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2017年1—11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NICU与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等。结果 2016—2017年11月共监测新生儿科病例3 872例,监测住院总日数42 427 d,感染例数56例,感染例次数62例,医院感染率1.45%,例次感染率1.60%。NICU医院感染率为5.28%,例次感染率为6.03%;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为0.46%,NICU和普通病房感染构成比中居第一位的均为败血症,分别占43.75%、50.00%,其次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各占27.08%、21.43%。不同体重组医院感染率:NICU、普通病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78、46.65,均P0.0001),新生儿体重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呈正相关(r=0.973,P=0.027),器械使用率越高,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梅雨季节真菌败血症每千日感染率高于非梅雨季节(0.53‰vs 0.37‰)。送检标本70份,检出细菌和真菌共45株,检出病原菌均来源于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其中下呼吸道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液系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和普通病区不同体重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所有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新生儿进行目标监测。比较两个病区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等。结果:2020年1月—2022年1月两个病区共监测新生儿病例4 999例,监测住院总日数65 466天,感染例数127例,医院感染率2.54%,感染例次数137例,例次感染率2.74%。NICU医院感染率为4.55%,例次感染率为5.20%;普通病区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为1.63%。NICU和普通病区感染构成比中NICU居第一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35.80%,普通病区居第一位的是胃肠道感染,占33.93%。新生儿体重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中心静脉使用率越高,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感染患者送检标本124份,检出细菌30株,检出的病原菌均来源于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其中下呼吸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液系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入住NICU>48h的所有患儿3 693例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干预措施的依从性和干预前后NICU医院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NICU 3 693例新生儿中共有10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71%,千日感染率为2.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1.00%,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出生体质量越低,感染率越高,体质量≤1 000g组患儿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使用率分别高达67.47%和51.04%,总千日感染例率则达6.57‰;干预后各项操作流程合格率达到95.00%以上,手卫生依从性从和正确率则分别从77.52%、69.75%上升至89.33%、91.57%,感染率则有下降趋势。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操作流程,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提升感控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临床的预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同时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掌握2010-2011年综合性ICU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变化趋势.结果 2011年和2010年ICU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96%、4.59%,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62%、6.14%,经ASIS法调整后,调整日感染率分别为5.11‰、4.66‰(x2=0.35,P=0.55),调整日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91‰、6.24‰(P<0.01);2011年和2010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9.55/1000使用日和14.75/1000使用日,下降了35.25%;2011年和2010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53/1000导管日和7.00/1000导管日,下降了63.86%(P<0.05);2011年和2010年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2.15/1000使用日和1.10/1000使用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是ICU主要的多药耐药菌.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NICU 2010年3月1日-2011年2月28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新生儿368例,感染43例,52例次,感染率11.68%,感染例次率14.13%。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利于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医院2009年2月1日-2010年1月31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1.49%,例次感染率12.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6.67%,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占15.88%;体重越低,新生儿器械使用率及医院感染率越高;随着呼吸机使用率增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测,开展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开展目标性检测,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同时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监测3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2例次,例次感染发病率为15.38%,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为4.1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58‰,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4.3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94‰.结论 ICU患者导管使用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应加强监测,并针对危险因素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率的效果. 方法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半年后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差异. 结果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48%和3.33%(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为主.干预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从3.43%降至0.05%(P<0.05),中心静脉捕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由0.74%降至0(P<0.05).分离的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结论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定期下科室巡查及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汇总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出院的20 43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监测资料。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2例,感染率1.72%,发生医院感染369例次,例次感染率1.81%,感染部位以皮肤软组织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通过开展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危险因素,探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开展新生儿目标性监测,对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对防控策略进行总结。结果:共监测住院新生儿6 161例,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为0.97%,例次感染率为1.07%。医院感染部位中,败血症占首位,其次为新生儿感染,第三为胃肠道感染。新生儿日感染率1.4‰,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日感染率最高,为11.5‰;正常出生体重儿(>2 500 g)最低,为0.6‰。体重越低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风险越高。不同体重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体重早产儿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应开展新生儿目标性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保证环境清洁无污染,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部位分布,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人住NICU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44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目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分别为6.08%、10.29‰、4.2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为26.32%,68.49%。、20.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29%。感染病例培养出8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侵人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医院感染现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NICU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新生儿1285例、8685个住院日,医院感染发病率4.36%,日感染率6.45%o;呼吸机使用率11.12%,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病率3.11‰;中央导管使用率8.22%,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发病率2.80%o;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下呼吸道为常见感染部位。结论应根据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加强目标性监测工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监测805例新生儿,发现医院感染30例,3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73%,例次感染率为4.22%;感染部位以皮肤为主,占23.53%,其次为呼吸道和肠道,各占17.6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06%。男婴、有窒息史(出生时阿氏评分0~7分)、住院时间≥14 d、使用抗菌药物≥7 d、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开展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发现问题,便于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方法对入网医院2016年入住ICU、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者,包括出院或转科的患者,但不包括入院时间<48h的患者进行监测;可选择全部手术或选择几类手术进行手术部位监测,ICU共监测16 147例,新生儿共监测10 380例,手术共监测24 358台;监测结果汇总后统一录入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数据导出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监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 497例,感染率为9.27%,感染例次率为9.56%;新生儿监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48例,感染率1.43%,例次感染率1.45%;监测的58类手术中,手术部位平均感染率为0.37%,术前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78%。结论通过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方法监测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NICU患儿的感染率,并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NICU患儿2966例,发生医院感染59例、69例次,医院感染率1.99%、例次感染率2.32%、日感染发病率4.01‰,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胃肠道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24.64%、21.74%、20.29%;PICC置管使用率和相关血流感染率为5.24%和1.16‰,呼吸机使用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3.45%和3.61‰;检出病原菌38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占42.12%.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2月就诊的30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ICU医院感染中,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率为20.0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16.67%,心血管系统疾病为11.11%,血液系统疾病为8.70%,消化系统疾病为5.08%,肾内疾病为2.6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ICU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才能切实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对某院收治的50名地震伤员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分类安置伤员,专人目标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等,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仅1例重症挤压伤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急诊内科2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器械使用情况及相关感染率,并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220例患者合计住院3591d,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为19.5%,日感染率为11.9‰,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日感染率为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0.4%,其次为泌尿系统占27.9%;呼吸机、留置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率为15.56%、81.25%、33.33%,导管相关性肺部感染、血流感染、泌尿道感染分别为23.8%、2.20%和0;共分离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占72.27%;革兰阳性菌33株占27.73%。结论急诊内科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显著高于国外水平,感染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病原菌呈多药耐药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它能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环节监测.笔者对2007年1-6月肾内科出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并对2008年1-6月出院患者有针对性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在脑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专人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制定结果目标、进程目标,划分临床小组,定期信息反馈、效果评价、纠正偏差。结果完成进程目标1996年7月~1997年6月脑外科医院感染率由26.07%下降到21.32%(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