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对比.方法:作者总结分析2011.4-2014.4本院收治与手术证实的4例AML病例.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B超检查3例另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瘤内成分比例,局部组织浸润等.结果:2例肝右叶,2例肝右后叶,均为单发性肿瘤,其中1例为脂肪瘤型,3例为血管瘤型.结论:加深对AM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的认识,有助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程志妹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1):163-164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特征以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论HAML由多种成分组成,形态变化多样,临床及影像学上极易引起误诊,血管周梭形或上皮样细胞表达HMB45和SMA(+)是诊断HAML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12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中心2011年12例HAML的临床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10例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2例经肝穿活检确诊后未手术,随访4个月~6年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HAML临床较少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而肝穿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其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结果 CT平扫,4例含有明确脂肪成份;4例未见明显脂肪成份,其中1例可见多发钙化灶,8例病例中均行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下降幅度约20~30 Hu,其中1例呈明显侵袭性表现。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均证实为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当AML出现侵袭性表现,应考虑到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确诊仍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结果 国内报告 10 3例加上本院 4例共 10 7例 ,男 2 3例 ,女 84例 ,发病年龄 2 6~ 6 3岁 ;肿瘤主要成分为HMB - 4 5阳性的上皮样或肌样细胞及不等量血管和脂肪组织 ;肿瘤在B超下呈高或低回声光团 ,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 ,T1 WI呈混杂信号 ,加用脂肪抑制后其高信号下降或消失 ,T2 WI呈高信号 ,在动态增强时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血管周细胞分化及鲜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徐恒爱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49-15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错构瘤AML)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 ,由于B超及CT等新技术的应用 ,该病的发现日见增多 ,有人统计占同期肾肿瘤的 8 7%~ 2 9 4% [1,2 ] 。我院自 1986年至今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2 1~ 5 3岁 ;12例均未合并结节性硬化症。肿瘤位于左肾 4例 ,右肾 8例 ;肿瘤直径最小 2 5cm ,最大 16cm× 13cm× 12cm ,最大瘤体重 72 0g ;病史最短 5d ,最长 2a。1 2 主要症状 有腰痛症状者 9例 ,入院时体检可触及腰腹部包块者 6例 ,全程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6%(38/50),CT诊断准确率88%(44/50),MRI诊断准确率85%(17/20).根据肿瘤大小及病变程度,行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7例,肾切除8例.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全部患者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瘤体>4 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剜出术或肾部分切除术30例,全肾切除术20例,密切观察12例。结果5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5年,5例在术后3—8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53例存活,局部复发1例,二次行右肾及肿瘤切除术后7年状况良好。双侧RAML1例,一侧肾切除后10年另侧肾原肿瘤增大而行肿瘤剜出术,术后5年状况良好。结论RAML直径大于4.0cm者,特别是生育期的女性,提倡手术治疗,但要尽可能地选择保留肾单位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点,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其中术前2例行CT平扫,20例行平扫增强扫描,观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混杂肿块,其中17例单发,5例多发(2例双侧多发),2例单发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肾包膜下血肿,14例超出肾轮廓之外,1例患者合并结节性硬化。增强后8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非脂肪部分表现为Ⅲ型强化。结论 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6岁,体检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5个月人院.无乙型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包括甲胎蛋白(AFP)在内的所有项目均在正常范围.超声见右肝内一50 mm×47 mm强弱不等的团块回声,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周边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于团块周边探及肝动脉血流,其最大流速为0.91 m/s,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1].CT检查病灶内显示出脂肪密度影时,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容易诊断,而病灶内未显示出脂肪密度影时CT误诊率较高.笔者回顾分析总结缺乏脂肪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至2010年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缺乏脂肪)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21、24岁,均为女性.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时超声发现肝占位.进行CT平扫、增强、延时扫描后均行薄层重建.  相似文献   

12.
宋晖 《现代保健》2012,(31):76-77
目的:探讨CT对肾血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肾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结果:36例为多脂肪型,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成;9例为少脂肪型,肿块以平滑肌和血管为主,脂肪少;3例为极少脂肪型,基本由平滑肌和血管构成,脂肪极少,CT诊断率100%。结论:CT的高分辨率和对脂肪成分的特异性表现,在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剜出术或肾部分切除术30例,全肾切除术20例,密切观察12例.结果 5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5年,5例在术后3~8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53例存活,局部复发1例,二次行右肾及肿瘤切除术后7年状况良好.双侧RAML 1例,一侧肾切除后10年另侧肾原肿瘤增大而行肿瘤剜出术,术后5年状况良好.结论 RAML直径大于4.0 cm者,特别是生育期的女性,提倡手术治疗,但要尽可能地选择保留肾单位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诊治的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肿瘤直径大小分为A组(肿瘤直径〈4cm)16例,B组(肿瘤直径≥4cm)38例。根据病变大小及症状分别采用观察随访、栓塞、肿瘤剜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结果:A组中14例无任何症状(87.50%),未行手术干预;2例(12.50%)有症状,行肿瘤剜除术。B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剜除术1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行肾切除术7例。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诊患者肿瘤无进展及恶变。结论: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可临床随访;对有症状及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治疗应尽可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0,(30):133-13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宏 《中国保健》2009,(18):765-76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亦称肾错构瘤,系少见肾脏良性肿瘤中相对较多的一种,对我院经CT检查并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笔者通过对2005年1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特征,以及常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肴的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的CT诊断影像的特征,得出三者之间的鉴别异处,重点分析研究误诊的患者病例,确诊为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21例,其中5例被误诊为肾脂肪瘤,1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加强对脂肪瘤的认识,提高CT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块,于2006年11月来笔者所在科治疗。病程中无腰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明显消瘦。查体:神志清,精神好,无贫血貌,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双肾区无饱满及隆起,无扣击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不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子宫颈血管用上皮样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 组织学上显示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围绕网状或裂隙样的薄壁小血管呈片状排列.免疫组化黑色素标记物、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结论 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是一种由间充质发生的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这类少见的肿瘤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上是以肌源性和黑色素标志物共同表达为主要特征.应与宫颈上皮样平滑肌肿瘤及黑色素肿瘤、子宫颈内膜间质肉瘤、透明细胞肉瘤等相鉴别.该病的预后尚无明确定论,需要从不断的报道中积累和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方法: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为瘤内出血,瘤体急剧增大,内压增大而突出性腹痛;4例为肿瘤外向性生长。只要发现肾脏肿瘤中有脂肪密度,CT值在-40Hu以下,增强扫描脂肪成份不强化,血管肌肉组织强化可诊断。结论: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