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虫卵肉芽肿,关于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的知识了解甚少。本文使用小鼠肺肉芽肿模型,观察肺内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动力学与机理。方法实验鼠分8组(每组7~8只),分别皮下注射10~50,000个日本血吸虫卵致敏鼠,以不注射的鼠作对照。2周后再静注虫卵3,000个,其后在不同天数(1~64天)取肺作病理检查,每鼠至少检测30个肉芽肿面积,求其平均值作t检验。用2,000个虫卵致敏鼠后2周,将5,000个虫卵分别由门静脉注入肝或由尾静脉注入肺,8天后分别取肝及肺,测肉芽肿面积。分离肺内肉芽肿,并从肉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用吡喹酮早期治疗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后,可以抑制虫卵肝肉芽肿的形成。为探讨其抑制机理,我们应用鼠肺肉芽肿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观察体外用吡喹酮处理的日本血吸虫卵,在鼠体内形成肺肉芽肿的动态变化。材料和方法一、吡喹酮处理虫卵昆明远交鼠30只,雌雄不拘,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80~100条。56d 后取肝脏,常规分离虫卵。分离纯卵用500μg/ml 浓度吡喹酮药液按1%(w/v)配成悬液,置4℃  相似文献   

3.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ICR雄性小鼠32只,分成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小鼠经rSjc26GST免疫。免疫结束后第5天两组小鼠均由 尾静脉注射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液0.2ml(内含活卵1500-2000个),于注卵后第8天、16天和21天分批剖杀小鼠,观察肺部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结果发现免疫鼠肺内肉芽肿大小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后第8天、16天、21天肺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机理和病理作用,本实验改进Botros方法,设虫卵可溶性抗原(SEA)致敏组和未致敏组,选用C57BL/6鼠经脾注射虫卵诱发小鼠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并对虫卵诱发的细胞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经脾注射虫卵诱发小鼠肝肉芽肿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所建模型,特别是致敏组模型在肉芽肿形成机理研究中较有价值。(2)SEA致敏可加强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形成.(3)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参与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形成。(4)虫卵及虫卵肉芽肿均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机理和病理作用,本实验改进Botros方法,设虫卵可溶性抗原(SEA)致敏组和未致敏组,选用C57BL/6鼠经脾注射虫诱发小鼠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并对虫卵诱发的细胞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经脾注射虫卵诱发小鼠肝肉芽肿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所建模型,特别是致敏组模型在肉芽肿形成机理研究中较有价值。(2)SEA致敏可加强日本血吸虫肝肉芽肿形成。(2)抗体或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6.
由于发现日本血吸虫卵的肉芽肿能在B细胞耗尽的鼠肝组织内正常地形成,因此进一步研究了T细胞在肉芽肿形成中的作用。实验动物为去胸腺小鼠(裸鼠)和作对照的杂合体正常小鼠。每鼠感染菲律宾株日本血吸虫尾蚴10条。在感染后7和10周解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首先应用针对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中140kD靶抗原的单克隆抗体NP28-5B(lgG_1),经体内被动转移试验表明对虫卵致敏/虫卵攻击的小鼠肺肉芽肿模型中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具显著的抑制或调节作用(抑制率为53%,P<0.002),进一步提供证据表明抗体参与虫卵肉芽肿形成的调节网络,也将为日本血吸虫病抗病免疫和抗病疫苗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基础。作者对上述作用机理作了有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抗体在肝脏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的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作者用羊抗鼠IgM处理初生小鼠,然后在第5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观察其病理变化。CBA或C3H小鼠生下的乳鼠,在第一周每天腹腔注射羊抗鼠IgM 1次,以后每周注射3次,以造成B细胞的缺乏。用放射免疫扩散试验定期检测其血清中的IgM和抗  相似文献   

9.
