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背景:精索静脉曲张(VC)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而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患者症状改善、提高精液质量效果显著.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亚临床的VC患者的诊断率逐渐提高.但对左侧VC伴随右侧亚临床VC而引起不育患者,是采取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BV)还是单纯左侧精索静脉结扎术(LV)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一直是医学界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2.
精索静脉曲张(VC)是引起不育症的主要原因,病因为精索静脉压力升高,血液回流不畅,代谢产物堆积过多,影响生精功能.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目前应用较多的诊断方法较准确的是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精索静脉回流受阻而扩张或静脉瓣膜功能紊乱使血液返流致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的渐进性疾病。VC是引起睾丸生殖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也是男性不育症各类病因中可矫正的因素。VC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栓塞术等,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复发、睾丸鞘膜积液及睾丸萎缩等。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显微外科精索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4.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男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引起不育的常见原因,约占不育病人的35%~40%,在男性人群的发病率为8%~23%~([1])。手术是治疗VC的主要方法~([2])。为了探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活力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1000例,根据Valsalvay试验分度为Ⅱ度、Ⅲ度精索静脉曲张,均行精索内静脉高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精索静脉曲张(VC)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810例VC患者行经皮小切口腹膜外超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分析VC手术前后精索内静脉内径、睾丸体积、精液质量和性激素的变化.结果 术后5~30天,疼痛不适等症状消失426例(63.7%).曲张的静脉内径小于1.8mm 710例(88.1%),大于1.8mm 96例(11.9%).506例L- VC患者睾丸容积平均为16.5 +2.8ml,小于正常(20ml).198例VC伴不育患者术后6个月精子密度、a+b级精子和精子活率改善率分别为48.1%、57%和61%.198例VC所致不育患者,术后半年~2年,52例妊娠,受孕率26.9%.结论 VC引起不育和疼痛需手术治疗.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明显改善精子质量和缓解疼痛等症状.经皮小切口腹膜外超选择性精索静脉结扎术创伤小、显露清楚、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精索静脉曲张系指因精索静脉的血流淤积而导致精索的蔓状静脉丛扩张、伸长、迂曲改变.其中症状明显或已引起睾丸萎缩、精液质量下降及造成不育者需要手术治疗,现治疗多以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但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症状明显者因阴囊内曲张静脉团未消除,故术后症状常不能消失.1999年8月~2006年8月本院对85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者VC合并不育症的患者,精索静脉结扎术(varicocelectomy,VAC)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案较多,如开放手术、显微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有资料显示经腹股沟与腹股沟下显微外科VAC在妊娠率、精子质量、并发症方面较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与血管栓塞硬化手术具有优势~([2])。但显微外科手术需要专门的设备及技术人员,大多数医院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C)经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复发性V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3、6、12个月的回访资料,分析术后疗效。结果:复发性VC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2.6min,手术结扎左侧精索内静脉条数平均12.8条,术后疼痛缓解率为89.7%。不育患者配偶自然妊娠率为40.0%。所有患者随访均无睾丸萎缩和鞘膜积液发生。结论: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复发性VC安全、有效,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精索精脉曲张(VC)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526例CP合并VC行超选择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根据CP分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进行4~8周个体化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CDFI)测量精索静脉内径小于1.8mm468例,1.8mm以上58例.术后2个月526例患者的CPSI由治疗前19.2 ±4.8减少到治疗后的4.8±3.4,CPSI分值减少15.8;前列腺液常规正常388例(73.3%),细菌培养转阴146例(79.7%),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CP合并VC的患者在精索内静脉结扎术后明显提高了C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对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影响.方法 分析60例左侧Ⅱ.VC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照(A组);20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20例行不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C组).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中抗精子抗体IgG、IgM含量.SPSS16.0软件进...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精索静脉曲张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青春后期精索静脉曲张 (varicocele ,VC)发病率为 12 .4 %~ 17.8% ,平均 14 .7% ,与成年男性相似。青春期VC可导致睾丸发育障碍 ,而手术治疗可使其逆转 ,但在睾丸发育障碍出现之前不主张预防性手术。手术治疗青春期VC的建议指征 :①睾丸发育障碍 ,左右侧容积差别大于 2ml;②伴有精液分析异常的重度VC ;③有疼痛、下坠、肿胀等症状的VC ;④双侧VC。VC术后复发率为 9%~ 16 % ;但经腹膜后同时高位结扎精索内动脉和静脉 ,复发率可降至 2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的60例VC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予以腹股沟下途径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术,B组予以腹腔镜单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分析两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精液改善情况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精液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精索水肿、睾丸鞘膜积液等近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睾丸萎缩等远期并发症;但A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VC均有明显临床疗效,但腹股沟下途径显微技术精索静脉结扎术式因其术后复发率更少,且具有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手术治疗VC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采用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中,腹腔镜是否较开放手术更具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和45例应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例.结果: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拆线针数上好与开放手术组,但是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也明礁高于开放手术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上、术后住院时间、拆线针数上腹腔镜组好与开放手术组,但是位院费用腹腔镜组也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随访两组均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结论:单侧精索静脉曲张,应根据患者要求和经济能力决定手术方式.对于双侧的精索静脉曲张,则可以首选腹腔镜于术.  相似文献   

14.
