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松阳县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保护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松阳县各幼儿园在园儿童3 832人,采用自动视力筛查仪检测自然瞳孔状态下双眼屈光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筛查儿童3 571人,筛查率为93.19%,其中男童1 843人,女童1 728人。屈光异常352例,异常检出率为9.86%;其中男童182例,检出率为9.88%,女童170例,检出率为9.84%,男女童屈光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散光199例(56.53%),远视71例(20.17%),弱视39例(11.08%),斜视43例(12.22%)。屈光异常检出率随儿童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儿童屈光异常与每天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时间以及看书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较高,与看书写字姿势及看电视、接触电子产品时间有关,应注意及早预防和早期筛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儿童视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7月成都市市区18所公立幼儿园登记在册的3~6岁儿童4 4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8所幼儿园共4 484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 4 484名3~6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652名,检出率为14. 54%(95%CI:13. 51%~15. 57%);其中屈光异常415名,检出率为9. 26%(95%CI:8. 41%~10. 10%);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 05)。6岁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高于3岁儿童(P0. 05),4岁、5岁、6岁儿童的屈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3岁儿童(均P0. 05),且6岁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高于4岁儿童(P0. 05);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儿童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男、女儿童视力异常、屈光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同时将儿童保健系统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杭州市下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以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下城区内10所幼儿园共2 440名3~6岁儿童的视力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检查,以及屈光度检查。结果 4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97例,占11.70%,4~5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103例,占12.09%,5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99例,占13.04%,不同年龄组间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05)。4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0例(51.55%),女童47例(48.45%),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无统计学差异(χ2=0.153,P0.05)。4~5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3例,占51.46%,女童50例,占48.54%,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05)。5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2例,占52.53%,女童47例,占47.47%,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05)。299名初查视力异常儿童中共有269名儿童复诊,再次给予专科视力检查,共239名儿童确诊为视力不良。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对以上239名儿童共478眼予以1%阿托品眼膏涂眼,3次/d,3 d后予以验光,共136名(56.90%)儿童确诊为弱视。其中在学龄前儿童中主要以远视性弱视为主,共109例(80.15%);近视性弱视随年龄增加有所上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081,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具有重大的意义,早期发现儿童的屈光异常并予以及时的干预,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供用眼卫生方面的知识,以保障学龄前儿童视力能得到正常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常规保健的0~3岁儿童开展视力筛查,寻找0~3岁儿童屈光发育规律,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儿童眼病和视力问题。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进行正常体检的0~3岁散居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0~3岁各年龄段儿童均可配合筛查,共进行筛查3 318名,其中异常553例,筛查异常阳性率为16.67%,男童、女童视力筛查异常分别出现295例(16.76%)、258例(1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岁组与1岁组,1岁组与2岁组、3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岁与3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0~3岁婴幼儿中开展视力筛查,早期发现高危可疑人群,采取不同的管理干预措施,对儿童眼保健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的屈光状况,探讨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措施。方法 对8 38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从性别、年龄、屈光异常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8 388例学龄前期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为18.11%,屈光异常主要表现为散光和远视,不同性别屈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3~4岁组与5~6岁组屈光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屈光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视力不良和视疲劳。 结论 关注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早期筛查异常,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方法:对射阳地区6 802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率为9.51%.其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视力异常率,分别为9.04%、8.74%、10.74%(χ2=6.21,P<0.05);男童、女童视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05).结论: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余姚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订儿童视力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视力筛选仪对全市150家幼儿园共22798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异常情况判定标准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结果儿童视力异常主要为散光、远视和弱视,分别占56.07%、21.33%和13.76%。其中筛查男童12289例,发现异常1042例,异常率为8.48%,筛查女童10509例,发现异常927例,异常率为8.82%,男女儿童视力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z=0.792,P〉0.05)。城区儿童视力异常率为10.91%,显著高于农村(7.80%)和山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271和5.306,P〈O.05)。