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红  仇小强  曾小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73-2075,2078
[目的]探讨影响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分析国内1991-2004年关于出生缺陷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14篇。累计病例3054例,对照428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OR)分别为:母文化程度(0.7301),流产史(3.3768),孕早期服药(2.9642)、接触化学毒物(3.2927)、剧烈呕吐(10.6965)、感染(6.7954)、接触农药(5.9415)、TORCH感染(2.0370)、负性精神刺激(2.1331),父吸烟(2.2480)和饮酒(2.6646);多因素分析合并。比值比(OR)分别为:母文化程度(0.6545),孕期营养(3.4488),孕早期服药(3.4892)和负性精神刺激(1.6294)。[结论]影响中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文化程度,孕期营养,孕早期服药、感染、剧烈呕吐、接触化学毒物,父吸烟和父饮酒等。  相似文献   

2.
3.
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与降低出生缺陷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核心问题,出生缺陷的干预能力决定着出生人口素质的水平提高,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从辽宁省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人手,提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经济产出预测和当前降低出生缺陷的4点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3年强制婚检政策取消前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动情况.方法:整理文献,将2002年和2003年的出生缺陷数和围产儿数分别合并后得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作为对照组,与2005年的相应出生缺陷发生率利用meta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取消强制婚检后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取消前2002年和2003年合并出生缺陷发生率的1.11倍(D+L pooled RR=1.11,95% CI=1.04 ~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取消强制婚检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上升,取消婚检与这一趋势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提倡婚前检查,同时加强孕前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及孕检对改善我国出生缺陷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出生缺陷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医院2003~2004年产科共1 011例育龄产妇,并对其孕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24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接受射线(β=2.569,OR=13.407)、羊水异常(β=1.491,OR=4.440)、高血压(β=2.821,OR=16.779)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β=1.312,OR=3.715)、孕期补碘(β=-2.252,OR=0.105)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文化程度、接受射线、羊水异常、高血压、孕期补碘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量评价近年来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收集2010-2014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采用RevMan5.1和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OR值和95%CI。用Begg秩相关和漏斗图来判定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的19篇文献,包括95 798名调查者,影响因素合并的OR及95%CI分别为:高脂饮食1.37(1.17~1.59)、饮酒1.12(1.03~1.22)、年龄1.03(1.01~1.05)、吸烟0.72(0.67~0.77)、运动0.79(0.63~0.98),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饮食、饮酒和年龄是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运动、吸烟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生缺陷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也[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国出生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出生缺陷预防决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08-2018年国内外已发表的我国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 家族遗传史、母亲吸烟、父亲吸烟、孕期致畸因素接触史、居住地有环境污染源、不良孕产史、孕早期患病、孕期情绪不良、孕期服用药物等因素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婚检、孕检、叶酸增补、孕期经常摄入优质蛋白等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 预防出生缺陷,应避免孕期接触各种物理和化学有害物质,重视常规婚检、孕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增补叶酸,多补充优质的蛋白质以增强母亲体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中文19篇、英文7篇),累计调查人数211 036人,其中糖尿病患者20 701例,糖尿病患病率为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1~45岁(OR=3.13,95%CI=1.97~4.97)、46~60岁(OR=4.93,95%CI=3.21~6.34)、> 60岁(OR=14.77,95%CI=11.81~18.47)、超重(OR=1.79,95%CI=1.66~1.93)、肥胖(OR=2.74,95%CI=2.48~3.02)、中心性肥胖(OR=3.29,95%CI=2.87~3.7...  相似文献   

10.
