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措施,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2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愈者11例,占42.31%;采用手术治疗者15例,占57.69%,其中9例为单纯的粘连松解术,另外6例为肠管切除吻合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肠梗阻,多伴发于腹部手术后,在临床治疗中方法多样化,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尝试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好手术时机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李小明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72-172,174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内科保守治愈34例(80.95%),手术治愈8例(19.05%),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3年,随访过程中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早期诊断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降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2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65例,占52.42%;粘连性肠梗阻25例,占20.16%;腹外疝18例,占14.51%;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6例,占12.91%,治愈115例,死亡9例.结论 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合理手术治疗及术中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17%,如何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演变成绞窄性肠梗阻,不失时机的施行手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有人报告非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占5%,而绞窄性肠梗阻在发病36小时以内者,手术死亡率为8%,超过36小时的手术死亡率可高达25%,显然,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单纯性肠梗阻向绞窄发展和降低死亡率。结合我院360例肠梗阻进行分析:有腹部手术史的273例占75.8%,无腹部手术史的87例,占24.2%,350例中手术治疗的204例,约占56.6%,手术死亡数9例,死亡率4%,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零,术后证明204例手术其中76%为粘连  相似文献   

5.
娄可令 《健康天地》2009,3(12):95-96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急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0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占43.0%,肿瘤占20.6%。症状缓解101例,死亡4例,病死率3.7%。结论:粘连和肿瘤是成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病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溶性造影剂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50—100ml行胃肠道造影,通过腹部x线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48例造影剂在7—48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占全部病人的80%。另12例患者经48h保守治疗,泛影葡胺不能到达结肠,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而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运用水溶性造影检查能明确梗阻部位,选择手术时机,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肠梗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过去10余年间12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肠道肿瘤65例,占52.42%;粘连性肠梗阻25例,占20.16%;腹外疝18例,占14.51%;其它原因的肠梗阻16例,占12.91%,治愈115例,死亡9例.结论 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合理手术治疗及术中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伊正辉  常迎彬 《药物与人》2014,(12):181-181
目的:对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开展个体化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36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析病因,探讨恰当的治疗方案.结果:粘连性肠梗阻63例(46.3%),局限性肠炎所致不全肠梗阻29例(21.3% ),肿瘤性肠梗阻14例(10.3%).105例经非手术治疗,占77.2%,病愈出院100例,死亡3例,转院2例.手术治疗31例,占22.8%.结论:腹部手术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局限性肠炎所致不全肠梗阻逐渐增多,保守治疗效果明显,不需手术治疗.中老年患者以肿瘤多见,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手术时机选择对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择取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84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8.3~11.2)岁,阑尾炎36例,肠套叠19例,肠绞窄7例,肠扭转不良13例,膈疝6例,巨结肠3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4例患儿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发病48 h内接受手术,对照组于发病48 h后接受手术。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5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7.14%(P<0.05)。 结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顾劲松 《现代保健》2011,(15):154-155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 治愈53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86 9%(53/61);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03例绞窄性肠梗阻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原因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03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55例(53.4%),其余48例(46.6%)均在开腹探查时确诊.治愈92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10.7%(11/103).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其中感染性休克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因素.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合理把握手术时机,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降低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双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765-1766
目的 探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保守治疗11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抗炎和生长抑制素等保守治疗,其中显效10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W内4例,2W内3例,3W内3例.缓解时间为6.5-11d,平均8.2d),出现绞窄性肠梗阻1例,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疗时间9.5d,保守治疗总有效率90.90%(10/11);有手术治疗指征2例(包括中转手术1例),痊愈2例,并发肠瘘1例,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总有效率66.67%(2/3).无一例肠坏死发生.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腹腔污染较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剖腹探查,但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将机械性肠梗阻误诊为炎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6~2005年共治疗各种肠梗阻139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06例,占76%.92例用食用植物油治疗,治愈81例,占88%,无效11例,予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8月收治的160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讨论其治疗及合适手术时机。结果:保守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103例,手术治疗57例,急症手术36例,其中肠切除10例(27.8%),平均住院12天;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21例,其中肠切除10例(47.6%),平均住院15天。结论:小儿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6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铮 《现代医院》2003,3(2):25-26
目的 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术式选择。方法 收集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共68例,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60例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全组病人治愈出院。结论 许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才能解除梗阻的;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只有通过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提高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68例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7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治愈6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合并伤伴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详细了解病史,结合诊断性腹腔穿刺、X线、超声、CT等辅助检查可提高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5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急诊剖腹探查18例,经24~48h保守治疗症状加重而手术21例,经4~7d保守治疗症状暂时缓解后又再加重而手术13例。治愈46例占88.46%,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掌握手术时机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腹部手术的普遍开展,手术后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国内李殿等对16 944例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粘连性肠梗阻已上升到第一位(占45~89%),其中78.4%有过腹部手术史。如何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自1977年1月以来,应用自拟的“预防肠粘连汤”,用于妇、外科腹部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调查情况及随访18个月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粘连性肠梗阻预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从患者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36 h)、中期手术组(36~72 h)及晚期手术组(>72 h),比较各组的肠绞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全身感染率及切口部位感染率.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肠绞窄、全身感染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中、晚期对照组(P<0.05),3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早期手术可减少肠绞窄的发生及术后感染情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