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心理特征与社会及家庭支持的相关性,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170例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包括一般资料,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社会及家庭支持情况。分别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进行评估。结果 170例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SAS、SDS评分分别为(51.9±4.0)分和(51.3±4.4)分,其中存在焦虑、抑郁的孕妇分别为93例和71例。170例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SSRS、APGAR评分分别为(42.9±3.7)分、(7.8±2.0)分。存在焦虑、抑郁的孕妇SSRS、APGAR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抑郁的孕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的SAS、SDS评分与SSRS、APGAR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且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与社会及家庭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临床工作者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社会及家庭支持度,降低孕妇焦虑、抑郁的发生,促进孕妇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焦虑、抑郁产前干预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1年1—11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产检的高危妊娠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估孕妇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AS评分、SDS评分和PS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24例高危妊娠孕晚期妇女中,共检测焦虑患者589人(52.40%),抑郁患者757人(67.35%);年龄≥35岁、户籍为农村、初产妇、初中及以下学历、有流产史、有剖宫产史、有产前出血史、有妊娠合并症、存在前置胎盘的孕晚期妇女焦虑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初产妇、初中及以下学历、有流产史、有产前出血史、有剖宫产史、有妊娠合并症、存在前置胎盘的孕晚期妇女抑郁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焦虑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59.21±8.06)分,无焦虑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63.12±7.89)分。伴有抑郁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59.11±7.23)分,无抑郁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为(65.12±9.71)分。无焦虑、无抑郁的孕晚期妇女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的孕晚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量表得分和社会总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82、-0.201、-0.128、-0.164(P<0.001);SDS量表得分和社会总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6、-0.272、-0.178、-0.169(P<0.001)。结论高危妊娠孕晚期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应根据高危妊娠孕妇的特征,加强对孕产妇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引导,鼓励家属和亲友给予其更多关心与支持,改善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高龄孕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20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高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获取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孕产妇产后心理状况。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估孕产妇的家庭支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孕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71例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高龄孕产妇SAS评分为(55.2±4.6)分,SDS评分为(52.1±3.9)分,其中焦虑57例(80.3%),评分为(56.3±4.0)分,抑郁39例(54.9%),评分为(53.9±4.2)分。71例胎儿异常终止妊娠的高龄孕产妇APGAR总分为(7.9±1.8)分,其中适应度评分为(1.7±0.6)分,合作度评分为(1.6±0.7)分,成长度评分为(1.4±0.5)分,情感度评分为(1.6±0.6)分,亲密度评分为(1.5±0.4)分。焦虑、抑郁的孕产妇APGAR总分均显著低于无焦虑、...  相似文献   

4.
妊娠晚期妇女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的<孕期心理因素调查表>对310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7.26±4.6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6.33±4.90)分,高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40.13±2.78)分,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孕妇心理状况高度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分娩安全、家族遗传性疾病和低社会支持是焦虑和抑郁症状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上过孕妇学校是焦虑和抑郁症状共同的保护因素.结论 孕期良好的心理,不仅在于自我心态调节,还需得到丈夫、亲友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关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复发性流产女性的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负性情绪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92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信息并评估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结果:SAS评分(50.65±2.57分),焦虑发生率为54.7%,SDS评分(52.03±4.28分),抑郁发生率为79.9%。SSRS总分(40.02±7.77分),SSRS总分<20分31.8%。复发性流产患者SAS、SDS评分与SSRS各维度评分、SSR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6~40岁、>40岁)、结婚年限>5年、家庭月收入(5001~10000元、10001~30000元、>30000元)是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家庭月收入(5001~10000元、10001~30000元、>30000元)、有生育史、SSRS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早孕期和中孕早期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孕期心理保健提供思路.