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充血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同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价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左室舒张同步性。方法:74例CHF患者和62例正常人进行TDI检查,检测左室12节段心肌舒张早期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和标准差(TE-Dif和TE-SD),代表舒张同步性;以舒张早期二尖瓣频谱峰值与二尖瓣环速度峰值之比(E/E’)代表舒张功能。结果:CHF患者TE-Dif和TE-SD显著延长,E/E’增大。增大的E/E’是TE-Dif和TE-S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HF常合并左室舒张不同步,且与舒张功能减低关系密切。TDI能够准确评价舒张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在药物负荷前后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方法 采用TDI-心导管同步血流动力学技术测量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前后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TDI频谱及左室舒张末压,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波最大流速和TDI技术测定的舒张早期TDI速度峰值的比值与左室舒张末压显著相关;与正常组相比,HCM患者收缩期TDI速度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舒张早期TDI速度峰值显著减低,舒张晚期TDI速度峰值显著增高,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TDI速度峰值的比值显著减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HCM患者收缩期和舒张早期TDI速度峰值无显著性变化。舒张晚期TDI速度峰值显著降低,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TDI速度峰值的比值略升高。结论 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波最大流速和TDI技术测定的舒张早期TDI速度峰值的比值与左室舒张末压显著相关,DI技术对评价药物负荷前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功能。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46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二尖瓣、三尖瓣闭合至下一次开放时间间期(IOM、IOT)及左、右心室射血时间(LET,RET),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测量二尖瓣口、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的峰值流速(ME、MA、TE、TA),计算E峰、A峰流速比值,即ME/MA、TE/TA。测量主动脉、肺动脉瓣口前向血流峰值流速(AV、PV),并比较两组左右心室各超声参数值。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心力衰竭患者ME、MA、ME/MA、AV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A、PV减小,TE/TA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明显增大(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异常,并常伴有右心室功能的改变。应用Tei指数综合评价心室功能,纠正了频谱多普勒评价心室舒张功能出现的假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整体面积应变(GAS)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早期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32例HFpEF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采集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与三维斑点追踪(3D-STI)图像,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室间隔的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速(E)和舒张晚期峰速(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和E/e''比值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GAS;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以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GAS与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 HFpEF组LVEDd、E、LVEDV、LVESV及LVEF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pEF组LAd、IVSTd、LVPWTd、A、E/e''升高,E/A、e''减低(P均<0.05)。HFpEF组左心室GAS峰值[(-18.36±8.48)%]明显低于对照组[(-25.1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AS值与LVEF呈负相关(r=-0.50,P<0.05)。结论 HFpEF患者在早期LVEF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即已存在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可通过3D-STI测量GAS而予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螺内酯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LES试验证实,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袢利尿剂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减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但对其机制尚未证实。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螺内酯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目前尚无有关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大型临床试验及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和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观察螺内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监测反映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生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脑钠肽(BNP)及反应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血浆激素水平,探讨螺内酯对老年DHF患者舒张功能的可能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峰丽  张伟  周冀杭 《临床荟萃》2004,19(23):1353-1354
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随着社会日趋老龄化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为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常规西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酯类等治疗的基础上.辅佐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检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6例和正常人30例,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Rs均小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5或P<0.01),且正常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各组SRs逐渐减小(P<0.05或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检测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探讨无创超声评价肱动脉血流介导性的血管舒张(FMD)对碰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术检查患者随机选取85例,术前1天均进行高频超声FMD检测。根据造影结果,冠脉狭窄≥50%列为冠心病组,未达到标准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78例患者入选,其中冠心病组39例,正常组39例。冠心病组FMD低于正常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5.7±2.2vs8.1±2.3,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FMD(OR值:1.660,95%可信区间1.253~2.199,P〈0.01)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ROC分析表明FMD≤6.65%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61.5%.结论:FMD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级与超声心动图量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刘凡  王海涛  李民强  安淑贤 《临床荟萃》2006,21(15):1089-1090
