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临床上用以界定实验结果临床意义的常用名词有正常值、参考值、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等.正常值一词由于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已不再应用,目前多用参考值.参考值是在指明的特定条件下,用特定方法所得到的生理、生化参数.医学决定水平是一种阈值,高于或低于该值,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措施.危急值实际上具有医学决定水平的意义.医学决定水平值看似一个有用的数值.但对于众多的试验,以及复杂的疾病情况,要想制定出每个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可以想象其困难所在.本文不对上述数值进行全部讨论,仅讨论有关危急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娟  胡俊灵  龚云  张波 《山西护理杂志》2010,(10):2612-2613
检验危急值(panic value)是指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病人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病人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来挽救病人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目前的危急值报告信息主要通过单一的电话通知系统,而接收入主要是护士,  相似文献   

3.
吴小漫  邓丽萍 《当代护士》2017,(11):176-178
总结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经验,认为护理人员作为该制度实施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加强对相应工作的细节化管理,如需对标本的采集、运送、登记、传递、报告管理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从而规范危急值的处理流程;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值意识,加强规范化培训,保证危急值报告护理管理的有效落实,使危急值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检验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院管理的逐步完善,临床危急值的项目和范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从2010年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学习、培训和质量管理,根据临床实际的变化,改变工作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危急值报告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危急值报告及临床医生对危急值的应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检验科向临床报告危急值3 190例,其中真正危急值2 865例,误报325例,误报率为10.18%;漏报35例,误报率为1.10%;在2 865例真正危急值中,护理站登记2 802例,2 796例得到及时处理,占总报告数的97.59%,2 614例(91.24%)危急值在病历记录中得到分析。结论目前的危急值报告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加强管理、提高危急值报告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分析患者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入住湛江市坡头区人民医院的118例危急值患者的血清电解质进行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每天处理标本之前应对仪器校准,一般用朗道标准血清进行校准).结果 118例危急值患者有15例死亡,男女患者死亡比例为1.5∶1.0,45岁以下者1例,45~60岁者4例,60岁以上者10例.结论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的病情最为严重,应该加强危急值的临床应用,这对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与合理应用检验结果危急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在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目标四”里提出来的。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使检验人员能及时识别危急值,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抢救危重患者、保障医疗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对“危急值”的认识、建立报告制度及应用上,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由于各医疗机构的大小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所以在“危急值”制定的项目和范围上也不尽相同,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临床生物化学和血液学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相关文献,并统计警示阈值的证据来源。 方法:检索2006至2016年文献,用1999年斯德哥尔摩检验医学分析性能规范对证据来源评估与分级。 结果:确定了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报告数量最多的30个分析物,并以证据等级形式呈现。92篇报告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文献显示了4种警示阈值的确定方案,70%由个体机构建立,18%来自临床实验室或临床医生的调查,2%来源于专业机构的推荐,10%通过临床研究结果评估;其证据来源分别为4、3、2、1级。7种分析物用前后检验结果的差值(δ)作为警示阈值。 结论:目前临床检验危急值警示阈值的确定方案以个体机构建立为主,其次是来自临床医生或临床实验室的调查,总体证据来源级别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临床检验危急值。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检验危急值的患者分成应用常规危急值管理的对照组和PDCA循环法管理的观察组各100例,在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以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以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A循环法管理临床检验危急值,明显提高了医疗干预开始时间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使有危急值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92-4693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未实施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观察组产妇实施检验结果报告危急值管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医疗时间、急救发生率、急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临床指标。观察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时间为13.36±3.99min,对照组为25.57±4.26min,观察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加强检验结果危急报告值管理可以为产科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结果信息,能够有效控制孕产妇病理症状,创造安全分娩机会,为母婴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儿科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分析2009年8月起开始在我院儿科实施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情况,共检验分析了65例危急值患儿.结果 65例危急值患儿死亡8例,其中男6例,女2例,男女死亡3:2,门诊与病房1:7.其中死亡多为血气分析值过高引起.结论 危急值的应用对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患者与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6):127-127,134
检验科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当异常结果出现时,如能及时将此信息反馈给临床,会给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但这里涉及到是不是一有异常结果出现是否就应向临床报告的问题,因此,检验人员对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保障患者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需要,成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比较医生跟随模式和患者跟随模式2种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效果。结果 2013年门诊检验危急值共593例次,为医生跟随模式组;2014年门诊检验危急值共644例次,为患者跟随模式组。医生跟随模式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缺陷率为16.36%(97/593),患者跟随模式组为2.36%(14/6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跟随模式能保证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内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对临床检验危急值认知掌握及实施现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综合性医院心内科189名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心内科护理人员中对危急值的认同率为95.24%,对常见危急值取值范围掌握为33.86%;掌握情况最差的是对危急值的上报流程,掌握率为31.75%;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及以上危急值掌比率分别为35.16%、45.45%和50.00%,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无显著差异;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大中专学历者(P〈0.05);工作时间越长,护理人员危急值认知掌握情况好(P〈0.05);45.50%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有57.14%护理人员认为在临术护理工作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困难。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心内科护士对危急值内容认知掌握情况未达到理想水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掌握情况有一定差异,应开展针对性在职教育,同时加强医护检管理一体化,使护士成为危急值的发现者,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临床实验室每天都向临床提供有关患者诊断、治疗、病情变化等方面的大量信息[1],从临床解释角度而言,检验结果有3个阈值"正常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或警告值.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明确指出:"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院检验科肌钙蛋白I(cTnI)和白细胞(WBC)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统计检验科cTnI和WBC危急值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cTnI危急值的范围分布情况。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0 179例次,发生率占前两位的项目为cTnI、WBC,占全部危急值的47.07%;cTnI以内科及内干科居多;WBC以重症监护室(ICU)及儿科居多:cTnI危急值范围以小于0.5ng/mL的居多。结论应联系临床进一步调查和评估目前cTnI和WBC危急值报告的可靠性,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危急值报告范围。  相似文献   

17.
危急结果可能意味着一个危及生命或者可能导致有意义的患者发病或不可逆损害或死亡并因此需要紧急的医疗关注和行动的病理生理状态。因此,危急结果的及时和准确报告对患者安全极其重要。国际认可和患者安全标准要求医学实验室拥有用于及时可靠的将危急结果报告给负责患者的医护人员的系统。许多文献中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危急结果报告实践和技术。然而,全国性调查显示出了现存危急结果报告的缺点和不足。以这些文献为基础,该文对各种报告实践进行了总结。希望能提出一致性术语,同时提供一个设计更好和更循证的能及时通知可能危害患者安全的实验室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方法统计该院检验科生化室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所有初测值为危急值的标本,分析其中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结果假性危急值主要由分析前、分析中因素引起,大多由分析前因素引起。结论正确采集各类标本;日常做好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定期做好仪器的保养、维护使其功能稳定,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假性危急值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史健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3):96-96,68
检验医学危急值是指在检测中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异常.远远超过或低于正常值水平。此时检验人员应提示出患者正处在具有生命危险的边缘.若医师无法及时纠正患者的危急值.就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是检验科管理规范的目标之一,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组成部舒。本文通过对172例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危急值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法该院2013年9月的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包括危急值项目的分布情况、1天中不同时间危急值发生频率、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16.80%,然后依次为白细胞(13.24%)和血肌酐(12.25%);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点,占全天的34%左右;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中心(ICU)占总报告量的24.70%,然后依次为肾内科(21.15%)和血液科19.57%。结论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应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需要对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的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