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绞窄性小肠梗阻的早期诊治.方法:对绞窄性小肠梗阻46例进行分析.结果:46例均行手术治疗,行粘连松解34例,行肠部分切除、肠道重建12例,其中切除肠管5~20 cm 9例,20~50 cm 3例.45例治愈,1 例死亡,未出现短肠综合症.结论:根椐临床表现,结合必需的辅助检查可以早期诊断绞窄性小肠梗阻,尽早手术是治疗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顾劲松 《现代保健》2011,(15):154-155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 治愈53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 9%(53/61);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就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与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年龄22~64岁,平均41.8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在先行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最终非手术治疗有效的75例,需手术治疗的 25例.手术方式:肠粘连松解术7例、切断纤维条索压迫带6例、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5例、小肠内固定术7例.结论 如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粘连性肠梗阻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袢性梗阻,为避免发生肠坏死,须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若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诊治中,对肠绞窄、肠扭转等并发症很难做出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腹平片或其他检查做出诊断,往往为时已晚,因此许多作者主张早期手术,以降低病死率[1]。近年,随着CT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对小肠梗阻的部位、原因能做出诊断并能发现早期肠绞窄和肠粘连所致肠扭转[2]。本文通过对我院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例的分析,探讨CT在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2年5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105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其中54例病人行CT检查,男30例,女24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粘连性肠梗阻43例行手术治疗, 均治愈, 未发生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最重要的是区分单纯性还是绞窄性.已发生绞窄、有绞窄趋势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只要病情允许,都应从速进行手术,不要错失手术时机.腹腔镜技术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胃肠吻合器近年来在成人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小儿胃肠手术中应用报道仍很少,肠套叠及绞窄性腹股沟疝是婴幼儿(6月以上)多发常见急腹症,肠坏死是肠套叠及绞窄性腹股沟疝较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小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成人差,更需尽快结束手术[1-2],而吻合器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应用吻合器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小儿肠套叠肠坏死及绞窄性腹股沟疝肠坏死2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吻合器在小儿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10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杨文锦 《现代医院》2012,12(4):58-59
目的探讨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7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5例,2例伴有休克,就诊时间超过3天且年龄超过70岁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结论对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临床要多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对整体病情做出综合判断,做出是否存在肠绞窄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术中注意预防粘连的措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机械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的腹平片和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中手术证实18例,绞窄性小肠梗阻6例,完全性小肠梗阻12例;3例为高位,其余为低位;18例中11例为肠粘连和腹内粘连带,3例为肿瘤,3例为肠扭转,1例为肠套叠.结论:CT在肠梗阻中有重要价值,对于早期发现肠绞窄,鉴别肠梗阻的程度,明确梗阻病因和梗阻部位,较腹平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小肠重复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小肠重复畸形致肠绞窄肠坏死,行肠切除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儿童患者手术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对我科室在近2年内接诊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儿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结果存在肠绞窄发生趋势的患儿在行手术治疗后,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机率8.33%,显著低于已发生肠绞窄的患儿的发生率25%(p<0.05);入院后在2天内手术治疗的患儿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机率15.79%,明显低于入院2天后手术治疗患儿发生率30.77%(p<0.05)。结论接诊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后,应及早对患儿实施手术治疗或在出现肠绞窄趋势即行手术治疗,以取得较佳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行选择性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都可以很好地进食,1例患者在术后27d出现了腹痛症状,经过保守治疗痊愈,1例医源性小肠损伤,经腹腔镜下修补治疗痊愈,1例因广泛粘连中转开腹.