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相似文献   

2.
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马钱子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来种,而今沿用了净制、砂烫、油炸等几种方法,现代仅就生品和炮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史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马钱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科学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马钱子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马钱子炮制品。  相似文献   

3.
厚朴古今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厚朴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历代炮制方法超过16种,分净制,切制、炒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现今沿用的仅有净制去粗皮,切制切丝和姜汁拌炒法。近代对其产地加工中煮、“发汗”、蒸和对其姜制法中姜汁炒,姜汁煮,姜汁浸等法与生品中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亦对其生品与炮制品的挥发油及醇浸液化学油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其他多种炮制方法多已失传不用,据此提出,对厚朴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后,对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炮制方法继承发扬,并科学地阐明其炮制机理,制定出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质控指标以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1炮制历史沿革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  相似文献   

5.
对苍术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炮制方法约60余种。分为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和加辅料制四大类,现今继承沿用的仅有净切制法及鼓炒和米泔水炙法,其它大多数炮制法多已不被沿用,近代对其生品、清炒、麸炒、米泔水炙品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和挥发油组分变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比较,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据此,提出对苍术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等方面,多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科学依据后对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炮制方法应继承发扬,并科学地阐明其炮制机理,制定统计的炮制工艺和质控指标,以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诃子的炮制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对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结果认为诃子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炒制、煨制、蒸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约15余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对其生品和炒、煨、砂烫全诃子,诃子肉,核主要成分,鞣质含量分析,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诃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探讨,筛选出临床用之安全有效的炮制方法,使其炮制工艺和炮制理论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诃子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远志的炮制方法和现代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详细介绍了远志的净制、不加辅料炮制、加辅料炮制法,概述了远志去心、炮制对远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影响等现代研究,并探讨了远志炮制的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栀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并对其古今炮制研究进行了概念。栀子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几大类,而今仅沿用了净制、炒、炒焦、炒炭等几种炮制方法。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栀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更好地提高栀子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栀子制品。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切成块,干燥.主产于广东、广西、河南、安徽、贵州等地.表面呈棕褐色,质坚实而多粉[1].中医临床生用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其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约20余种炮制方法.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仅收载了净制、切制和黑豆制法.近几年来,对何首乌炮制研究报道较多,使其炮制理论和工艺改进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整理研究何首乌古今炮制方法沿革和近代炮制研究资料,可为全面深入进行何首乌炮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笔者根据医院中药房炮制何首乌工作的经验发表个人观点,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20)
何首乌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但其生品均有一定毒性,多为炮制后的制何首乌入药,近些年对其毒副作用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炮制前和炮制后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炮制前后会存在临床功效的差异和毒性变化。本文对何首乌炮制历史和现代炮制工艺,对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毒性改变情况进行综述。对后续研究寻找何首乌肝毒性物质打下基础,为评价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何首乌炮制工艺、质量、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炮制原理研究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炮制改变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的角度,探讨了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问题。认为功能药性与药理作用的结合,是现代科学了解、认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渠道,也可能是最便捷的渠道。正因如此,通过对中药功能药性的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可以了解功能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从而用现代科学的理念来认识功能药性理论。同时,从认识炮制改变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变化规律来诠释炮制与药性改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川乌已有2 00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有大毒,民间时有因炮制不当而中毒的事故发生。早期川乌的炮制目的主要以降低毒性为主,工序简单、辅料单一。自宋朝开始,随着医家对炮制和药性理论认知的加深,川乌炮制过程中工序和物料的应用开始变得复杂,临床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发展到现代,川乌的炮制工艺以蒸制和煮制这2种方法为主,与传统炮制方法中使用多物料、多流程的工艺相差甚大。笔者基于川乌多种物料、多种流程炮制的特点,从辅料和工序角度,探讨其炮制方法的变更,以及现代炮制研究情况,为探讨多物料、多流程炮制对川乌质量的影响,揭示其炮制机制奠定科学基础,并为今后建立川乌更为合理、科学的炮制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榴的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作为一种古老的药食两用资源,在我国中医药、藏医药、维医药等传统民族医药以及印度阿育吠陀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石榴皮、石榴子、石榴花等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因此,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分析鉴定石榴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同时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对石榴的综合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对石榴皮、石榴子、石榴汁等石榴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石榴不同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榴作为一种古老的药食两用资源,在我国中医药、藏医药、维医药等传统民族医药以及印度阿育吠陀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石榴皮、石榴子、石榴花等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因此,利用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分析鉴定石榴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同时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对石榴的综合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对石榴皮、石榴子、石榴汁等石榴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石榴不同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掌握苦参炮制方法、药用部位及功能主治的发展与变迁。苦参古代炮制方法丰富,有苦酒煮、炙、米泔水浸制、炒制、酒制、醋制、油炒、焙等多种,现代则多以生品应用,其药用部位为去除根头和小支根的根部,但古代还有"去皮"或"去木取皮"的用法;古今文献对其功效的记载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归纳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有不同之处。苦参的古今文献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开展基于古代炮制方法的物质基础与其功效的相关性研究,为揭示苦参炮制原理、研发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苦参或苦参复方创新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升麻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多样,历代本草中记载有净制、切制、酒制、盐制、醋制、黄精汁制、姜汁制、炒黄、蒸制、焙等11种炮制方法,江西樟帮、建昌帮亦有蜜麸炒、蜜糠炒等特色炮制方法,目前主要沿用净制、切制、蜜炙及炒炭方法。本文系统查阅古今医药文献,梳理升麻的炮制历史沿革,探究古法炮制意图,并归纳在工艺、成分、药理等方面升麻炮制的研究现状,提出建立“性状-成分-药效”关联的升麻炮制工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以最终构建“原理-工艺-标准”三位一体的升麻炮制研究模式,以期为进一步规范升麻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阐释炮制科学内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枳壳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较多,除目前主流饮片品种生枳壳与麸炒枳壳外,历代文献还记载有面炒、米炒、炒焦、炒炭、盐制、蜜制、药汁制等17种炮制方法。笔者拟对古今文献进行全面查阅和梳理,通过厘清枳壳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枳壳的现代研究现状,总结了产地加工、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现代研究进展,并对枳壳炮制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设想,以期为筛选枳壳优势饮片品种、规范特色饮片炮制工艺、阐释炮制科学内涵、提升药材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十枣汤始载于《伤寒杂病论》,由芫花(熬),甘遂,大戟和大枣(擘)4味药材组成,是名医张仲景治疗水结悬饮证的经典方剂。十枣汤虽然在泻水逐饮方面效果显著,但组方中有毒药味的毒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医者多谨慎使用或不用。本文通过查阅近3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名医方论、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十枣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为有效开发利用十枣汤这一经典方剂,应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对十枣汤毒效物质基础、量-时-毒-效关系、安全用药范围等进行研究,探讨炮制对其药理毒理作用的影响,揭示其临床应用"有故无殒"的科学内涵,以期为十枣汤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中药传统炮制理论的现代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有丰富的炮制理论,对其深入挖掘和研究,有利于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对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和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意义重大。针对目前中药传统炮制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各理论代表性药物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炮制药理学研究为指导,对中药生熟异用论、炭药止血理论、辅料作用论等传统炮制理论相关研究内容进行阐述,为传统炮制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临床合理选用炮制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