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肝移植患者术前因长期输液治疗、支持治疗和经常性抽血检查,外周静脉血管损坏严重,移植术后也因病情需要化疗或胃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外周血管难以长期持续承受高浓度的药物刺激。应用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以避免中心静脉置管造成的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保护外周静脉,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自2007年8月以来,武警总医院对2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术,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Catheters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其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临床上常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中长期和间歇化疗治疗及营养支持,留置时间为6~12个月,可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硬化.PICC置管常并发症有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等,偶发深静脉血栓.武警总医院肿瘤二科于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行PICC 127例, 1例患者留置PICC过程中出现上肢静脉血栓,现将对其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操作简单,对患者伤害较小,可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和损伤,还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1]。现将因个体血管差异,采用X线透视机辅助下,一例PICC置管的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如今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尤其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静脉营养、输入化疗药物和静脉输血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医生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电解质、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凝血系列等指标。因此必须要求护理人员以娴熟的技能,及时采血和开通静脉通路。采用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管采血,有助于及时获取血标本,保留静脉通路并及时采取措施使用药物等,分秒必争的配合临床医师的抢救工作,以争取赢得抢救的最佳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器采血在临床的应用,此方法方便快捷,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笔者知道优势传统的钢针刺激性强,容易产生静脉炎,在静脉穿刺中容易刺破静脉导致渗液。而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针管柔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双头输液,具有避免反复穿刺、保护患者静脉、利于患者活动和搬运,随时保持静脉通道、便于及时给药和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适用于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者[1]。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连接采血器采血的方法对血标本中部分指标有影响,甚至会有溶血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 1 优势 传统的钢针刺激性强,容易产生静脉炎,在静脉穿刺中容易刺破静脉导致渗液.而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针管柔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双头输液,具有避免反复穿刺、保护患者静脉、利于患者活动和搬运,随时保持静脉通道、便于及时给药和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适用于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者[1].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患者的措施之一,也是临床上静脉给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础护理操作[1].静脉输液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造成皮肤瘀血,影响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穿刺带来困难,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对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采用新型按压方式胶布棉球按压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液安全地输入患者体内,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患者无不良反应[1].临床常多采用左右颈内及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因管径粗、血流量大且快,输入的高渗营养液瞬间被稀释,且不易受输入液浓度、pH 值的影响,对血管内膜损伤轻微,而作为危重症患者辅助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2].由于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管道护理、转运患者等因素,若不加以防范,则有可能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无锡市人民医院综合ICU 在2009年5月1日~2010年4月30日期间,共计收治危重症患者997 例,其中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者635 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治疗常需要长期使用静脉插管,它可延长输液治疗时间,如用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感染,Gancyclovir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有髓细胞毒性的抗病毒药(如叠氮胸苷),不经肠胃道摄入的营养品及血液制品等,另外还有用于治疗AIDS相关肿瘤(如淋巴瘤和卡波西氏肉瘤等)的攻击性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作为肿瘤科化疗的常用静脉通路,护理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PICC导管满足的治疗的需要,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但因患者个体差异或置管时间略长,可出现穿刺处结缔组织包裹导管引起拔管困难的情况.2011年1月,武警总医院肿瘤科出现1例因导管穿刺处被结缔组织严密包裹而导致导管拔除困难者,经分析处理,将导管完整拔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一般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及静脉切开等。但对于危重患者,外周静脉常收缩塌陷,穿刺困难,中心静脉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且较耗时,导致最佳用药时机丧失。建立骨髓腔通道进行骨髓输液作为一种有效的输液方式,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院应用骨髓腔输液创伤急救患者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医疗保健、治疗和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住院患者最常见、最有效的治疗途径之一。但药液外渗是静脉输液期间易发一种况,由于有不同程度的药液渗漏,造成局部肿胀,轻者引起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体系对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2例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全程规范化护理体系.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外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药物引起,顽固难治.我科自2003年起使用三蕊胶囊、中药、静脉封闭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长期输液、静脉营养、肿瘤化疗、血液动力学监测等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更新换代、插管技术普及,随之而来的相关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venous catheters related infections ,CVC-RI) 也逐年增加.在美国,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20万例, 其中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占90%左右[1-3],平均CVC-RI感染率为5.3/1000导管留置日,感染患者中平均病死率12%~25%[4].国内报道[5],原发性血液感染中82%与CVC有关.因此,加强此类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本文就有关CVC-RI的危险因素综述如下,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护理中,做静脉穿刺或输液时操作不规范,对药物配伍禁忌不熟悉以及对手脚残废的病人的血管走向不清楚,都会给工作带来困难,并增加患者的痛苦。现将个人的几点体会提出,以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性科学》2019,(11):130-132
目的观察在妇科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中采取加温输液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妇科诊治的542例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271例)与实验组(27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法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加温输液法护理。对照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输液局部皮温低、静脉炎、体温下降/寒颤、腹痛腹泻、心率加快、局部血管痉挛、四肢发冷、输液不畅),流出液体温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输液局部皮温低发生率为(0%、4.8%)、静脉炎发生率为(0.74%、4.43%)、体温下降/寒颤发生率为(0%、3.69%)、腹痛腹泻发生率为(0.74%、4.06%)、心率加快发生率为(0.74%、4.8%)、局部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37、3.32%)、四肢发冷发生率为(0%、3.69%)、输液不畅发生率为(0.37%、6.2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5%、35.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流出液体温度、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妇科疾病静脉输液患者中,采取加温输液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输液温度使其适宜体温,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产生的寒颤、静脉刺激等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拉近护患距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长期单一的服用氨苯砜治疗麻风,虽已治愈大量病人,但由于疗程长,长期应用氨苯砜一种药物,相继出现了耐药菌株和残存活菌,治愈病人复发病例多,因此弊端多,对进一步控制麻风造成很大困难.而联合化疗采用利福平,氯苯酚嗪,氨苯砜联合使用,可终止麻风病的传播,防止耐药,减少复发,护理工作在实施联合化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一次性20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实施心肺复苏急救的成人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实验设定的胫骨骨髓腔输液的纳入标准,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心肺复苏急救的成人创伤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计27例,首选胫骨骨髓腔输液通;对照组35例首选外周静脉输液通道补液.比较两组通道建立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补液速度,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两组通道建立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补液速度比较:骨髓腔输液通道在未加压情况下,与外周静脉补液速度有差异(P<0.05);在加压的情况下,与外周静脉输液通道补液速度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成人创伤实施心肺复苏术的院外及院内急救中,若外周静脉通道难以建立,采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穿刺胫骨骨髓腔输液可达到快速给药、加压快速输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种灾难连年不断,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往往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灾后救援工作,对挽救伤员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静脉输液是救援中常用的基础护操作技术,在救援现场需要快速准确的完成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有效的外周循环通路,及时给予治疗性用药、补充血容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患者除Kaposi肉瘤(KS)外,还存在一血管增生性病谱,这是AIDS病人血管损害的一种特殊类型,不同于"一般"的KS.Cockerel等称其为上皮样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 EA).有趣的是有人在这些皮损中证实有杆菌存在.本文介绍了7例EA患者,并与相似的病例报告进行了比较,试图确定这些病例是否能构成一种独特的疾病.7例均为男性AIDS患者,其中2例为同性恋者,4例为异性恋,同时有长期静脉滥用药物史.另1例虽否认同性恋及长期静脉滥用药物史,但与有静脉药瘾的女性有多次性接触.7例均有体重下降及皮损.皮损表现为多数红色至暗黑色的圆形丘疹及圆顶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