目前临床心功能分级通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主要以患者自觉症状为主的分级方案.本研究将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客观结果进行量化的比较,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32例孤立性AF患者(孤立性AF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百分变化率,并测量左心房容积.结果 孤立性AF组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FM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6.14±2.03)% vs (16.50±5.00)%,P<0.01],两组受试者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NTG-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AF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45.85±13.72)ml vs (27.33±6.51)ml,P<0.01].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容积呈负相关(r=-0.62,P<0.01).结论 AF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损伤作用,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构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68例)及健康者(39例)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及促甲状腺素(TSH),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T_3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结论:T_3可作为估计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与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探讨心衰病人vWF和FMD的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心衰患者35例,冠心病无心衰患者1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16例,健康人18例。采用SONOS 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肱动脉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内皮依赖性舒张)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同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vWF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心衰组及无心衰组、扩心病心衰组FMD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冠心病心衰组FMD显著低于冠心病无心衰组及扩心病心衰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心衰组及无心衰组、扩心病心衰组vWF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冠心病心衰组vWF显著高于冠心病无心衰组及扩心病心衰组(P〈0.05)。②冠心病心功能越差.FMD降低及vWF增高越明显。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vWF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26,P〈0.002)。肱动脉FMD与LVEF呈正相关(r=0.353,P〈0.05)。【结论】①慢性心衰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②冠心病心衰内皮功能损害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6例心衰患者与54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甲状腺素比较,并对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前后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游离T3(FT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后FT3明显升高(P<0.05),T3、T4、FT4、TSH无明显改变.[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 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坏死因子受体II(sTNFR II)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sTNFR II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对照组(n=30)sTNFR II为2.59±0.58μg/L,实验组(n=30)sTNFR II为8.62±5.32μg/L,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的轻度组(n=12)sTNFR II为5.3l±1.54μg/L,重度组(n=18)sTN-FR II为10.87±5.78μg/L,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心力衰竭轻、重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TNF的变化与病情呈正相关,相关程度较高(r=0.5,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TNFR II值升高,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sTNFR II可以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忠  胡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813-815
【目的】探讨检测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0例治疗前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对照组)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心功能分级,以6分钟步行试验评价运动耐量。【结果】心衰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E(5052.6土1860.4)pg/mLvs(220.4士99.2),pg/mL,P〈0.O11;心衰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052.6±4-1860.4)pg/mLVS(3203±1453.4)pg/mL,Pd0.01)]。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r=-O.174,Pd0.05)和6分钟步行距离成显著负相关(r=-0.187,Pd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其检测水平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运动耐量,并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患者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各种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患者的性别差异。方法:对我科1997年12月到2007年9月的全部心功能为NYHA2~4级的死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心脏病心衰患者死亡的两性间差异。结果:冠心病死亡者、风心病死亡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两性比较,男性死于冠心病者较女性多,死亡年龄较女性小;女性死于风心病者较男性多。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尿钠肽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尿钠肽(BNP)水平和肝功能异常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 义。【方法】130例心功能为Ⅱ~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Ⅱ级30例,Ⅲ级50例,Ⅳ级50例),分别于 入院d1及治疗一周后进行肝功能检测。部分病人根据需要随时检测。58例病人做了BNP检测,其中40例 在心衰治疗前后(平均治疗7d)检测了BNP水平。【结果】随着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肝功能指标中异 常率较高的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心功能Ⅳ级组分别达40%、80%及78%;同时患者 BNP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升高。经抗心衰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有明显降低,与治疗 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对心衰患者应注意肝功能的异常 变化,必要时应做BNP检测,动态观察肝功能及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NYHA)Ⅲ~Ⅳ级,快速检测BNP,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浆BNP浓度下降。血浆BNP浓度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BNP水平可以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并可以预测失代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张绍武  宁洁  陈达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35-36,3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l25)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CHF患者通过超声测定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其血清CAl25和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非CHF组。【结果】①CHF组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高于非CHF组,Ⅳ级心功能组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②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CHF患者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LVEF有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许增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41-104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6例CHF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①CHF患者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②血清IL-6和IL-8水平与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和-0.49,P均〈0.01),与CHF的原发病无关。【结论】IL-6和IL-8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CHF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