程时磊  张发斌  李斌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2):1775-1780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胃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8年1月-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9篇中文文献,累计病例组患者8 979例,对照组人群11 593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79,95%CI=2.41~3.24)、喜食腌制食品(OR=2.48,95%CI=2.16~2.85)、饮食不规律(OR=2.46,95%CI=2.08~2.92)、有消化系统疾病史(OR=6.85,95%CI=3.98~11.79)、饮酒(OR=2.63,95%CI=2.04~3.38)、重盐饮食(OR=2.58,95%CI=2.09~3.20)、喜食煎炸食品(OR=2.28,95%CI=1.87~2.78)、喜食烫食(OR=2.67,95%CI=2.12~3.37)、有肿瘤家族史(OR=4.50,95%CI=3.64~5.56)、喜食熏制食品(OR=2.86,95%CI=2.02~4.04)、有幽门螺杆菌感染(OR=2.48,95%CI=1.60~3.86)、进食速度快(OR=2.60,95%CI=2.06~3.30)、暴饮暴食(OR=2.30,95%CI=1.75~3.02)、喜食干硬食品(OR=3.99,95%CI=2.51~6.35)和喜食辣食(OR=2.64,95%CI=1.60~4.35)是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58,95%CI=0.49~0.68)、常饮茶(OR=0.52,95%CI=0.42~0.64)、常吃豆及豆制品(OR=0.49,95%CI=0.36~0.67)、常吃葱蒜(OR=0.37,95%CI=0.24~0.56)、常吃奶及奶制品(OR=0.63,95%CI=0.51~0.79)和常吃水果(OR=0.56,95%CI=0.48~0.65)是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靠。结论 吸烟饮酒情况、家族史、疾病史和饮食习惯均为中国胃癌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1998-2002年对5 750例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检出出生缺陷7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04‰。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02‰,高于女婴的发生率12.34‰。四肢及趾指畸形的发生率最高(3.83‰),其次为全身积液和水肿(2.61‰),再次为神经系统(2.26‰)。缺陷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职业、文化程度和孕早期感冒及用药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应继续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及病因学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优生知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国2001—2011年间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2001—2011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24篇文献。结果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值)及95%CI分别为孕期感冒发热2.00(1.46~2.73),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2.02(1.51~2.71),居住地有污染源1.86(1.26~2.73),孕期接触农药史1.80(1.08~2.99),孕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1.65(1.37~1.98),自然流产史1.64(1.13~2.38),有生育畸形儿史1.61(1.30~2.01),父亲接触有害化学物质1.51(1.08~2.11),孕期弓形体病、其他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感染1.44(1.10~1.88),产次≥2次1.41(1.00~2.01),负性事件刺激1.11(1.04~1.19)。结论孕期感冒发热、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孕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孕期负性事件刺激、孕期接触农药史、父亲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自然流产史、有生育畸形儿史、产次≥2次、居住地有污染源、孕期TORCH感染等是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山西省部分县(市)出生缺陷现状,分析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相关因素。方法:以2006年1月~2008年12月山西省6县(市)出生儿为调查对象,调查出生缺陷发生率,居住地和家庭收入情况,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家族史、孕产史、既往史、个人史及是否接受婚育指导、是否增补叶酸,孕期患病及服药情况、接触有害物质情况、出生儿情况等。结果:近3年现存出生缺陷率为134.27万/,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多指(趾)与并指(趾)。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居住地、家庭年人均收入、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近亲结婚、曾生育缺陷儿、亲属曾生育缺陷儿家庭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处在较高水平。母亲孕期罹患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先兆流产、生殖道感染、妊娠剧吐,以及孕期使用感冒药、止吐药均可使出生缺陷发生率处在较高水平。结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寻找可能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出生缺陷儿为病例组,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3比例匹配对照组。设计统一的表格由各监测医院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填写,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孕前检查、服用叶酸、孕检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早孕期感冒、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及孕检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提倡婚检、孕检及服用叶酸,围孕期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减少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国内12篇(累计病例3436例,对照3976例)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根据齐性检验结果采用计算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 单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母孕期受精神刺激(4.55)、母孕早期有感冒病史(3.18)、孕前接触有毒化合物(3.19)、孕期接触农药(4.85)、孕期有负性生活事件(5.39);多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母孕期受精神刺激(4.08)、孕期接触有毒化合物(3.54)、母孕期感冒发热(5.00).