显高于语言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ASD儿童各能区平均水平均低于发育性语言障碍组,且各能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D儿童各项能力均低于DLD儿童。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利于ASD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