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精索静脉曲张(VC)是导致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手术是治疗VC的主要方法。近来,关于VC导致不育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尤其是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较快,主要包括生精细胞凋亡异常和氧化应激。同时,对于VC手术指征和各种术式优劣性的认识也渐趋统一。本文介绍VC导致不育的细胞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决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精索静脉曲张系指因精索静脉的血流淤积而导致精索的蔓状静脉丛扩张、伸长、迂曲改变。其中症状明显或已引起睾丸萎缩、精液质量下降及造成不育者需要手术治疗,现治疗多以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但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症状明显者因阴囊内曲张静脉团未消除,故术后症状常不能消失。1999年8月~2006年8月本院对85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或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类综合征.CP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并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产生负面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精索静脉曲张( varicocele,VC)也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CP合并VC患者较为常见,且单纯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闵立贵等[1]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VC合并CP的疗效.因此有学者建议对合并有VC的CP患者,同时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并针对前列腺炎分型给予抗感染或缓解症状药物的综合治疗.现将VC与CP两者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导致男性不育的具体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50例VC不育症患者及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左侧精索内静脉以及周围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后比较.结果 (1)VC不育症患者左侧精索静脉血中的PH、PO2、SO2及HCO3-低于外周静脉血(P<0.05),PCO2及K+高于外周静脉血(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C不育症患者左侧精索静脉血中的PH、PO2、SO2及HCO3-低于对照组(P<0.05),40例对照组PCO2及K+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C不育症患者精液密度及活率低于对照组(P<0.05),畸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C不育症患者精索静脉中的PH、PO2、SO2、HCO3-降低和PCO2、K+升高是导致精液密度及活率降低同时畸形率升高进而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静脉、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和迂曲[1],尤其在青壮年高发,其发病率约为10%~15%[2],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理想的手术方法应该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应综合考虑其改善精液质量及提高妊娠率的作用。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及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然而手术对于改善精液质量及提高妊娠率各文献报道差异较大,手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EUS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侧支反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单纯左侧VC患者行精索静脉CEUS,观察是否存在开放侧支血管,并用Doppler检测反流情况.根据造影结果将60例VC患者分为无侧支组(A组)和有侧支组(B组).造影完成后对全部患者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查精液质量、睾丸大小、术后复发及配偶受孕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41例(41/60,68.33%),B组19例(19/60,31.67%).B组27支侧支血管开放,其中13例18支侧支血管检测出反流频谱.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患者的左侧睾丸体积较术前均有所增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A组精液质量较B组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A组无复发病例,B组5例复发;A组7例、B组2例的配偶受孕成功.结论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无开放侧支血管VC的治疗效果好于有开放侧支血管者.侧支反流是术后VC复发的主要原因.CEUS可于术前诊断阴囊段及腹股沟段VC合并侧支反流,为外科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耻骨联合上方一个横切口进行双侧精索静脉探查,结果发现临床诊断单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均伴有对侧精索静脉曲张,即行双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随访0.5年以上,精索静脉曲张消失。并就目前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对精索静脉曲张者最好用一个手术切口常规探查对侧,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明显,均应作双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这样对恢复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