住院时间(5±2)d.全部患者在随访期间(6个月至2年)无任何不适症状.结论 对术后肠粘连疾病所致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行选择性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和有效的,但手术时尽可能对粘连部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粘连性肠梗阻预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从患者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36 h)、中期手术组(36~72 h)及晚期手术组(>72 h),比较各组的肠绞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全身感染率及切口部位感染率.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肠绞窄、全身感染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中、晚期对照组(P<0.05),3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早期手术可减少肠绞窄的发生及术后感染情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采用Mycromesh生物材料Gore-Tex平片,治疗11例绞窄性腹股沟斜疝,其中5例疝内容物为坏死的小肠,4例为小肠和坏死的大网膜,2例为坏死的小肠和坏死的大网膜.结果无术后死亡,2例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1例出现阴囊或切口血清肿,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全部病人随访3~56个月,无复发.结论 Gore-Tex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绞窄性腹股沟斜疝是安全而有效的,可避免二期再行修补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53例粘连性肠梗阻的资料.结果 53例粘连性肠梗阻有腹部手术病史51例,无腹部手术病史2例,其中1例曾有肺结核致结核性腹膜炎病史,1例曾有子宫颈癌放疗病史.多次肠梗阻发作病史41例,首次发作12例.5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炎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保守治疗成功38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简单行粘连带切断松解6例,肠坏死切除吻合5例,因肠袢紧密粘连成团,无法切除,作梗阻部分近远端肠侧-侧吻合的短路手术2例,部分升结肠被束带压迫呈紫黑色,行回盲部造口1例,采用Child术式作长针和丝线穿透摺叠排列小肠系膜,松松结扎固定1例.术后13例治愈出院,1例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肠梗阻,保守治疗大都有效.如保守治疗无效,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症状时,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有3例为腹部外伤后腹腔脏器广泛挫伤,穿孔,急诊行修补术,分别于术后7—9天出现肠梗阻症状;2例为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后第8及第9天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另3例均为腹部肿瘤,术中分离及切除的范围广。1.2 治疗方法1.2.1 早期我们对此类梗阻认识不足,8例病例中有3例分别于术后第10天左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无绞窄坏死,血供丰富;肠管粘连致密,融结成团,无法分离;肠管肥厚,水肿。其中1例因强行分离,造成肠管多处浆肌层破损、穿孔,无法满意修补,无奈将60%左右的小肠切除,术后第5天出现吻合漏,通过双…  相似文献   

16.
江波 《现代保健》2012,(21):148-149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肠扭转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验。结果:82例有不同程度肠坏死者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44例行单纯眭肠扭转复位系膜固定术。结论:肠扭转是一种较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常可短期内发生肠绞窄、坏死,死亡率高,死因大多就诊过晚或延误治疗,高度怀疑肠扭转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内疝性肠梗阻的发生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内疝性肠梗阻(不含胃切除术后内疝)临床较少见。常以粘连性肠梗阻进行观察、治疗,因缺乏特异性,易延误手术时机,术时多数出现肠绞窄改变.本文现就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腹内疝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0例,女性16例.53例曾行腹部手术83例次,主要为阑尾炎、肠梗阻、胃穿孔等急  相似文献   

18.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发生率较高,约占肠梗阻总数的30—63%。手术时机选择取决于肠梗阻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如何既解除梗阻,又避免肠绞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23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肠缺血、坏死和穿孔的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299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7例(75.9%)为小肠梗阻,72例(24.1%)为大肠梗阻.肠梗阻原因依次为肠粘连194例(64.9%)、嵌顿疝44例(14.7%)、大肠癌40例(13.4%)、其他21例(7.0%).132例(44.1%)进行手术治疗.肠缺血、坏死以及穿孔依次见于嵌顿疝、大肠癌、肠粘连以及其他原因所致肠梗阻.嵌顿疝较其他的梗阻原因更易出现肠绞窄.结论 嵌顿疝和大肠癌是肠梗阻以及肠缺血、坏死和穿孔的最常见原因.绞窄性肠梗阻及大肠梗阻患者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院在术后肠梗阻诊治方面的经验。方法收集我科2000~2005年诊治的68例术后肠梗阻病例,根据住院病史统计其临床症状、体征和诊治方法。结果68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9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慢性粘连性肠梗阻36例。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33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20天。结论正确地辨别梗阻的性质,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把握梗阻后再手术的适当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术后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