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产科门诊孕早期和中孕早期(8周~16周)孕妇263例进行问卷调查和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结果 95.82%的孕妇是初产妇,12.17%的孕妇有焦虑抑郁倾向,52例(19.77%)孕妇面临比较重的压力.孕妇压力与焦虑的主要来源,61.54%(32例)的压力来源于工作,15.38%(8例)来源于生活,9.62%(5例)来源于经济.孕妇焦虑得分1.65±0.39,抑郁得分1.52±0.41.焦虑和抑郁得分≥8的频次分别为232例(占88.21%)和211例(占80.23%).孕期有抑郁焦虑倾向的人、怀孕前患经前紧张综合征、面临比较重压力的孕妇,更容易患焦虑和抑郁.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焦虑和抑郁显著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为-0.145,-0.134,均P<0.01),其次为对支持的利用度(r值分别为-0.136,-0.135,均P<0.01).结论 妊娠早/中早期孕妇即存在一定焦虑抑郁情绪,并且与社会支持不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抑郁状况评估及其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为高危妊娠孕妇的抑郁诊断及家庭支持的评估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接诊的67例高危妊娠孕晚期孕妇作为高危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进行对照分析,设定为对照组。评估分析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记录两组抑郁检出率、家庭成员(配偶、子女、同胞、父母、其他)支持评分,并分析抑郁状况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孕妇的SDS评分、EP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检出率(43. 28%)明显高于对照组(17.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危组(有抑郁)的家庭成员支持评分明显低于高危组(无抑郁)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危组(无抑郁)与对照组孕产妇的家庭成员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有抑郁症状孕产妇的总支持率(94. 74%)明显低于对照组(75.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孕晚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与配偶、子女、同胞及父母的支持呈负相关(r=-0. 833、-0. 523、-0. 453、-0. 373,P<0. 05),与其他人员的支持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抑郁评分明显升高,抑郁检出率较高,抑郁状况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临床中需密切关注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的家庭支持状况,提高家属对于孕妇的家庭支持状况,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采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广东省农垦肿瘤医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结果 183例白血病患者中领悟社会支持高水平128例(69.95%),中水平53例(28.96%),低水平2例(1.09%);家庭功能良好144例(78.69%),中度障碍30例(16.39%),严重障碍9例(4.92%);发生焦虑56人(30.60%),发生抑郁有68人(37.16%);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为家庭功能障碍组高于家庭功能良好组(P 0.05);领悟社会支持高水平的白血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低于领悟社会支持低水平的白血病患者(P 0.01);家庭功能良好组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家庭功能障碍组(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血病患者心理异常影响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和领悟社会支持。结论白血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和领悟社会支持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的独立题目和分量表(情感分量表、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对产前抑郁的筛查能力,探索简化EPDS在产前抑郁的临床筛查中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495例早、中期孕妇进行EPDS测评,计算EPDS独立题目和分量表得分,遂分为抑郁组和正常组,分析独立题目和分量表的筛查能力,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不同题目和分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选择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题目或分量表,综合考虑敏感度和特异度,提出合适的临界值及临床筛查流程。结果抑郁组和正常组的EPDS独立题目和各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AUC值分别为0. 92和0. 90,具有较好的孕期抑郁筛查能力。当焦虑和抑郁分量表临界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其敏感度、特异度达到较好平衡。结论 EPDS的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具有较强的产前抑郁筛查能力,能够替代完整EPDS进行产前抑郁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为做好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 004名孕妇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孕妇SAS平均得分为(47.68±7.35)分,SDS平均得分为(50.18±9.79)分,焦虑状况人数占68.43%,抑郁状况人数占56.98%;不同民族、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孕妇的SAS、S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SAS、SDS得分高低与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有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OR=1.791,95%CI:1.427~2.249)、居住在农村(OR=1.587,95%CI:1.031~2.442)、孕期(OR=1.021,95%CI:1.007~1.034)是影响孕妇焦虑心理的危险因素;年龄(OR=1.289,95%CI:1.066~1.560)、家庭月收入(OR=1.411,95%CI:1.133~1.758)、孕期(OR=1.214,95%CI:1.033~1.427)是影响孕妇抑郁心理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心理压力大且心理状况不良,应该重点关注低学历、高龄、孕晚期等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措施缓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早期午睡和夜间睡眠对孕早期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孕期焦虑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舟山孕妇队列(ZPWC),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于孕早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和叉生分析探讨孕期午睡、夜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具有抑郁或焦虑状态的孕妇约占45. 