以抗嗜酸粒细胞血清(AES)对嗜酸粒细胞(Eos)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体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鼠经初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5wk后,用200条尾蚴攻击感染,并经AES处理,肺部回收童虫数明显高于用正常兔血清(NRS)处理的对照组;正常小鼠经被动转移免疫血清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用AES处理,肺部回收童虫数比NRS对照组明显增多。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皮下致敏小鼠,2wk后经尾静脉注射虫卵形成肺肉芽肿反应,经AES处理后,肺虫卵肉芽肿内Eos受到明显抑制,肉芽肿平均直径明显小于NRS对照组。试验结果提示,Eos是宿主体内对日本血吸虫童虫有效的杀伤细胞之一,其杀伤作用是抗体依赖的Eos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ES能特异性地仰制肉芽肿内的Eos,并对不同时期肉芽肿的直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在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抗CTLA-4单克隆抗体(Anti-CTLA-4mAb)组。各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感染2周后,Anti-CTLA-4mAb组每只小鼠连续3d腹腔注射300μg anti-CTLA-4mAb,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感染后6周杀鼠冲虫,计数每只小鼠虫荷及每克肝脏虫卵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百分比。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感染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理变化。结果 Anti-CTLA-4mAb组减虫率为18.99%,脾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s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Anti-CTLA-4mAb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均高于感染对照组,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较感染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 AntiCTLA-4mAb使用同时增强Th1型和Th2型免疫反应,有利于机体清除日本血吸虫但以损伤机体为代价。研究结果提示宿主CTLA-4利于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作者等根据对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在小鼠体内的实验研究提出一种假设,认为慢性日本血吸虫病肉芽肿调节及病变减轻可能与抗体介导的抑制虫卵成熟及活力的效应有关,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足够的文献报告,原因可能是抗体介导型肉芽肿调节仅限于日本血吸虫甚至仅是菲律宾株。该株与曼氏血吸虫等存在一些差异,感染力和致病性强,虫体发育迅速,但其临床特征与曼氏血吸虫病一致。根据流行区鼠的自然感染特征推测,人群感染度轻,分布散在,而且在感染鼠内的肉芽肿调节现象非常明显,有证据表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病的发病主要是肝内虫卵肉芽肿反应导致的肝硬化,而肉芽肿的形成与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应答有关。由于IL-4与Th2效应细胞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抗IL-4抗体抑制Th2应答以观察其对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感染鼠Th2细胞因子表达及卵诱导病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细胞缺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存活时间,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及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的影响。方法T细胞缺陷小鼠(裸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1)条,记录感染后存活时间。感染后第42d,从2组存活小鼠中各随机取7只剖杀,取肝组织,计数肝内虫卵;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虫卵肉芽肿病理学变化,并测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20只裸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6d全部死亡。裸鼠肝组织中的雌虫产卵数为(4759.5±2161.3)个/条,BALB/c小鼠为(7323.4±2254.6)个/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肝脏中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为(138.4±31.9)μm,与感染组BALB/c小鼠(316.4±68.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能形成典型局限性虫卵肉芽肿,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周围肝组织伴有大面积坏死。结论宿主T细胞对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和维持感染宿主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制备氯磷酸二钠脂质体(LE-Cl2MDP),选择性剔除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Kupffer细胞,研究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对日本血吸虫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CL2MDP;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PBS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日本血吸虫感染联合LE-Cl2BMP组;对于联合组,小鼠尾静脉注射LE-Cl2MDP(0.1mL/10g),每周2次,连续6周;感染后第12周,剥杀小鼠,留取血清及肝脏,用于细胞因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LE-Cl2MDP处理后,日本血吸虫感染肉芽肿周围Kupffer细胞细胞明显减少;无论是感染第8周,还是第12周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同时降低感染第12周小鼠血清IL-10水平,LE-Cl2MDP组为(42.6±10.4)pg/mL,感染组为(67.4±12.9)pg/mL(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LE-Cl2MDP剔除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抑制了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新的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观察日本血吸虫重组跨膜蛋白4(rSj-Ts4)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以rSj-Ts4每鼠50μg/100μl、100μg/100μl和200μg/100μl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模型小鼠,计算减虫率、减卵率,观察它们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病例切片观察肝脏组织中肉芽肿的变化。