结论视力问题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调查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可使视力异常儿童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6岁儿童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共92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视力筛查仪检查儿童眼睛屈光状况,分析屈光异常发生状况,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儿童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饮食习惯)、家庭因素(居住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近亲屈光异常史、室内照明情况)、用眼情况(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日电子产品用眼时间、每晚睡眠时间、读书写字姿势不端),经统计学分析判断以上各项是否为屈光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名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异常率为9. 5%(87/920),远视性、近视性、混合散光性屈光异常比例分别为77. 0%(67/87)、9. 2%(8/87)、13. 8%(12/87)。统计学分析提示体质指数、近亲屈光异常史、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日电子产品用眼时间、每晚睡眠时间、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是3~6岁儿童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3~6岁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生受到多因素影响,包括儿童的体质指数、近亲屈光异常史、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日电子产品用眼时间、每晚睡眠时间、读书写字姿势不端,临床上可以为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监测相关参数及影响因素控制情况,有效防控儿童屈光异常。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576-5578
目的了解隆德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发育状况,对隆德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儿童视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隆德地区205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儿保医生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入选儿童屈光度进行快速筛查,根据该仪器推荐的屈光异常参考值,参照各年龄段眼屈光诊断标准进行结果的判断。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散瞳后再次验光,结合眼科医生判断确诊。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筛查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5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显示,视力正常1327例(64.73%)、视力可疑351例(17.12%)、视力异常372例(18.15%),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升高,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远视异常、散光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视力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儿童视力异常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因素包括父母患近视、母亲有吸烟史、用眼频率高、有眯眼习惯、户外活动时间短、早产、出生低体质量、家庭收入低(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纠正干预,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用眼习惯进行矫正,可有效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大连市西岗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为做好全区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6年抽取全区三个街道2 6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眼底、眼位和散瞳验光复查,逐项记录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散瞳验光后发现视力低下儿童405人(15.40%),其中男童患病率为51.10%,女童患病率为4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儿童、非户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散光与远视位列由屈光不正导致视力异常前两位,弱视儿童占比为4%。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干预。与儿童保健相关的医疗机构、幼儿园应经常对家长进行眼保健宣教,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方法在2012年3—12月深圳市幼儿园视力普查中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屈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儿童2294名4588只眼完成视力检查,其中3~6岁组的视力分别为(0.56±0.13),(0.79±0.15),(0.84±0.16),(0.91±0.17)。视力异常258人,视力异常率为11.25%。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屈光状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学龄前是儿童的视力不断发育、屈光状态逐步正视化的过程,在幼儿园开展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儿童视力异常,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并探索影响因素,为幼儿科学膳食和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南京市3~6岁学龄前儿童311例,以身高别体质量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选取97例超重肥胖儿童,以168例正常体质量儿童为对照组,向儿童主要看护人发放问卷,获取儿童家庭情况、膳食选择、膳食习惯和身体活动等与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信息,以儿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影响儿童超重肥胖的3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南京市3~6岁儿童超重率为19. 29%,肥胖率为11. 90%。其中男童超重率为17. 32%,女童超重率为21. 97%,男童肥胖率为11. 73%,女童肥胖率为12. 12%,3岁女童的超重肥胖率高于男童(P=0. 04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是否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是否每日摄入粗杂粮、是否每日食用油炸食品、是否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否周末锻炼等7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是否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是否每日摄入粗杂粮、是否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否周末锻炼等6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中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多、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看护人文化程度高、每日摄入粗杂粮、周末锻炼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3~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儿童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动态发育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不良近视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2017年6月共获取苏州市6组幼儿园儿童视力以及屈光检测的动态数据,采用Epidata 3. 1进行数据双人录入与管理,采用SPSS 13.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队列共有478名研究对象,视力异常人数为153名占32. 01%,视力正常组儿童开灯睡觉人数和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人数明显少于视力异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童和女童的视力异常率均逐年增加,其中女童的视力异常率由33. 64%增加到42. 52%,增加率较男童大。而儿童远视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儿童的近视率和散光率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学龄儿童视力异常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  相似文献   

14.
