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T扫描肺内小结节周围血管分布的变化在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有随访病理结果或经临床证实,直径小于3cm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灶边缘光整度研究肺血管移位与病灶性质的关系.结果:用肺窗观察到有肺血管影移位现象的病灶共64例,占82%.肺血管聚拢29例,推移15例,其中肺血管聚拢且病灶边缘光整的共19例全部为炎性病灶.肺血管推移的15例全部为非炎性病灶.结论:肺血管移位现象可以作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参考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肺内小结节是指直径在10mm以下的结节病变。两肺多发性小结节在肺内呈弥漫性或为局限性分布,此种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利用CT检查薄层扫描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肺内多发性小结节疾病以肺转移瘤、肺结核、结节病、尘肺等较多见,还可见于肺内细支气管及肺泡的多种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内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利用美国产GEProspeed FⅡ螺旋cT扫描机,收集76例肺内结节病变的病例,总结其病灶特点。结果:本组76例,良性结节31例,恶性结节45例。边缘光滑者分别占67.7%和31.1%;有分叶者分别占16.1%和42.2%;有钙化者分别占32.2%和8.9%;空泡征分别占6.4%和40%。45岁以下者多为良性结节,60岁以上者多为恶性结节。结论:肺内结节的cT表现多种多样,通过仔细鉴别,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沈肖军 《养生月刊》2013,34(5):398-401
每年在体检的时候,总会有个别朋友被告知肺里发现有个阴影或小结节,顿时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怎样看待这些偶然发现的肺内小结节病变?进一步又应该如何对待呢?专家提醒:肺内小结节,不容忽视。肺部小结节是怎么回事肺小结节虽说不痛不痒,但中老年人对此千万不能大意,直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对经CT扫描良恶性难以定性诊断的肺结节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肺结节患者75例,均经CT检查难以定性,行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检查良恶性病变最大强化值及最大相对强化比,并比较DCE-MRI检查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在肺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共10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依次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分别观察不同诊断方法图像质量、辐射量、肺结节形态、检出率、大小分布情况。结果:CT低剂量扫描法图像质量、检出率、不同结节形态、不同结节直径检查情况与CT常规剂量扫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常规剂量扫描法辐射量高于CT低剂量扫描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在图像质量、检出率、肺结节形态、不同结节直径定性诊断结果基本相似,但CT低剂量扫描法对人体辐射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HR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HRCT在检出和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微细表现的价值。方法:对16例直径≤3cm的孤立性结节行常规CT扫描后,于结节处行HRCT扫描,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RCT能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16例肺内多发性小结节HRCT扫描显示的征象为:分叶6例,毛刺6例,钙化1倒,小泡1例,胸膜凹陷2例。结论:HRCT在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内部结构、形态等方面优于常规CT,是区分良恶性肺内多发小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内孤立性结节是多种肺部疾病常见的CT征象,其早期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但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是影像学研究中的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内部结构、轮廓边缘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HRCT对鉴别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16排螺旋CT)肺诊断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将94例行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的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得CT图像均经1.25 mm、2.50 mm重建层厚,共得图像184组,依照结节直径分为A组(直径5 mm)、B组(直径5~10 mm)、C组(10 mm),并对3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部小结节检出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毛刺征、空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边界清晰程度、分叶征、钙化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中的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边缘特征、内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1.25mm、2.50 mm重建层厚的设定图像噪声基本相同,但2.50 mm重建层厚的辐射剂量少于1.25 mm重建层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内多发结节性病变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肺内多发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自2001年至2010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验证的病例86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当结节直径在3~5mm时,以肺炎肺结核肺转移瘤肺泡癌为多见,1~2mm时,以粟粒性肺结核过敏性肺炎转移瘤多见。肺内多发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根据结节的分布。诊断时首先观察胸膜下有无结节。小气道结节具主要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播散和弥漫性细支气管炎;非小气道结节见于过敏生肺炎等。胸膜下有结节则可分为结节随机分布和沿淋巴管周围分布。随机分布结节见于血性肺较多瘤、粟粒性肺结核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管周分布: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及矽肺。结论 X线结合CT在肺内多发结节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是采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采用双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于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年来经CT发现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灶且有病理结果者共29例,其中经穿刺或手术证实周围型肺癌19例,转移瘤1例,结核瘤4例,炎性包块4例,肺动静脉瘘1例。