结果 用重组Sj-Ts4免疫BALB/c小鼠,第1、第2和第3组诱导的减虫率分别为22.6%、27.1%和30.8%,经t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1、第2和第3组诱导的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31.2%、34.29%和35.2%,经t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可见重组Sj-Ts4组小鼠肝脏表面较光滑,质地较软,色泽略带暗红色,隐约可见少量灰白色小点,虫卵结节较少;生理盐水组小鼠肝组织中可见大量的虫卵肉芽肿形成,肉芽肿体积较大,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较多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重组跨膜蛋白4(rSj-Ts4)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6.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ICR雄性小鼠32只,分成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小鼠经rSjc26GST免疫。免疫结束后第5天两组小鼠均由尾静脉注射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液0.2ml(内含活卵1500-2000个),于注卵后第8天、16天和21天分批剖杀小鼠,观察肺部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结果发现免疫鼠肺内肉芽肿大小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后第8天、16天、21天肺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100.00±12.6μm,106.43±11.4μm,105.70±11.8μm,对照鼠在相应时间分别为141.90±23.4μm,176.67±34.9μm,199.53±21.7μm,抑制率从8天的29.5%、16天的39.8%到21天的47.0%逐渐增加,并且免疫组肺相对湿重也较佐剂对照组有所减少,证实rSjc26GST具有明确的抗肉芽肿病变效应。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虫体在宿主体内各发育阶段,如童虫、成虫和虫卵的抗原成分刺激宿主,诱发宿主一系列免疫应答及产生相应的病理损害,这涉及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诸多因素复杂的反应及其调节,故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已证实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宿主对沉积于肝脏、结肠等器官内的血吸虫卵产生免疫反应,形成肉芽肿所致.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来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并着重回顾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在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抗CTLA-4单克隆抗体(Anti-CTLA-4 mAb)组。各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感染2周后,Anti-CTLA-4 mAb组每只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300 μg anti-CTLA-4 mAb,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感染后6周杀鼠冲虫,计数每只小鼠虫荷及每克肝脏虫卵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 Tregs)百分比。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感染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理变化。结果Anti-CTLA-4 mAb组减虫率为18.99%,脾淋巴细胞中CD4+CD25+ Tregs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Anti-CTLA-4 mAb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均高于感染对照组,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较感染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Anti-CTLA-4 mAb使用同时增强Th1型和Th2型免疫反应,有利于机体清除日本血吸虫但以损伤机体为代价。研究结果提示宿主CTLA-4利于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根据L9(3^4)正交表设计动物实验,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C57BL/6小鼠后注射抗独特型抗体NP30,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并计算不同时问段的生存率,取小鼠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测量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及面积。结果各实验组小鼠的生存中位数为45~78d,其中第4组生存中位数为71d,比同样感染40条尾蚴的对照组2(53d)延长了33.96%。Cox回归分析显示小鼠存活时间主要与尾蚴感染水平、抗体注射途径有关(P均〈0.05)。各实验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179.07~226.86μm,平均面积为(32.11~5t.37)×10^3μm^2;对照组各组小鼠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为205.89~239.86μm,平均面积为(44.61~57.24)×10^3μm^2。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均显示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是影响虫卯肉芽肿平均直径和面积的主效应因素。NP30的最佳免疫治疗方案为感染尾蚴28d后,以每鼠每只20μg的剂量连续3次肌肉注射。结论抗独特型抗体NP30可改善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生存状况,降低血吸虫对宿主造成的免疫病理损害,具有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内抗原和抗体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注入肺内同步产生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新鲜虫卵注入未致敏小鼠肺内,3.5d即出现细胞反应,28d达高峰,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早期的主要成分。虫卵内抗原(SEA)于注射后第1d最高,随即逐渐下降,卵周抗原3.5d开始逐渐增高,28d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少,未测到抗-SEA抗体。以抗原消耗的虫卵注入致敏小鼠,至第35d实验结束时未见明显肉芽肿形成。结果表明新鲜虫卵能对未致敏小鼠诱发肉芽肿形成;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与曼氏血吸虫者相似,也是虫卵抗原(SEA)诱发的细胞免疫为主的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