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疏肝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胃肠激素的角度探讨疏肝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机理。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6组 :正常组、模型组、大剂疏肝饮组、中剂疏肝饮组、小剂疏肝饮组和得舒特组。后五组大鼠先予相应药物灌胃 3天 ,第三天急性避水应激刺激 1小时 ,复制类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脾不和型 )模型。观察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 (VIP、SP)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VIP和SP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 ;大剂量疏肝饮可以显著降低业已升高的VIP、SP含量 ,与得舒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疏肝饮可以有效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VIP、SP的含量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健脾温中法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 ,观察健脾温中法 (肠祺方 )对脾胃虚寒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VIP(血管活性肠肽 )的实验作用。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肠组织中VIP较正常明显升高 (P <0 0 5 ) ,用大剂量肠祺方可降低已经升高的VIP含量 ;而得舒特对血浆及组织中的VIP影响不明显。健脾温中法对血浆及肠组织中的VIP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提示中药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分泌、释放来达到治疗目的 ,其机理与对照组得舒特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安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腹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得舒特组;采用寒冷-束缚刺激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给药前后大鼠的排便量,给药7天后的小肠推进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VIP及SP含量的变化。结果:腹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得舒特组大鼠排便量减少、小肠推进运动减慢,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安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VI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大鼠血浆SP含量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安汤可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小肠运动和血浆VIP的异常升高,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吉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变化和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吉泰低、中、高剂量组和得舒特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予束缚应激加大黄泻下及结直肠扩张法复制模型,并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大便次数和性状。大鼠处死后取结肠标本进行肥大细胞计数,分析其面积、核浆比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结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密度降低、面积减少、核浆比增加,5-HT含量下调,其中肠吉泰中、高剂量组和得舒特组疗效显著(P〈0.05,或P〈0.01);肠吉泰高剂量组和得舒特组大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且肠吉泰与得舒特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吉泰通过调节大鼠结肠黏膜肥大细胞稳定性、5-HT表达量,改善内脏痛觉敏感状态,及其对束缚应激反应导致肠动力的紊乱。 相似文献
5.
温中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粘膜肥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大鼠肠粘膜肥大细胞(MC)的变化探讨温中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中健脾方组和得舒特组,每组12只。用番泻叶 束缚应激刺激造成腹泻型IBS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高压消毒的饮用水灌胃,其余两组分别给予温中健脾方煎剂和得舒特水溶液灌胃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结肠粘膜固定,制作石蜡切片,采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法进行MC染色,利用上海求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QAS医学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及医学图像定量分析软件进行MC计数,并测量MC面积、周长、圆度及等效直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粘膜MC数目明显增多,大鼠结肠粘膜MC面积增大、周长增加、圆度变小、等效直径增大;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结肠粘膜的MC面积明显减小、周长缩短、圆度有所增大、等效直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方可以减少腹泻型IBS大鼠结肠粘膜的MC数目,并能抑制MC活化脱颗粒,这可能是中药治疗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占普通人群的 1 1 .6 %~ 2 2 .0 % ,主要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与其相关的腹痛、腹胀等。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 ,可能和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结肠分泌和吸收改变、胃肠激素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等因素有关。IBS的病理生理 ,国内外有很多研究 ,其中肥大细胞起重要作用。1 肥大细胞在IB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1 粘膜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Hiatt和Katz早在 1 96 2年就在IBS患者的肌间神经丛中发现了肥大细胞[1] 。Weston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艾灸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溶液灌胃的方法 制备IBS-D模型.艾灸组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与血管活性肠肽(VIP)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联系,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分析IBS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腹泻型和便秘型IB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对其结肠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和甲苯胺蓝法染色后,对比观察MC和VIP表达情况。结果:IBS患者回盲部和乙状结肠部MC数和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而且IBS患者回盲部MC数和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均较乙状结肠部MC数和VI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增多。结论:MC和VIP可能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peptideVIP)、羟色胺(5-HT)的关系.方法 测定34例符合功能性疾病罗马ⅢIBS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VIP、5-HT含量,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血浆5-HT含量增高(P <0.01);IBS患者血浆VIP含量增高(P<0.05).