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行麦默通微创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疗效、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哺乳期乳腺脓肿住院患者86例临床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法为依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引流方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脓肿置管引流术,术后引流管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给予开放组常规手术治疗,微创组则给予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比开放组长,但无明显差异,比较无差异不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比开放组短,且微创组切口瘢痕大小比开放组小,比较均有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mmotome微创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高负压引流治疗巨大皮下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共43例巨大皮下脓肿病例(脓腔大于4 cm)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29例病人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另14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高负压引流装置的治疗方法(简称联合法),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与传统法相比,联合法愈合时间短,首次换药疼痛评分降低,换药次数减少;但平均住院费高、平均住院天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高负压引流装置方法治疗巨大皮下脓肿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减少了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无引流微创旋切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5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218例)和对照组(232例).研究组行无引流微创旋切术,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基底部引流治疗乳腺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为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初产妇乳腺导管不通畅或哺乳方法不当,致使乳汁淤阻,继发感染[1 ] 。如早期治疗不当,易导致乳腺脓肿形成。传统的大切口开放式引流的治疗方法是将切口切至脓腔边缘,大量填塞纱布引流。其治疗时间长,切口愈合缓慢,操作过程中病人疼痛,费用高,切口愈合后遗留较长的手术疤痕,导致乳房变形,很难为现代女性接受。作者于2 0 0 3 -0 4~2 0 0 4-0 3采用小切口基底部引流治疗乳腺脓肿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人均为初产女性哺乳期脓肿,其中9例为城市职业女性,1例为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9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6例,予以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78.26%,观察组治愈率63.27%、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1~5d拔管占30.43%、>11d拔管占15.22%,1~5d治愈占39.13%、>11d治愈占17.39%;观察组分别占59.18%、4.08%、65.31%、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为93.48%、观察组为95.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皮肤疤痕长、宽度、拔管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种类、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器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乳腺区段切除术中,手术空腔不缝合,放置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术后每日更抽象并保持引流器负压在0~70mmHg,保证引流管通畅。结果本组67例患者未出现乳房淤血、肿胀。术后乳房外观满意。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时,空腔不缝合,应用负压引流器可以获得满意的乳房外观。  相似文献   

9.
牛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958-2959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乳腺脓肿进行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切口疤痕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明显更少,并且患者的疤痕长度更短,p<0.01。另一方面,观察组中的患者能够继续哺乳的例数更多,术后三个月出现复发情况例数更少。并且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乳漏现象,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均治愈。结论在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使得治疗效果更好,疗程短、痛苦小,保持乳房完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乳腺脓肿持续负压引流与传统开放式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引流的优缺点,探讨持续负压引流的可行性。方法42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持续负压引流和常规凡士林纱布填塞引流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持续负压引流组在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疼痛减轻,瘢痕大小方面优于常规组。结论持续负压引流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是治疗乳腺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口引流微创治疗新生儿巨大头皮脓肿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6例新生儿巨大头皮脓肿患儿,临床治疗均行微创对口引流术、同时静脉用抗生素,外用涂抹型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每天换药引流、加强护理及营养.结果:36例患儿7~10天均获治愈,随访1~3个月患儿脓肿有效治愈率100%,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对口引流治疗新生儿巨大头皮脓肿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瘢痕轻微等优点,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与传统切开引流方法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和分析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的优势,为临床腹部切口感染的治疗加以指导。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1月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广泛切口引流术,观察组行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对两组的引流量、治疗效果以及创口愈合效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2、3、4天引流量分别为(56.63±4.65)、(33.45±4.26)、(24.56±3.25)、(10.25±1.35)ml,观察组分别为(55.24±5.74)、(27.45±4.12)、(13.48±2.36)、(4.87±0.95)ml,两组患者引流量均随时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趋势更明显;两组引流量在第2、3和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能够使腹部切口感染更迅速的好转,并使愈合后遗留的疤痕减小;微创切口联合双管负压引流术作为腹部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修复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6月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20例,普通组在手术清创之后实施Ⅰ期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治疗组在手术清创之后首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其后在Ⅱ期试试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普通组患者中有13例在Ⅰ期愈合愈合率65.00%,7例患者出现皮瓣下窦道,其中2例患者采取保守换药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再次实施了手术后痊愈;治疗组患者Ⅱ期创面手术前全部生长出肉芽且生长良好,将大部分外露骨质覆盖住,且创面无明显分泌物,呈现清洁状态,在实施皮瓣转移修复后所有患者为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0%;治疗组患者细菌量明显少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修复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术后切口放置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使用普通引流管,试验组52例患者,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引流量,对两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平均拆线、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试验组术后第2~4天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腹腔手术切口防治中,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不仅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50例大量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内科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呈好转趋势,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在治疗大量脑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内科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5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有13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91%(13/265),其中严重出血4例,2例行介入治疗,2例行开放手术结肠修补术;结肠损伤2例,改开放手术肾盂切开取石;大量尿外渗l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后2d积液基本排除;术后感染发热6例,经加强抗炎治疗5~l0d体温正常.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掌握手术指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及时发现并合理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术后引流导致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引流患者2 4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并药敏试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62例患者共发生颅内感染146例,发生率为5.93%;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中老年、糖尿病、意识障碍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急诊手术、留置引流时间≥3d、且在引流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和引流管污染者明显多于未发生感染者(P<0.05);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耐药性普遍较高,均≥50.00%;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以及利奈唑胺的耐药性普遍较低;革兰阴性菌普遍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35.00%。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当有感染征象时应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颅内感染病原菌较为复杂,早期可以根据经验用药,在治疗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将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7例),A组进行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并观察患者压痛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B组的治愈病例数(59例)较A组治愈病例数(45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相关的压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5.5±0.7 d,B组2.9±0.8 d)、腹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68.3±14.2 h,B组21.4±9.3 h)、住院时间(A组37.3±24.3 d,B组26.3±15.2 d)以及并发症(A组16例,B组7例)等的差异相比,B组较A组的效果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微创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和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