22%。调整混杂因素后,夜间睡眠质量差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相关;相同睡眠时长下,午睡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 (95%CI)=0. 57 (0. 38~0. 85),P=0. 007];睡眠质量差时午睡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 (95%CI)=0. 53(0. 31~0. 88),P=0. 017]。结论孕早期焦虑抑郁状态在孕妇中较为普遍,睡眠质量是影响其焦虑抑郁状态的主要因素,而午睡可以与抑郁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地区孕早期妇女焦虑、抑郁现状,探讨孕早期焦虑、抑郁对孕中期增重的影响。方法 利用成都孕妇队列开展前瞻性研究,整群随机选取2017年成都市某三甲妇幼保健机构产前门诊孕6~14周单胎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信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收集孕早期妇女焦虑和抑郁信息,分别计算孕早期焦虑和抑郁标准得分,按三分位数分别由低到高分为三水平组(T1、T2、T3),参照中国常模标准分别评价孕早期焦虑和抑郁状态。分别于孕6~14周、24~28周测量孕妇体重,计算孕中期增重速率,依据《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801-2022)判断孕中期增重状态(过缓、适宜和过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早期焦虑和抑郁分别与孕中期增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有效样本量为986例。孕早期平均焦虑、抑郁标准得分分别为(37.94±7.00)、(40.43±8.95)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5%、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宜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产后抑郁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9月在宜昌市4所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分娩的431名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产后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宜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39%(62/431),EPDS总均分为(8.72±4.79)分,产后抑郁组孕产妇EPDS得分为(17.84±3.25)分,产后健康组孕产妇EPDS得分为(7.19±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低收入家庭、无生育保险、夫妻生活不满意、居住条件不满意、对新生儿性别有期待、产前焦虑、新生儿不健康、未接受健康教育均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孕妇自身的负性心理以及缺乏对妊娠分娩的正确认识,因此建议加强社会以及家庭对孕产妇的支持和安慰,同时注重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及心理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心理护理。采用SAS和SDS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78%的孕妇希望得到孕期保健知识,7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37.63±4.27)分和(34.46±2.4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82.5%)高于对照组(63.75%,P〈0.05)。流产次数多、年龄大、高学历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抑郁、焦虑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孕早期妇女的抑郁状况,分析意外妊娠对孕早期抑郁的影响。方法数据源自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CPWCS),选择7 976例孕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孕妇孕早期抑郁状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意外妊娠对孕早期抑郁的影响。结果意外妊娠自报率为29. 26%(2 334例),抑郁检出率为46. 82%(3 734例)。在孕早期,年龄、户口性质、工作状态、受教育程度、配偶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被动吸烟和饮酒状况不同的孕妇抑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非意外妊娠的孕妇相比,意外妊娠的孕早期妇女出现抑郁的风险增加(OR=1. 35,95%CI:1. 22~1. 49)。结论所研究地区孕早期妇女的抑郁状况较严重,意外妊娠增加了孕早期妇女出现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对91例孕妇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21.98%)孕妇EPDS评分高于13分,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得分也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孕妇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其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孕产妇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59例孕妇,比较孕妇在孕期、产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以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42 d,EPDS≥13分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时SAS评分(46.02±9.12)和SDS评分(53.24±9.45)明显高于孕期SAS评分(36.12±11.51)和SDS评分(45.0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13分(产后抑郁症)9例,阳性率为15.25%。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时焦虑与抑郁评分较高。结论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孕期重;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120例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和压力及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妊娠压力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12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焦虑相关影响因素及焦虑与妊娠晚期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发生焦虑者10例(8. 33%),焦虑得分为(39. 38±7. 22)分。