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血浆VIP、5-HT水平与IBS发病有关,可为本病未来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更有意义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Kit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肥大细胞(MC)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个体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01~2007-05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依RomeIII确诊的56例IBS-D病人,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检测肠黏膜不同部位C-Kit在M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C-kit在MC中高表达者32例,其中回盲部、升结肠MC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MC数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BS-D中C-kit对判断MC的数量是较客观的生物学标记物;该标记物对指导临床采用肥大细胞稳定剂治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煎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大鼠的肠道肥大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加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痛泻要方煎剂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痛泻要方煎剂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痛泻要方煎剂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奥替溴铵片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天两次,连续30d。结果模型组大鼠回盲部肥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痛泻要方煎剂高剂量组与奥替溴铵片同样能降低模型大鼠回盲部肥大细胞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痛泻要方煎剂能抑制模型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肥大细胞数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C-N组)8只,实验组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C-M组)、电针上巨虚组(C-DS组)、电针大肠腧组(C-DD组),每组8只,采用冰水灌胃法造模14 d。造模结束后,C-DS组、C-DD组采用电针治疗,1次.d-1,连续7 d。治疗结束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大鼠结肠TRPV1 mRNA的含量。结果与C-N组相比:C-M组结肠组织TRPV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组相比:C-DD组、C-DS组TRPV1 mRNA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D组与C-D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TRPV1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多有报道,据文献所述,中医药疗法具有治疗手段多样、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特点,已凸显出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介绍近5年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腹泻型肠激综合征(D—IBS)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然后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疗效、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腹胀、腹痛、腹泻、排便困难、排便不净等不良反应评分(2.32±0.75,2.58±0.97,2.38±0.88,1.75±0.32,1.87±0.56)明显低于治疗前(0.12±0.09,0.13±0.12,0.23±0.07,0.04±0.01,0.05±0.03),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有效率为100%(46/46);患者治疗后HAMD由(25.2±4-3)下降到(5.4±2.4),HAMA由(29.8±4.7)下降到(6.2±1.7),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对D—IBS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临床不良症状和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赛乐特对结肠激惹综合征的疗效,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暗示疗法、口服谷维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赛乐特治疗。结果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好,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和好转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乐特对结肠激惹综合征的疗效较好,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探讨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免疫诱导剂,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3组动物分别行气囊直肠扩张,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在直肠球囊扩张前实验组2予以腹腔注射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断颈法快速处死后取回盲部及结肠标本,行肥大细胞甲苯氨兰改良染色,分析3组大鼠肠道粘膜肥大细胞定量数据。结果3组SD大鼠直肠气囊扩张AWR评分结果显示,在注入扩展气体3ml及5ml时,AWR评分实验组1(2.50±0.52、3.91±0.28)、实验组2(2.33±0.49、3.33±0.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0.45、2.33±0.49(P〈0.01、P〈0.01);5 ml时实验组1和实验组2AWR分值存在差异(P〈0.05);3组SD大鼠肠道粘膜HE染色未见明显异常,肥大细胞染色显示,对照组回盲部及结肠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肥大细胞数(2.83±0.38、1.58±0.51)明显少于实验组1(6.66±0.65、4.17±0.72)及实验组2(6.58±0.99、4.00±0.72),两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结论肥大细胞参与了IBS动物模型内脏高敏感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痛泻要方加味并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腹痛、泄泻、郁怒或紧张、胸胁胀闷、嗳气、纳差、肠鸣矢气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应用风芍六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9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风芍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3w后观察疗效。结果风芍六君子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2%,总有效率96%;蒙脱石散对照组临床治愈率0%,总有效率84.4%;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对照组临床治愈率0%,总有效率93.6%;治疗组疗效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芍六君子汤治疗腹泻型IB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WHBE兔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探讨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在IBS中的作用。方法 以湿热环境应激加小剂量致泻剂诱导WHBE兔建立IBS模型,在造模9d和14d时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激素和K 、Na 、Cl-含量的变化,并以JW兔作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造模9天时WHBE兔的5-HT、DA、ACTH、β-EP、COR均显著升高(P<0.05, P<0.01),Na 、K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JW兔ACTH、β-EP、COR均显著升高(P<0.05, P<0.01),K 含量显著降低(P<0.05);造模14天时WHBE兔5-HT、ACTH、β-EP均显著升高(P<0.05, P<0.01),JW兔ACTH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IBS模型中血清中5-HT、COR 与Na 、K 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P<0.01),血清中DA、β-EP水平与Na 、K 、Cl-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P<0.01),ACTH水平则与K 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IBS的发生不仅与HPA轴兴奋性升高有关,亦与体液因素有关,故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参与了WHBE兔IBS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