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对早产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围产医学中心建卡就诊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病毒抗原(HBs Ag)及总胆汁酸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对早产的发生风险,并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与正常孕妇相比,妊娠期感染HBV不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妊娠期患有ICP使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了1. 78倍(OR=1. 78,95%CI:1. 47~2. 16),适度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1. 97倍(OR=1. 97,95%CI:1. 63~2. 39),自发性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了2. 13倍(OR=2. 13,95%CI:1. 73~2. 63)。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孕妇,其子代发生早产、适度早产及自发性早产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OR=2. 34,95%CI:1. 85~2. 96; OR=2. 45,95%CI:1. 93~3. 11; OR=2. 64,95%CI:2. 07~3. 38)。HBV感染与ICP对早产、适度早产及自发性早产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结论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显著增加了早产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适度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在北京、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和陕西六省市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9137例孕28周及以上的活产产妇[(28. 76±6. 53)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其基本情况、孕期负性事件发生情况、孕期合并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等信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1395例(15. 3%)产妇在孕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5439例(59. 5%)产妇发生了不良妊娠结局。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的产妇早产的发生风险是未经历者的1. 257倍(95%CI 1. 051~1. 504),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 316倍(95%CI1. 055~1. 6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OR=1. 201,95%CI 1. 056~1. 365)、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OR=2. 278,95%CI 1. 867~2. 781)、孕前超重或肥胖(OR=1. 299,95%CI 1. 140~1. 480)、高龄(OR=1. 197,95%CI 1. 014~1. 413)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初产(OR=0. 808,95%CI 0. 715~0. 913)为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在不同类型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中,控制混杂因素后,家庭不和睦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是未出现家庭不和睦者的1. 259倍(95%CI 1. 076~1. 47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孕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对新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该院2010-2011年的出生队列,选取孕前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且无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内科并发症的孕妇6 070例为非HBV携带组,单纯乙肝HBsAg携带孕妇277例为HBV携带组,将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新生儿结局包括早产(PTB)、低出生体重(LBW)、巨大儿、大于胎龄儿(LGA)、小于胎龄儿(SGA)、死胎和出生缺陷。孕妇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膜早破(PROM)、孕期贫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和前置胎盘。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V携带组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SGA、死胎、出生缺陷的风险性较非HBV携带组孕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与非HBV携带组孕妇相比,HBV携带组孕妇罹患ICP的危险性是非HBV携带孕妇的2. 01倍。尽管HBV携带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PROM、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HBV携带组孕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HBV携带状态是ICP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对此类病人更多的关注,而孕妇携带HBV并不增加其他新生儿或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及廊坊广安医院建立产前健康档案并在该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调查对象,随访至孕妇分娩结束,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和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 02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出现羊水过多86例、产后出血94例、胎膜早破98例、早产108例、巨大儿101例、新生儿低血糖86例、低出生体重92例、新生儿窒息86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7.05%(751/2 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35岁(OR=3.618)、孕期增重不适宜(OR=3.762)、有糖尿病家族史(OR=2.246)、不良孕产史(OR=2.807)、3项OGTT血糖异常(OR=3.662)、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低(OR=2.40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高(OR=1.489)、血清组织蛋白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总胆汁酸。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孕期仅感染HBV或仅患有ICP均不增加SGA与LBW的发生风险,但孕期HBV感染合并ICP使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76%(OR=1.76,95%CI:1.16~2.65,P=0.007)与85%(OR=1.85,95%CI:1.44~2.38,P<0.001);孕期HBV感染与ICP对未足月SGA[RERI(95%CI)=6.54(0.14~12.94),AP(95% CI)=0.90%(0.68%~1.13%),S(95% CI)=7.03(1.38~42.64)]和LBW[RERI(95%CI)=5.69(0.48~10.90),AP(95%CI)=0.76%(0.55%~0.97%),S(95%CI)=8.02(1.92~33.43)]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其发生风险分别是两因素单独存在风险之和的7.03倍和8.02倍。  