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易感基因(Hereditarybreastandovariancancersusceptibilitygene,BRCA1)基因突变、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作研究组,另取10例非癌乳腺组织标本作对照组。利用PCR-SSCP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情况;利用SP(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二步法检测ER,比较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BRCA1突变情况。结果10例非乳腺癌组织未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64例乳腺癌标本中检出BRCA1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9.4%。突变发生在5、12、17外显子上,均为错义突变,ER阳性44例,阳性率为68.75%(44/64)。ER阳性组中只有1例BRCA1突变(1/44),ER阴性组中有5例检出BRCA1突变(5/20),两组比较BRCA1突变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广西乳腺癌与BRCA1基因突变有关,BRCA1突变与雌激素受体有关,BRCA1基因突变病人雌激素阴性状态比非BRCA1基因突变病人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初步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易感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32例TNBC患者,均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乳腺肿瘤相关的易感基因变异。结果:32例TNBC患者中14例检测到BRCA1/2罕见变异,明确致病性或可疑致病变异6例,突变携带频率为18.8%。其中BRCA1:c.5468-1_5474del和c.4749_4750del是较常见的突变;BRCA2:c.6027A>C为新的变异;BRCA2:c.3794G>T、c.7901T>A,BRCA1:c.4616T>C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除了BRCA1/2变异外,还检测到83个乳腺肿瘤易感基因变异,每个患者携带2.6个变异。2个以上患者携带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包括ALK、APC、CDH1、PTCH2、RB1CC1、RAD51D、RAD54L、TSC1等。结论:BRCA1/2是TNBC患者最重要的易感基因,其他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与TNBC患者的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乳腺癌易感基因- 1(BRCA 1) m RNA进行全长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和c DNA测序,分析3名个体的BRCA1基因m RNA全长序列,3名个体中,2名为乳腺癌患者,另一名为健康献血者。结果 健康献血者的BRCA1基因m RNA序列与以往报道的正常m RNA序列(U 14 6 80 )完全一致;1名患者的BRCA 1m RNA序列在第11外显子发现5处碱基突变外:2 2 0 1C>T,2 4 30 T>C,2 731C>T,32 32 A>G和36 6 7A>G,在第13和第15外显子各有一处碱基变异:4 4 2 7T>C和4 95 6 A>G;另一名患者则在上述碱基变异位点均表现为正常BRCA1基因和突变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结论 结果表明通过BRCA 1基因m RNA序列分析,发现一新的等位基因,该基因与正常BRCA1编码区序列存在7处碱基差异,新等位基因已由EMBL /Gen Bank/DDBJ收录,注册号为AY75 14 9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根治标本110例,对照组为3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检测BRCA1基因的突变。[结果](1)110例维吾尔族及汉族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的突变率为10%;其中70例维吾尔族散发性乳腺癌BRCA1的突变率为12.86%;新疆早发性乳腺癌(≤35岁)中BRCA1基因的突变率高于新疆晚发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9,P﹤0.01)。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高于维吾尔族晚发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5,P﹤0.01)。(2)2例双侧乳腺癌中均检测出BRCA1基因的突变。(3)对照组3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旁非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仅发现1例BRCA1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110例新疆散发性乳腺癌中发现11例BRCA1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结论]BRCA1突变可能与新疆早发性乳腺癌尤其是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及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皮卵巢癌患者BRCA1/2和KRAS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上皮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1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70例上皮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RCA1/2和KRAS基因突变分析,并根据基因突变结果分为非突变BRCA1/2组、突变BRCA1/2组,非突变KRAS组、突变KRAS组。分析非突变BRCA1/2组、突变BRCA1/2组,非突变KRAS组、突变KRAS组的PFS、OS、3年生存率及临床特征资料。结果 BRCA1/2基因突变率为32.9%,KRAS基因突变率为8.7%;BRCA1/2、KRAS基因突变情况与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学分级、有无转移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0.96、1.01、1.13,0.97、1.24、2.11、1.01,P0.05);BRCA1/2、KRAS基因突变组对化疗敏感度高于非BRCA1/2、KRAS基因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21.56,P0.05);BRCA1/2、KRAS基因突变组PFS、OS、3年生存率均高于BRCA1/2、KRAS基因非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4、19.87、21.68,16.54、21.47、19.37,P0.05)。结论 BRCA1/2、KRAS基因突变使上皮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药物敏感,预后较好,了解BRCA1/2、KRAS基因突变情况对上皮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RCA1基因蛋白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汉族(简称朝、汉族)妇女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2例乳腺癌(35例朝鲜族,37例汉族)、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BRCA1检测,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RCA1蛋白在朝、汉族妇女乳腺癌病人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9%、56.8%;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9.7%和100%,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良性肿瘤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418,P<0.05),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年龄及家族史均无明显相关。结论:BRCA1在朝、汉族妇女乳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其表达水平的下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表达的减弱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有关,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最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在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高的突变率,已成为国外临床评估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和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本文主要介绍了BRCA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常用BRCA1基因检测方法,如蛋白质截断测试、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高分辨率熔解曲线;BRCA1基因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突变情况;BRCA1基因在外科治疗和抗肿瘤药物选择方面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口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差异。方法:入选202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其中深圳地区64例,外来人口138例,收集两组人群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CR/DNA方法检测两组人群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外来患者平均年龄较深圳本地患者小(P<0.05),两组人群乳腺癌病理类型分布、乳腺癌家族史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深圳本地乳腺癌患者存在基因突变为22例(占34.4%),存在5个BRCA1基因突变位点;外来患者存在基因突变为54例(占39.1%),存在4个BRCA1基因突变位点,两组人群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中有3个基因突变位点相似。③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腺癌发病率与阳性家族史、地区差异以及基因突变相关。