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心机是我的学生,前些日子给我送来了他新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近七十三万字的学术专著《伤寒论通释》。2002年夏天他向我索序,我欣然答应了下来。《伤寒论通释》继续实践了作者在《伤寒论疑难解读》中所倡导的“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的学术主张。  相似文献   

2.
郝印卿,男,58岁,湖北中医学院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伤寒论》专家洪子云教授和李培生教授。1981年毕业,现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郝教授舌耕之余,阐编撰出版《中医多选题题库·伤寒分册》、《中医学问答题库·伤寒分册》等论著七部,发表《论伤寒内经是脏腑、经络、气化的有机结合》、《伤寒论·递变源流叙议》等学术论文30余篇。问:郝教授,近年来中医界研究《伤寒论》的学术空气已不如八十年代那么浓厚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也在减少。您一直从事《伤寒论》教学和研究,对此您感想如何?郝印卿:研究不敢当,只能说是一直在孜…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冒”字出现频繁,有“冒”单用,也有“冒”与其它词联用构成词组之例,如“喘冒”、“郁冒”、“眩冒”等。因而,“冒”也因放在不同语言场合而有不同的训解。概括仲景著作中的“冒”字,当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用法。1“冒”通“眊”、“瞀”、“蒙”(昏蒙) 《伤寒论》九十三条曰:“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金匮要略·妇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必”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80余条原文中,用了90多个“必”字,由于近代汉语词典、历代学者及多版教材多解释为“一定”、“必定”之义,这给学习《伤寒论》条文、对病症的理解及教学形成诸多误区,带来了许多争议,故有必要对《伤寒论》中“必”作一解析,以求纠正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5.
李克绍教授精研《伤寒论》数十年,忠于原著,实事求是,准确阐释了六病、经、传等基本概念,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对六病欲解时作出了定论,对于太阳病蓄水证、太阴大实痛等一系列临床问题作出了切合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阴阳学说与张仲景医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上,对阴阳在《伤寒论》中运用作了概括分析,阐述阴阳在《伤寒论》中的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胃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伤寒论》中胃气的涵义,分析胃气和的生理状态、胃气不和的病理状态,并提出保护胃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树人教授从医50多年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满腔热忱,对生命无限敬畏,对医术精益求精。在麻醉的岗位上,他精心地演绎着白衣使者的绚丽人生,把默默无闻的麻醉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出类拔萃。“医乃仁术,无德不立。”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六经中均可见口渴,并有对口渴详细的描述,口渴在各经的表现均有不同,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角度探讨各经之口渴。  相似文献   

10.
考证了“和”字的文字学源流,对《伤寒论》中“和”字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其中“相”、“调”互训、“和”、“谐”互训的文法,为53条条文的阐释提出了论据,并提出了仲景“和解”与后世“和解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围绕医史人物蜀医“李八百”其人其事,对晋唐直至明清文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共发现有“李八百”称号者计6人。通过对此6人的详细分析和考证,认为“李八百”系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历代文献对李八百的有关记述,非指一人、一时、一事。其原型与《晋书·周札传》所载之李脱极相近合。此人并非真正的医家,原本是一个有大量门徒,能“以鬼道疗病”的道士。因其不守道规,以“妖术惑众”,并蓄聚徒众,图谋不轨,最终被大将军王敦所捕杀。  相似文献   

12.
小儿汗证历来多从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亏虚、脾胃积热方面论治。文章将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从"枢机不利"致小儿汗证进行阐述。治疗上摆脱固有辨证分型,从调节枢机入手,使气的升降出入顺畅,津液输布运行正常则汗渐止,为临床治疗小儿汗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胃家”辨党蓝玉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南阳473061)主题词《伤寒论》,中医名词,注释《伤寒论》(以下简称《论》)提及“胃家”一词有两条,179条(依五版教材):“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论》某些条文中“正”的传统释义提出了异议 ,认为“正”一作程度副词 ,表示“最”、“极”之义 ;一作范围副词 ,表“只”、“仅”之义。  相似文献   

15.
"烦躁"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指烦而不宁加以手足躁扰,而手足躁扰是其主要表现.关于"烦躁"的概念,<伤寒心法要诀>说:"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而不宁谓之烦."似乎是说引起烦躁的病因只有热.但是从<伤寒论>全书有关"烦躁"的条文来看,"烦躁"并非皆因热而引起,尚有虚寒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治未病”重在脾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通篇《伤寒论》体现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从“未病重防、保护脾胃,欲病防作、补养脾胃,既病防变、顾护脾胃,病痉防变、调养脾胃”四个方面探讨了仲景“治未病”重在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乍”字用法再析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乍;训诂《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其文辞古奥,医理深幽,并结合实践,诚可谓文以载道之典范。书中用“乍”字多处,其义圆活,医理深蕴其中。历来虽有注释,但不乏...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厥阴病”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之“厥阴病”实质问题,古今学者仁智各见,终无定论,所以被称为“千古疑案”。有认为属寒者,有认为属热者,有认为阴极阳生、阴阳交争、厥热往来者,有认为阴阳错杂、虚实相兼、上热下寒者,分歧甚大。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家未能把厥阴作为人体生理系统来理解,未能把厥阴病与“厥证”、“厥热胜复证”等分别开来。笔者长期扎根临床,潜心研究《伤寒论》多年,发现三阴三阳即所谓“六经”,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人体生理六大系统,同时又是人群的六种不同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和法”探析张跃华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472000)主题词《伤寒论》,和法,分析“和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了《伤寒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现浅析如下。1《伤寒论》中“和”的含义伤寒论中“和”的含义有6种。(1)指对立双方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伤寒论》或然证病因病机分析,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角度谈论其论治,可以看出《伤寒论》或然证的辨治反映了中医据病辨证论治的重要思想,说明了疾病复杂多变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