1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中,完全无压力者11例(9. 17%),轻度压力者99例(82. 5%),中度压力者10例(8. 33%)。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社会支持总分为(45. 19±5. 69)分,其中客观支持为(10. 02±2. 68)分,主观支持(26. 95±3. 5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家庭住房条件、与公婆间关系、产后是否有人照护、胎儿性别期望、睡眠状况、妊娠并发症、孕期是否服用药物是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焦虑的影响因素(均P0. 05);焦虑得分与妊娠晚期压力、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与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均P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并发症、消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因子2、客观支持、睡眠状况、孕期是否服用药物是影响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二胎妊娠晚期孕妇压力处于轻度状况,焦虑状况不显著。临床可加强对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的社会支持,以减轻其压力,缓解焦虑状况,此外要积极改善孕妇睡眠状况,积极控制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产前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为孕期焦虑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围生期保健的364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孕早期、中期和晚期收集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和焦虑抑郁可能的相关混杂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各孕期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各阶段睡眠时间/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孕妇孕早期、中期和晚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9.00±1.50)h、(8.67±1.40)h和(8.56±1.49)h,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22.57%、17.41%和21.04%,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35.64%、24.23%和26.24%。调整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家庭年收入、体育锻炼、家庭支持、早孕反应及产次等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孕期睡眠时长均与SDS(早期:β=-0.28,P=0.0007;中期:β=-0.27,P=0.0100;晚期:β=-0.38,P=0.0007)和SAS(早期:β=-0.33,P<0.0001;中期:β=-0.41,P=0.0004;晚期:β=-0.26,P=0.0050)得分呈负相关。与孕早期睡眠质量好的孕妇相比,孕早期睡眠质量越差的孕妇SDS(一般:β=2.40,P<0.0001;差:β=5.70,P<0.0001)和SAS(一般:β=3.02,P<0.0001;差:β=7.09,P<0.0001)得分均越高;孕中期和孕晚期睡眠质量与SDS、SAS得分的关联结果与孕早期相似。分别以是否抑郁状态或焦虑状态为结局指标,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教育水平、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家庭年收入、体育锻炼、家庭支持、早孕反应及产次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孕期睡眠时间≥8 h的孕妇相比,睡眠时间不足8 h的孕妇与抑郁状态(早期:OR=1.72,95%CI:1.37~2.17;中期:OR=1.50,95%CI:1.11~2.03;晚期:OR=1.54,95%CI:1.17~2.04)和焦虑状态(早期:OR=1.97,95%CI:1.54~2.51;中期:OR=1.89,95%CI:1.39~2.58;晚期:OR=1.35,95%CI:1.00~1.81)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与孕早期睡眠质量好的孕妇相比,孕早期睡眠质量越差的孕妇抑郁状态(一般:OR=1.56,95%CI:1.33~1.83;差:OR=3.23,95%CI:2.45~4.26)和焦虑状态(一般:OR=2.50,95%CI:2.04~3.06;差:OR=7.83,95%CI:5.82~10.53)的发生风险均越高;孕中期、孕晚期睡眠质量与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与孕早期相似。结论孕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质量(特别是主观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显著相关。建议产前检查时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自我报告睡眠质量差的女性,及早发现这些妇女,并及时为她们提供心理支持,减少抑郁和焦虑的潜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计划妊娠孕妇在妊娠晚期的抑郁状况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择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产科非计划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计划内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妊娠晚期时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两组量表得分和抑郁的发生率,分析非计划妊娠孕妇抑郁的高危因素。结果非计划妊娠孕妇SDS得分及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计划内妊娠的孕妇(P0. 001),且抑郁不同程度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非计划妊娠孕妇SSRS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低于计划内妊娠的孕妇(P0. 05),客观支持得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非计划妊娠的孕妇中,大专学历抑郁发生率高于本科、硕士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学历,本科学历抑郁发生率高于硕士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学历(P0. 05),硕士及以上、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学历之间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常住地为城镇、有分娩史以及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常住地为农村、无分娩史级无不良孕产史的孕妇(P0. 05);抑郁孕妇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低于非抑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本科学历、有分娩史以及有不良孕产史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是抑郁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非计划妊娠孕妇在妊娠晚期抑郁发生率高于计划内妊娠孕妇,其危险因素包括本科学历、有分娩史以及有不良孕产史,社会支持度较高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