结论: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患者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两组人群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在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BRCA1和BRCA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切除的原发病灶共9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中的BRCA1和BRCA2表达情况。结果(1)BRCA1和BRCA2在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在三者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2)BRCA1和BRCA2的表达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上皮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减少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BRCA1和BRCA2的检测有利于筛选出乳腺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乳腺癌。但BRCA1和BRCA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BRCA1基因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作为抑癌基因 ,其编码产物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以及肿瘤细胞的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证明 ,BRCA1基因结构、功能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BRCA1与乳腺癌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作为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以及肿瘤细胞的凋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证明,BRCA1基因结构、功能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BRCA1与乳腺癌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14 BRCA1基因在细胞增殖、凋亡和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是一种抑癌基因,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核内起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BRCA1能从多个水平、多层次上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增殖、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终末分化,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周期负调控子.BRCA1也是DNA损伤修复结合蛋白,能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激活DNA损伤修复的调控点,参与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的完整.其突变和低表达是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核因子κB亚基p65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4例为研究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乳腺肿瘤组织HPV、BRCA1/2、p65表达情况,分析HPV、BRCA1/2、p65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HPV、p65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BRCA1、BRCA2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乳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BRCA1、BRCA2、p6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V阳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阳性率低于HPV阴性患者(P<0.05),p65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HPV、p65阳性率上调,BRCA1/2阳性率下调,且相互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病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散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纤维腺瘤、42例乳腺癌中BRCAI的表达。结果:BRCA1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86.7%,在乳腺癌中为52.4%,腋窝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BRCA1的阳性表达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Ⅰ级和Ⅲ级、Ⅱ级和Ⅲ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BRCA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临床对乳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是一种抑癌基因 ,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核内起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BRCA1能从多个水平、多层次上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增殖、细胞生长 ,阻滞细胞周期于G2 M期 ,诱导细胞凋亡 ,促进细胞终末分化 ,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周期负调控子。BRCA1也是DNA损伤修复结合蛋白 ,能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激活DNA损伤修复的调控点 ,参与DNA损伤修复 ,维持基因组的完整。其突变和低表达是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TGF-β1和BRCA2的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乳腺癌中TGF-β1、BRCA2和HER2、ER、PR的表达,并选择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GF-β1和BRC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参与分析的变量中,与BRCA2明显相关的变量为HER2、TGF-β1,与TGF-β1相关的变量为BRCA2。结论乳腺癌BRCA2过表达与TGF-β1、HER2表达相关,三者表达有一定协同性,联合检测可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PCR—SSC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的突变特点,对石蜡包埋的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体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提取染色体DNA,对p53基因的第5、7、8外显子进行PCR-SSCP及测序分析。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在分析的10例病例中有5例阳性。PCR-SSCP分析发现7例(8处)发生突变,其中4处集中在第8外显子上。5例腺癌中有4例发生p53基因突变。测序发现热点区突变。提示: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率高。  相似文献   

18.
《基因医学杂志》报道.荷兰科学家发现.引起女性乳腺癌的BRCA2基因的突变对男性的健康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最新的研究表明导致乳腺癌的基因在男性身上发生突变会引起胰腺癌.骨癌、喉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和普通人群相比,有BRCA2基因的突变的男性患胰腺癌、喉癌、骨癌的比率分别高7倍、8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Rubinstein-Taybi综合征(RSTS)患儿表现型及基因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2020年8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经家系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诊断的RSTS患儿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结果。以“Rubinstein-Taybi and China”“Rubinstein-Taybi综合征”为索引词,分别应用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选取中国RSTS患儿CREBBP基因突变阳性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女,2岁5月,自幼全面发育落后,小头畸形,颅面畸形,宽拇指/趾、并指及小下颌等特征性表现。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CREBBP基因存在新生杂合突变c.4648G>A突变,该突变在人类基因数据库中未见报道,Sanger测序未发现其父母、哥哥携带上述突变。通过对既往文献复习,总结了中国52例RSTS患者以颅面畸形、智力发育迟缓、苦笑面容、宽拇指/趾为主要表现,患者胎儿期诊断困难,基因突变方式以截断突变为主。结论 报道1例新发CREBBP基因突变致病的RSTS,扩展了RSTS突变相关患者的基因型谱。文献复习发现国内无产前诊断病例,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20.
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新的乳腺癌基因,这种基因经突变后可使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提高1倍。研究人员称这种基因为CHEK2或CHK2。约有1%的人类,包括女性和男性的体内都带有这种变异基因。乳腺癌是女性的头号杀手,估计全球每8名女性中就有1人患有乳腺癌。然而,至今医学界就只找到BRCA1或BRCA2这两种乳腺癌遗传基因,但所知不多,而且只是属于初步发现,带有BRCA1或BRCA2基因的人患上遗传性乳癌的风险高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