病灶直径约1cm~7cm均进行薄层扫描,层厚为1mm~3mm,其中11例行增强扫描,9例行三维重建并分别行冠矢状位重建。结果恶性病灶大部分呈生姜块状结节、边缘毛糙,并有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象明显,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而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钙化灶与卫星病灶等与良性结节显著相关;进行三维后处理后特征性征象显示更为清晰明了;增强扫描前后恶性病灶增强的CT值增幅较大,一些良性病灶增幅较小,并且增强峰值时间不同。结论基层医院利用双层螺旋CT针对肺内小结节病灶进行高分辨扫描(HRCT),并三维后处理结合增强后CT值改变对于诊断鉴别良恶性病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设备为德国产西门子螺旋CT机,对58例肺内孤立结节扫描及静脉注药高分辨CT扫描。结果: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征象比较,两者空洞及钙化显示率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等肺癌征象高分辨率CT的显示率明显升高。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对肺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肺内结节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穿刺成功者行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穿刺活检,穿刺成功并获得病理结果57例,其中恶性49例,结棱2例,炎症6倒,3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确诊率95%;术后并发气胸4例,出血者2例。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本院70例肺小结节患者,使用常规CT检查及采用CT管电流调制技术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CT检查与低剂量CT检查相比,前者检出率及判断准确率略高,但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CT管电流调制技对肺小结节检出率较高,在肺小结节评价中的应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0年5月进行螺旋CT肺结节扫描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肺结节直径均≤10mm,均分别采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常规剂量扫描采用预设120emAs、床进24mm/r,低剂量扫描采用预设20emAs、床进36mm/r,比较分析扫描结果。结果: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检出率为96.2%,常规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检出率为9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于直径≤10mm的肺结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低剂量螺旋CT更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7例中周围性肺癌34例,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球3例,孤立性纤维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孤立性肺结节作出诊断。结论MSCT图像质量好,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7例中周围性肺癌34例,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球3例,孤立性纤维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孤立性肺结节作出诊断。结论 MSCT图像质量好,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153例,按病理分型分为良性组、炎性组和恶性组。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应用GE ADW 4.3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及Perfusion3-body tumor软件对结节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多期动态CT值,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比较各组CT增强后的最大净增值、各时间点CT净增值,并统计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SPN的效能差异。结果恶性组增强后30 s时病变CT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炎性组增强后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时的病变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均0.05);炎性组增强后60 s、120 s、180 s、240 s、300 s时的病变CT值均明显高于恶性组(P均0.05)。良性组各期相CT净增值与最大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性组增强后15 s、30 s的CT净增值与最大CT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增强后15 s、30 s和60s的CT净增值与最大CT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在良性、恶性及炎性SPN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动态CT增强扫描较单纯CT平扫对SPN的定性诊断效能高。以增强后30 s、60 s及120 s作为扫描时间点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肺结节螺旋CT增强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的SPN患者的资料。结果肺癌和炎性结节的最大强化CT值在注药35 s、2 min4、min内无显著性差异,在6 min8、min有显著性差异,肺癌和炎性结节的最大强化值与结核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平扫各组病例CT值无显著性差异。呈均匀性强化的有7例肺癌、1例炎性结节、1例错构瘤;呈不均匀强化的有15例肺癌、1例结核球、4例炎性结节、1例错构瘤;呈包膜样强化的有3例结核球;呈周围强化的有10例肺癌、2例结核球、2例炎性结节;无强化的有2例肺癌、1例结核球。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能正确判断SPN的强化类型及强化程度,对提高SPN的正确诊断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HRCT与PET/CT在肺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55例孤立肺结节患者,回顾分析其HRCT及18F—FDGPET/CT影像资料,有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联合诊断,采用ROCKIT9.0B版本拟合两种诊断结果的相关双正态ROC模型分析评价两者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检验结果取95%可信区间。结果:HR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1.2777,斜率b=1.0346,曲线下的面积Az=0.8127;PET/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2.8655,斜率b=1.3096,曲线下的面积Az=0.9590,两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性检验,单尾P值为0.0001。结论: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上PET/CT较HRCT有着明显的优势,在HRCT上定性可疑的肺孤立结节可进一步考虑PET/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