结论  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增加了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SGA和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初诊的孕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PCR对孕妇的唾液进行P.gingivalis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P.gingivalis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P.gingivalis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共390例孕妇纳入研究,孕期P.gingivalis感染率为4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年龄35~<40岁:OR=1.674,95%CI:1.058~2.648;≥40岁:OR=2.085,95%CI:1.026~4.238)、吸烟(OR=2.916,95%CI:1.051~8.09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2.017,95%CI:1.310~3.105)、不良孕产史(OR=1.788,95%CI:1.017~3.144)、患有阴道炎(OR=1.877,95%CI:1.217~2.896)是妊娠期女性P.gingivalis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通市近4年的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重点探讨不良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南通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孕期确诊为妊娠梅毒的45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451例梅毒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45例,发生率为9.98%.产时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于孕早期确诊的孕妇(OR=4.703,95%CI:1.079~20.486),孕期未用药或仅用药1个疗程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用药2个疗程的孕妇,OR值分别为4.583和3.905,出生时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值阳性的新生儿最终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阴性者(OR=3.412, 95%CI:1.295~8.987).结论 孕期尽早进行梅毒筛查、梅毒感染孕妇及早规范药物治疗是减少梅毒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200例,根据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将其分为两组,HBV感染组112例和非HBV感染组1 08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ICP发生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孕妇瘙痒出现时间、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1 200例孕妇中HBV感染112例,感染率为9.3%,发生ICP 54例,发生率为4.5%;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13例,发生率为11.61%,非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36例,发生率为3.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合并发生ICP的孕妇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HBV感染合并ICP的孕妇皮肤瘙痒出现时间、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参与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过程,因此要加强对HBV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监护,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而且对于HBV合并ICP的孕妇,积极治疗的同时要预防早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以确保能得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孕期感染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60例无生殖道感染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临床资料、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早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未进行治疗干预组的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死胎/死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干预组(P0.05)。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与胎膜早破、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关系(r=0.847,P0.05;r=0.882,P0.05)。结论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容易造成胎膜早破,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在妊娠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妇女孕期体重增长适宜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于武汉市加入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MCHC)的单胎足月产孕妇6998人,于孕8~16周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既往病史等资料并测量体重及身高。分娩前测量产前体重;分娩后通过医院记录收集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及身长等信息。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模型分别拟合孕期增重与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关系曲线,寻找各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较低的增重范围作为同济推荐值。将孕期增重的P25~P75作为百分位数法孕期增重推荐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以同济和百分位数法推荐孕期增重适宜值为参照,分析孕期增重过多或不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不同孕前体质指数组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的孕期增重范围分别为:低体重组12.0~17.0 kg、正常体重组9.0~14.0 kg、超重组7.0~11.0 kg,以此作为孕期增重的同济推荐值。百分位数法孕期增重推荐值分别为:孕前低体重组14.0~19.0 kg、正常体重组13.0~19.0 kg、超重组10.8~18.0 kg及肥胖组9.0~15.8 kg。(2)与同济增重适宜组相比,增重过多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分别为大于胎龄儿(OR=2.94,95%CI 2.31~3.73)、巨大儿(OR=3.13,95%CI 2.38~4.13)、剖宫产(OR=1.53,95%CI 1.38~1.71)及妊娠高血压(OR=2.18,95%CI 1.50~3.17);增重不足组发生的风险为小于胎龄儿(OR=1.82,95%CI 1.32~2.53)。按百分位数法推荐值分组,相应的风险值分别为大于胎龄儿(OR=2.11,95%CI 1.76~2.54)、巨大儿(OR=2.16,95%CI 1.76~2.65)、剖宫产(OR=1.53,95%CI 1.36~1.72)、妊娠高血压(OR=1.39,95%CI 1.02~1.90)及小于胎龄儿(OR=1.60,95%CI 1.29~1.98)。