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震荡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情况.方法 将60例脑震荡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检查做比较.结果 60例脑震荡病人BAEP异常大约为83%,CT检查异常率为21%.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早期诊断和脑干功能状况的疗效评估只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震荡的多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脑震荡患者的多形式诱发电位变化。对 2 6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检测 ,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 ;同时对每例患者行脑电图 (EEG)检查。结果 :VEP、BAEP、SEP、ERP及EEG异常率分别为 30 8%、6 9 2 %、5 0 %、6 1 5 %、38 5 % ;其中有二项诱发电位异常者占 80 8% ,较EEG异常率高 (P <0 0 1)。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及认识功能障碍 ,多形式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特征。方法对性别、年龄和受伤时间匹配的19例轻型和20例中型脑损伤伤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电生理特征。结果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绝对潜伏期(Peak Latency,PL)、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以及BAEP分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轻型和中型脑损伤伤者不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而且具有相同的电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画伟  胡雪艳 《河北医学》2007,13(11):1276-1278
目的:探讨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炎肝硬化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异常率。结果:50例肝硬化病人中,BAEP异常27例(54%),VEP异常11例(22%),SEP异常18例(36%),且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多种诱发电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对1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发现异常率达88.9%,复查10例,其中智力筛查异常3例,异常率为3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类型与智力筛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初步说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不能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型颅脑损伤脑干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方法 对14例中型颅脑损伤者进行BAEP检测和分级评估。结果 中型颅脑损伤者BAEP的异常率为85.7%,其中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达71.4%;BAEP的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听力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2例高胆新生儿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时,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改变。结果: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256.5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0例,异常率37.04%,血清胆红素水平256.5~342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6例,异常率66.67%,血清胆红素水平〉342μmol/L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0例,异常率90.9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可造成损害,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对听力的损伤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4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对39例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组Ⅲ波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1)。从而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具有脑器质性损害,提供了一个电生理学指标。并提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对诊断该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颅外伤后听觉损伤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66例患做电测听、声阻抗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66例患电测听检查异常率为96.97%,声阻抗检查异常率为36.36%,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率为39.39%,电测听与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对比差异有显性(P<0.01),声导抗与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对比无显差异(P>0.05)。结论:头颈外伤后听力损伤的诊断应以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作为客观指标,结合声阻抗检查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瘫小儿脑干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杨文民 《北京医学》1995,17(3):148-150
本文分析了52例脑性瘫痪(CP)小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结果。结果提示,诱发电位检测具有无损伤、不需病儿主动配合等优点,对发现CP小儿听觉功能和躯体感觉功能的异常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脑瘫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97例脑瘫患儿BAE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BAEP检测在脑瘫儿早期诊断中的变化.结果 BAEP正常19例(19.6%),异常78例(80.4%).结论 BAEP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75例小儿早期脑性瘫痪的EEG、BAEP、VE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EG异常率为73.33%,BAEP异常率为81.33%,VEP异常率为30.67%,EEG异常率和BAEP异常率与V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EG异常率与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G异常率与小儿脑性瘫痪(CP)类型有关;BAEP异常率与高危因素有关。结论脑性瘫痪早期应用EEG、BAEP、VEP检查,对脑性瘫痪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们之间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对临床综合分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及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和诱发电位(EP)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2例MS同时行头颅和(或)脊髓MRI扫描并对E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I异常为90.48%,表现为长T1长T2大小不等多发性病灶,主要分布于脑室周围、脑干、基底节、半卵圆中心,小部分位于大脑皮质。MRI可发现近1倍亚临床病灶。EP以VEP异常(83.33%)为多见,其次为SEP(64.29%),BAEP较少见(42.86%)。SEP及BAEP尚可提示MS周围神经受损。EP3项检查可明显提高阳性率。MRI发现大脑半球、脑干病灶优于EP,EP发现视神经脱髓鞘及周围神经损害优于MRI。结论:MRI、EP在MS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分析则可提高诊断率。EP可以提供周围神经损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Guo ZH  He JT  Jia ZR  Shi X  Wang WW  Huang Y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2192-2196
目的评价诱发电位、持续脑电图监测、经颅多普勒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监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住神经加强病房(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32例,根据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两组,入院后应用海神肌电图仪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并根据CANT分为Ⅰ、Ⅱ、Ⅲ三级,分别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的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太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Solar2000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护,采用Young的脑电图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分级,比较重症组、非重症组脑电图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脑电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Nicolet-EMETC-2002-Ⅲ型经颅多普勒仪,选用2MHz脉冲多普勒探头,通过颞窗或眼窗测定脑动脉血流速度,并根据血流速度分为:(1)血流速度增高组;(2)血流速度减低组;(3)血流速度正常组。并比较血流速度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重症组病死率为42.86%,明显高于非重症组的死亡率22.22%,而非重症组,其良好率为33、33%,好转率为44.44%,均明显好于重症组。(2)重症组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为Ⅲ级者,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其病死率高,预后不良,而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表现为Ⅰ级者,预后相对较好。(3)32例脑血管患者进行持续脑电图监测,结果发现多数表现为YoungⅠ、Ⅱ级,Ⅱ级者病死率(63.64%)明显比Ⅰ级(14.29%)高,而脑电图Ⅰ级者预后相对较好。(4)经颅多普勒表现为血流速度增高、血流速度减低或血流速度正常者与其病情轻重、预后的关系尚不能确定,P〉0.05。结论持续床旁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可准确、客观地评价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并能预测预后,指导治疗,血流速度与重症脑血管病病情轻、重,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CS)、颅内压(IC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以研究创伤性脑水肿时的GCS、ICP与BAEP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CS 8分上下组的ICP在4 kPa上下的比率显然不同(P<0.05),ICP在 4 kPa上下的BAEP异常率分别为39.53%和 82.86%(P<0.05),当ICP≥4 kPa时,BAEP异常率显著增加,提示创伤性脑水肿时,GCS、ICP、BAEP是同步变化,说明神经生理BAEP的变化与生物物理改变有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改良法用于急性脑卒中临床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BAEP改良法检测与BAEP常规法检测结果比较 ,并与头颅CT检测对照。结果 BAEP改良法检测阳性率 (86.6% ) ,高于常规法 (5 7.8% )和CT检测 (5 5 .6% ) ,经统计学处理 ,χ2 分别为 3 .0 5 9,3 .2 5 6,P均 <0 .0 1。结论 BAEP改良法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和观察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胆红素对脑干的毒性作用,我们检测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RAEP)59例,其中无核黄疸表现的病理性黄疸21例,生理性黄疸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复查BANP异常10例。病理组BAEP异常发生率为76.2%,生理组为27.8%。主要表现为潜伏期时间延长。BAEP异常患儿10例,于生后1-2岁复查,全部听力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但BAEP表现除3例完全恢复正常外,余7例仍有轻度异常,但较新生儿期明显好转。BAEP测定结果提示,在无核黄疸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胆红素对脑干结构也有急性毒性作用,且随胆红素浓度升高而显著,但毒性作用可发生可逆的变化,对远期影响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