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帕金森病(PD)周围神经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PD伴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及58例PD无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周围神经损害以肌电图(EMG)测定为准。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左旋多巴每日用量,比较各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另选取同时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病例组病程、左旋多巴用量、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对照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年龄、性别、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左旋多巴用量呈正相关(r=0.442,P=0.000)。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是PD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与左旋多巴用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炎症指标与NMOSD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4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7例。另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NMOSD患者首发组(n=25)、复发组(n=23)与对照组(n=20)间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组间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因素;比较NMOSD患者首发组(n=23)与复发组(n=25)的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脑脊液白蛋白、脑脊液蛋白、脑脊液IgG、白蛋白商(Qalb)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II在预测NMOSD复发的价值。结果 首发组、复发组之间性别、年龄、视觉诱发电位(VEP)、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无明显差异。首发组NLR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组中性粒细胞、SII、NLR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3种炎性因子与周围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4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为眩晕组,再选择5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NLR 和 hsCRP水平,研究 NLR、hsCRP 和 WBC 与周围性眩晕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血常规、血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眩晕组 NLR、hsCRP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NLR 与周围性眩晕有明显的数量-反应关系,随NLR 水平升高关联强度增加,发生眩晕的风险亦增高(P <0.05);hsCRP 与周围性眩晕的数量-反应关系不明显,只有≥3.72 mg/L 时才伴随风险增高;WBC 与周围性眩晕无相关性(P >0.05).结论 NLR与周围性眩晕呈明显相关性,但确切机制和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将2012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3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40例)与非进展组(190例),记录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等指标,计算NL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等指标与mRS评分的关系。结果进展组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 0. 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 0. 05)。NLR对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PL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 800,最佳临界值3. 25,敏感度85. 06%,特异度70. 6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对PLI预测AUC分别为0. 650、0. 745、0. 615。进展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 0. 05)。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与mRS评分正相关(P 0. 05)。结论 NLR值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可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OP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6例维吾尔族EOPD患者和30例维吾尔族LOPD患者,分别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起病年龄、首发症状、MoCA量表评分、UPDRS量表评分、Hoehn-Yahr分级,并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以震颤为主。EOPD患者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病情进展慢、合并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更高(均P0.05),且EOPD组中有PD家族史的患者较LOPD组多(P=0.048);MoCA量表评分提示EOPD患者认知功能更易受损(P=0.001)。结论 EOPD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病情进展更慢,合并抑郁等心理疾病更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与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执行功能障碍的异同。方法连续选择帕金森患者26例,多系统萎缩患者18例,正常对照患者20例。详细收集年龄、教育程度、病程等资料,给予MOCA评分(总体认知)、TMT测验、Stroop色词测验、画钟试验(CDT)、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执行功能功能)进行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与多系统萎缩组患者在各项测试中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在MOCA测试中,帕金森组患者得分显著低于多系统萎缩组[(22. 34±3. 18)分vs(24. 31±1. 68)分,P 0. 05〗,在Stroop色词测验中帕金森组的错误数多于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0. 74±6. 31)分vs(8. 26±4. 62)分,P 0. 05〗,在画钟试验中,帕金森组患者的得分优于多系统萎缩组[(4. 62±4. 26)分vs(3. 32±5. 27)分,P 0. 05〗,余各项测试中,PD和MSA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较正常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及执行功能减退,其总体认知功能受损方面多系统萎缩患者较帕金森病患者恶化更快,帕金森病患者在注意力减退方面较多系统萎缩患者更为严重,而多系统萎缩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查力下降,纠错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AIS合并SAP患者(SAP组)和同期收治的50例无合并SAP的AIS患者(非SAP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炎症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上述指标与AIS-AP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炎症标志物对SAP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曲线评价炎症指标对SAP发生的影响。结果 SAP组SII、NLR、dNLR、PL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AP组,而LMR水平低于非SAP组(均P<0.05);外周血炎症指标与AIS-APS评分密切相关(P<0.05)。高龄、NIHSS量表评分高,SII和PLR高水平是AIS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和PLR对SAP发生的预测能力与AIS-...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生活区域相似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病例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42.0%,对照组为16.0%,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但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虽有所降低,但只与对照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较病例组高,且其浓度与病例组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浓度较对照组中周围神经受损者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越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作为实验组,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126例)和无脑梗死组(112例),另取体检健康者240例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NLR、PLR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脑梗死组分为3组:轻度组(4分)、中度组(4~15分)、重度组( 15分),比较3组间NLR、PLR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LR、PLR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NLR、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脑梗死组NLR、PLR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 0. 05);脑梗死组的NLR、PLR水平与NIHSS评分的高低正相关,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 646、0. 719;灵敏度分别0. 817、0. 794;特异性分别是0. 509、0. 607。结论 NLR、PLR水平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IL-17水平,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3例PD组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进行检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对PD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按照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状况对PD患者进行分组.结果 PD组血清IL-17水平为8.89±1.19ng/L,对照组为4.55±1.19ng/L,P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按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PD组血清IL-17水平与UPD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s=0.52,P<0.01).结论 PD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增高,与临床表现客观测评明显相关,但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提示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PD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