结论推荐中国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孕前低体重者12.0~17.0 kg、正常体重者9.0~14.0 kg及超重者7.0~11.0 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惠州市孕妇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一、第二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健康保健的孕妇673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基线资料、焦虑、抑郁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673例孕妇中焦虑情绪发生率14.41%(97例),抑郁情绪发生率28.53%(192例),不良妊娠发生率18.42%(12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焦虑、抑郁与不良妊娠结局中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期感染、焦虑及抑郁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孕妇高龄(≥30岁,OR=1.465,P=0.014)、孕期感染(OR=1.684,P=0.000)、焦虑(OR=2.836,P=0.000)及抑郁(OR=1.542,P=0.001)是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惠州市孕妇妊娠期间普遍存在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不良妊娠结局,且孕妇高龄、孕期感染、低学历、焦虑及抑郁均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妊娠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1 679名孕妇,收集年龄、孕产次和妊娠结局等资料,采集宫颈细胞并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分析HPV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调查孕产妇1 679人,其中HPV阳性527例,感染率为31.39%;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首次性行为年龄、文化程度及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1.50%,高于未感染组的9.81%(P0.05);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型HPV感染组胎膜早破、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瘤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PV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高危型=4.194,95%CI:3.099~5.675;OR混合型=3.350,95%CI:1.630~7.735;OR低危型=1.771,95%CI:1.288~2.434),年龄、孕产次与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均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HPV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HPV感染途径、危害和HPV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及孕前、孕期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前检查以及分娩的孕产妇5 6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244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 407例。比较两组孕期合并症、妊娠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以及TPOAb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 651例孕产妇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44例,发生率4.32%。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胎儿畸形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升高是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05,95%CI:1.167~5.532),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1,95%CI:1.466~8.193),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18,95%CI:1.107~3.115),是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01,95%CI:1.359~4.422),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保护因素(OR=0.681,95%CI:0.218~0.887)。FT_4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保护因素(OR=0.671,95%CI:0.335~0.912),是胎膜早破的保护因素(OR=0.539,95%CI:0.167~0.899)。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TSH水平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董其音  周晔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32-403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21例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①3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ALT异常者)中,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3.3%、25.6%、20.9%和32.6%,与HBV携带组、正常对照组发生率比较,P<0.05。②3组胎儿围生期结局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ALT异常者)中,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1.6%、20.9%、16.3%和27.9%,与HBV携带组、正常对照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易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高,并使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肝功能异常对上述症状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估计PM2.5暴露浓度,探索妊娠期PM2.5暴露对早产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市某城区妇幼保健院的病例采集系统,由档案室工作人员、妇幼保健科室医生经过统一培训后,对384例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进行收集,完成自设问卷填写,问卷内容包括孕产妇社会人口学信息、婚育史、产前检查情况以及新生儿分娩情况等。其中,病例组有166例,对照组有218例。此外,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孕妇妊娠期PM2.5暴露进行估计。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OR=7.11,95%CI:4.12~12.25)、子痫或子痫前期(OR=10.23,95%CI:3.39~30.88)、孕期增重不足(OR=2.88,95%CI:1.55~5.36)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晚期PM2.5暴露每增加1μg/m~3,早产发生风险增加2%(OR=1.02,95%CI:1.01~1.04)。