结论 目前影响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母孕期受精神刺激、母孕早期有感冒病史或发热、孕前或孕期接触有毒化合物、孕期接触农药和孕期有负性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余杭区出生缺陷基本信息,寻找出生缺陷高危因素,为出生缺陷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1日~2010年5月31日分娩(孕周≥28周),在余杭区进行出生申报的21713名0~3岁婴幼儿进行出生缺陷信息收集。根据基线调查结果,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生缺陷组及对照组孕母人口学特征、孕前及妊娠期精神情况、药物暴露史等信息。结果:共筛查出生缺陷儿365名。出生缺陷高危因素分析发现,家庭收入低、母亲健康状况差、孕前3个月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和妊娠期间服用药物等因素是余杭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高危因素。此外,孕妇妊娠期存在被动吸烟情况、配偶健康状况差及生育年龄>35岁也会增加出生缺陷发生危险。结论: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宣教,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深化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干预策略,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国内1990-2001年关于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41篇。累计病例5600例,对照6892例,结果:各因素合并比值比分别为:精神因素(3.34)、吸烟(3.04),室内煤烟污染(3.20)、室内油烟污染(2.72),肺癌家族史(2.61),饮食蔬菜摄入(0.49)、水果摄入(0.69),体重指数(1.57)、家族肿瘤史(2.97)、呼吸系统疾病史(2.66)、厨房通风情况(2.13),生活用煤(1.50)、被动吸烟(1.42),结论: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及家族史,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  相似文献   

18.
出生缺陷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研究最完整、最准确的出生缺陷诊断与报告的方法,以反映各种出生缺陷率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以人群为基础,覆盖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4省的32个县、市的所有孕满20周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在出生时到生后6周期间至少进行3次体;任何有出生缺陷或有出生缺陷的婴儿均以出生缺陷病例上报,上报时间每月1次;上报材料包括当地每月的出生资料,出生缺陷病例报表及病体表照片;出生缺陷病例的诊由3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儿科专家及1位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完成,结果:监测系统在1993-1996年共监测了100万出生儿,监测到1万例出生缺陷新生儿,收到报出生缺陷儿童体表照片3万张。其中重大出生缺陷达5000例,排前几位的为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及肢体畸形等。结论:本监测系统是一种世界上独特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其资料主要被用来进行出生缺陷监测报告(了、季报、年报),出生缺陷资料交换,为所有以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为结局或因素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医学提供数据,其特点以人群为基础和以体表照片为数据及诊断依据,该系统具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手段,春监测结果已用于分析性研究及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发生现状,主要病种、顺位及出生缺陷影响因素。方法:对宁夏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样本点所有出生婴儿(包括无论孕周大小的死胎、死产、治疗性引产等)进行调查,并对出生婴儿的母亲进行出生缺陷发生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2007年11032名新生儿中共检出有明确出生缺陷疾病名称的病种为32种,患病人数143人(发生率为129.62/万人);位列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和先天性脑积水,占总出生缺陷疾病的55.3%;汉族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回族(P<0.01);妇女孕期发热、病毒感染、缺碘、有异常生育史等危险因素使生育出生缺陷儿风险增高。结论:宁夏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位于前5位病种与全国调查相同,但顺位略有不同。多种因素影响出生缺陷的发生,应有性地加强孕前筛查及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Maternal diabetes: The risk for specific birth defec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studied the risk for specific birth defects among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gestational and chronic diabetes using data collected by the Spanish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ECEMC). For the years 1976 to 1985, we identified 10,087 infants with malformations and 9,994 control infants; 155 of the case infants and 89 of the controls were born to diabetic mothers. The crude odds ratio for any minor or major defect and insulin-treated diabetes was 5.5 (95% CI =1.2, 24.8), and for major malformations it was 8.7 (95% CI =1.8, 34.7). The risk for defects involv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skeletal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fants of non-insulin-treated diabetic mothers were 2.9 times more likely to have a major congenital birth defect (95% CI =1.2, 7.2): The crude odds ratio for any major or minor defect and mother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requiring insulin was 1.9 (95% CI = 1.1, 3.4). Similar risk was observed for major defects (OR =1.9, 95% CI =1.0, 3.7).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fants of insulin-treated diabetic mothers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malformations of the CNS,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skeletal system. We also found an increased risk for specific defect categories among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treated with insulin.Corres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