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临床对照研究,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与药物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一个疗程的针灸理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同疗程理疗之外给予有步骤的心理康复治疗.以6周为评定疗效的时间界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5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30.0%,显效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与药物综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与传统针灸理疗加药物治疗脑卒中在显效率上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MSSS、MBI、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药物治疗与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比单纯药物治疗占有明显优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的能力,还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药物结合康复治疗组50例,通过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单一药物治疗组50例,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脑卒中。结果:药物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有效率为98%,单一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80%。结论:药物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脑卒中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治疗 ,往往导致永久性残疾。综合医院的神经科早期介入康复技术在国外康复界已取得共识 ,在我国已引起重视 ,但报导极少。本研究在神经内科开展早期康复治疗 ,探讨神经科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功能恢复和预防及减轻残疾方面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 0 0年 1~ 1 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1 0 0例病人 ,符合①经临床诊断和CT、MRI确诊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1] ;②颈内动脉系的脑梗死或脑出血 ;③有肢体偏瘫患者 ;④首次发病 ;⑤患有严重影响主…  相似文献   

7.
吴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0):621-622
<正> 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但由于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使患者消极地对待锻炼,直接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本文通过对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以期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发展和疾病康复的关系,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抑制发生率与损害部位的关系。初步研究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病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择30例单一首发病灶急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表(HAMA)评定与对照组不做心理治疗30例患者对照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PSD发生率为20%~50%,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正常。心理加药物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PSD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PSD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因素造成的,心理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对PSD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潇 《大家健康》2013,(12):33-34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中医针刺疗法)30例和治疗组(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康复)29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治疗组在停止治疗后8周时降分显著。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心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与单用针刺疗法效果相当,但以配合心理康复远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中的治疗价值。方法1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分为中医药卒中单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取中药、针灸(适应症为软瘫患者)+西药、康复、心理、物理、护理等多学科整合治疗,对照组仅采取西药、康复、心理、物理、护理等多学科整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介入的卒中单元对脑卒中疗效优于未介入中医药的卒中单元。  相似文献   

12.
章立  刘小利  金友雨  厉向  章小新 《浙江医学》2016,38(20):1675-167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7例初发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以CIS复发或因病死亡为研究终点,分为预后不良组(达到终点事件者)58例和预后良好组(未达到终点事件者)4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改良Rankin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蛋白/肌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mRS、NIHSS、ADL、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为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入院mRS、NIHSS、ADL、尿蛋白/肌酐比、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为CIS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云旗  潘莉  雷灵 《疑难病杂志》2007,6(3):156-15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心综合征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46.6%(192/412)。治疗组总有效率93.7%(89/95),对照组为75.3%(73/9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治疗后心电图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心律失常、ST-T改变、心肌酶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l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生活满意度和生理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依从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降血脂,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强化心理治疗的康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组给予为期9个月的强化心理治疗,对照组则给予3次心理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随访1年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HAMD评分、CS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心理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能显著增加患者的康复机会,疗效也更持久和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潘美成 《海南医学》2008,19(11):117-11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把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 ,护理干预组另外还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给予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书诚 《吉林医学》2010,31(19):3014-3015
目的:探讨急性脑中风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中风患者93例,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死45例,诊断主要依据CT检查予以确定,选择相应对照组。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计算QT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QTd增加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之间QTd无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QTd明显增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治疗后QTd显著减小。结论:急性脑中风患者并发心电图异常,QTd显著增大。QTd检测有助于对脑中风的了解,防治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减少心脏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玉溪市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脑卒中危害程度,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提供一定防治科学依据。方法按坝区、半山区及山区分层,对2006~2007年发生脑卒中的居民进行个案调查。结果玉溪市居民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195.42/10万,死亡率62.36/10万。男女发病率与死亡率比例为1.27:1和1.29:1。出血型脑卒中占35.93%,缺血型脑卒中占60.55%。坝区、回族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山区、蒙古族和彝族死亡率较高。发病率以75岁以上年龄组较高。结论玉溪市出血型脑卒中高于全国城乡水平,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