而产前检查(OR=0.15,95%CI:0.04~0.58)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妊娠期PM2.5暴露与早产发生有关,特别是孕晚期PM2.5暴露会增加早产发生的风险,孕妇妊娠期应更重视自我防护,避免增加早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的相关妊娠结局现状,探讨高龄GDM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8年东莞市妇幼保健院2 646例GDM孕产妇一般信息和妊娠结局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结果 2 646例孕产妇年龄为18~47(31.60±4.37)岁,其中18~岁876例(33.11%),30~岁1 052例(39.76%),35~岁718例(27.14%);孕次为1~10(2.68±1.20)次,产次为1~5(1.91±0.56)次;自然分娩1 480例(55.93%),剖宫产1 166例(44.07%),瘢痕子宫1 006例(38.02%),胎膜早破419例(15.84%),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83例(14.47%),羊水浑浊343例(12.96%),巨大胎儿133例(5.03%),早产133例(5.03%),B族链球菌感染101例(3.82%),胎儿窘迫92例(3.48%),妊娠期高血压83例(3.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35~47岁)GDM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更高的是瘢痕子宫(OR=1.98,95%CI=1.64~2.39)、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OR=1.49,95%CI=1.17~1.90)、胎膜早破(OR=1.29,95%CI=1.02~1.62)。结论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更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及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GDM合并HBsAg阳性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单纯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临床信息、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合并HBsAg阳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丙氨酸转氨酶(ALT)[(16.13±3.52)U/L vs.(11.48±2.71)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23.27±7.03)U/L vs.(17.36±5.42)U/L]、总胆红素[(8.80±2.09)μmol/L vs.(7.23±1.71)μmol/L]、总胆汁酸[(4.07±1.53)μmol/L vs.(2.38±0.94)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015,95%CI:1.264~5.872)、ALT升高(OR=4.316,95%CI:2.326~9.714)、AST升高(OR=4.998,95%CI:2.649~11.347)、总胆汁酸升高(OR=2.235,95%CI:1.307~5.133)、HBsAg阳性(OR=6.340,95%CI:3.209~15.479)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20.0%vs.0)、HBV感染率(11.7%vs.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合并HBsAg阳性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和新生儿HBV感染率,高龄、肝功能异常及HBsAg阳性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孕前体质指数(BMI)正常孕妇各孕期增重速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3年选取成都市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389名孕前BMI正常的孕(12±1)周单胎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年龄、孕前体重等基线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分别于孕(28±1)周及分娩前测量体重,计算各孕期增重速率,并参照美国IOM(2009)孕期增重推荐标准进行分类。分娩后收集分娩孕周、妊娠期糖尿病(GDM)、分娩方式等信息。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孕早、中、晚期增重速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早期增重过缓率和过快率分别为50.7%及31.8%,孕中、晚期增重过快率分别高达68.5%及57.8%。控制孕妇年龄、孕次及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孕晚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晚期增重过缓(OR=2.48,95%CI 1.18~5.23)和过快组(OR=1.76,95%CI 1.02~3.03)剖宫产发生风险均明显增加;与孕早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早期增重过快组发生GDM风险明显增加(OR=2.55,95%CI 1.03~6.28);未观察到各孕期增重速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及早产的影响(P0.05)。结论孕期增重速率异常会增加剖宫产、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单胎妊娠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230例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异常与否将其分为无症状HBV感染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40U/L,肝功能正常]184例与乙肝组(ALT水平40U/L,肝功能异常)46例,选择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时及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结局,并分析HBV感染孕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情况。结果乙肝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死胎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为23.91%、30.43%、21.74%、30.43%、19.57%、15.22%、23.91%、8.70%、13.04%,均高于无症状HBV感染组的7.07%、7.07%、8.15%、7.07%、7.07%、3.26%、8.70%、2.17%、3.80%及对照组(P均0.05),而无症状HBV感染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12.50%,HBV-DNA阳性孕妇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6.67%,与HBeAg、HBV-DNA阴性的4.22%、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会增加孕妇孕期并发症、产时产后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概率,其中乙肝对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影响较大,需重视产前检查及孕期肝功能检测,及时防治HBV感染,改善妊娠结局,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 362例。2 362例孕妇根据HBV感染情况分为2组:HBV感染组(n=218)和非HBV感染组(n=2 144)。记录孕妇的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瘙痒出现时间、早产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2 362例孕妇中ICP患者104例,发生率为4.4%,HBV感染者218例,感染率9.2%。HBV感染者中ICP的发生率为11.9%,而非HBV感染者中ICP的发生率为3.6%,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P孕妇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低于ICP伴发HBV感染的孕妇(P<0.05)。ICP孕妇的瘙痒出现时间、早产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ICP伴发HBV感染的孕妇(P<0.05)。结论:HBV感染参与了ICP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对HBV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监护,有利于ICP的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以及妊娠结局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