程紊  黄俊  陈敏  张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1):1194-1197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于正常(低常)的发生情况,分析遗传、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影响,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闵行区6家托幼机构13个分点为基地,选取小班、中大班级3~6岁儿童2 054名。采用全国统一的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低常696人,低常检出率为33.9%,其中男童检出率为32.8%(342/1 043),女童检出率为35.0%(354/1 011)。学龄前男童、女童视力筛查低常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134,P0.05)。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且在不同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940,P0.01)。儿童平时有眯眼习惯、儿童平时有视近习惯是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儿童视力低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文葛  王智勇  王君  安庆玉 《中国校医》2015,(3):184-185,187
目的描述与比较北温带某海岛县4组儿童的远视力状况,探讨海岛、性别与近视眼的关联。方法整群选取3所幼儿园儿童214人、428只眼,按照年级、性别、籍贯分组。测定远视力。描述指标为平均视力、平均视角的环比和定基比。结果全体男童平均视力(4.904)与女童(4.9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儿童(4.910)与外来儿童(4.904)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分组的平均视力:本地男童(4.918)=外来女童(4.918)>本地女童(4.901)>外来男童(4.887)。本地男童与本地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男童与外来女童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男童与外来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本地女童与外来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班,视力最低的是本地男童(4.823),视力最高的是外来男童(4.854)。与大班比较,视力提升最慢的是外来男童(视角定基比84.14%);视力提升最快的是外来女童(定基比71.28%),本地男童也较快(定基比71.62%)。结论幼儿阶段,男童与女童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岛本地儿童与外来儿童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外来女童和本地男童视力发育较快,将较早地发生近视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泰州市姜堰城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4至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姜堰城区共4 31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视力问卷调查表调查视力发育状况,用美国伟伦视力筛选仪筛查屈光状况,分析屈光异常发生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1.32%,屈光异常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52,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出生时吸氧、生活采光暗、睡觉开灯、入园前居住城市(x2值分别为3.893、4.913、8.614、7.667,均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婴儿出生时吸氧、房屋采光暗、睡觉开灯、不同年龄组视力发育的差异及入园前居住地等因素相关,早期检查可预防或矫治视觉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金湖县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0年金湖县城区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9 390名,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式筛查仪进行屈光度检查。结果 2018—2020年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正常率、屈光可疑率、屈光异常率分别为80.95%、8.13%和10.91%,2020年屈光异常率(12.19%)高于前两年(10.47%、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3,P<0.01)。屈光异常主要为远视和单纯性散光,分别占49.86%和47.83%。男、女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10.84%和1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743)。3岁、4岁和5~6岁儿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6.18%、9.93%和12.00%,随着年龄增加屈光异常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2,P<0.01)。远视、近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间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远视2=95.768;χ散光2=9.922,P<0.01)。结论 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较高,应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加强视力筛查,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视力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3~6岁儿童231名,采用首都儿研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自行设计的睡眠及家庭相关因素问卷对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男童和女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能力5方面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育商方面,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入睡时间与发育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二胎、晚上8~10点入睡、夜间睡眠时间充足和母亲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家长应更多关注学龄前儿童的睡眠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接受视力筛查的6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其视力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600名儿童中,161例儿童存在视力异常,视力异常发生率为26.8%,其中男童异常检出率为25.6%,女童异常检出率为2...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0~6岁儿童视力状况,为儿童视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3月—2019年9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0 857名儿童,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度快速筛查,结合各年龄段眼屈光诊断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结果 视力正常5 173例(47.65%),视力可疑4 522例(41.65%),视力异常1 162例(10.70%),女生视力筛查异常的检出率高于男生(P=0. 003);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P=0. 000,女:P=0. 004)。随着年龄增长,男童和女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均升高。不同性别屈光异常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56),各年龄组屈光异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结论 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定期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纠正干预,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用眼习惯进行矫正,可有效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