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抑郁治疗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43例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基础上 ,给予心理治疗并口服氟西汀 2 0mg/d ,共 16周 ;对照组只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对照组中 60 %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另 40 %治疗结束后半年内需间断治疗。而观察组只有2 3 %需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大部分可长期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 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提高心律失常伴抑郁者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应用降压药物和降压药物与抗抑郁药物、心理干预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63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抗抑郁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口服奥贝汀20mg/d,心理干预,疗程8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抗抑郁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SBP由157±6降至139±6mmHg,DBP由101±3降至85±5mmHg。总有效率为SBP74.2%、DBP80.6%,抗抑郁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 w、12 w,两组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物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抑郁症患者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8年3—9月,采取抽样方式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两组MoCA评分都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6 w、12 w,两组 HAMD 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伴有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黛力新对冠心病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144例,其中合并抑郁症患者40例(A组),非合并抑郁症患者104例(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如阿斯匹林、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A组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A1组、对照组A2组,对A1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10.5 mg(丹麦灵北制药)每日1次口服2周抗抑郁治疗。结果:A组患者心悸、头晕、乏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1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2组。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悸、头晕、乏力、室性心律失常对于识别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意义重大,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显著降低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抗抑郁治疗,给予帕罗西汀20mg,早晨顿服1次;而对照组只给常规药物治疗。12周后,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较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0.58±0.08与0.51±0.08,P〈0.01)。结论对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的病人,抗抑郁治疗能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2,(3):97+100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探索其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抑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患者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0%,χ2=4.38,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更年期抑郁症较单纯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物黛力新(通用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心血管疾病伴有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心血管疾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黛力新治疗组84例,对照组42组.治疗组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10.5 mg,2 次/d,观察4周.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类似心绞痛、左心衰、心律失常等方面以及血压稳定情况方面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黛力新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治疗12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L-INDEX)评价生活质量;记录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改善情况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YHA、LVEF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与焦虑心理障碍间的关系,及抗焦虑抑郁药物对心律失常伴发焦虑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2例心律失常伴发焦虑的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56)。2组患者都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律失常伴发焦虑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并伴有焦虑心理障碍的患者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焦虑痛苦症状的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rTMS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此外,rTMS组予以rTMS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伪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76.19%),rTMS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更高(P<0.05)。治疗4周后,rTMS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而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改善焦虑症状,上调血清BDNF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97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和奥氮平,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郁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和奥氮平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和抑郁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使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心力衰竭合
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10~ 2017-02 期间我院收治的169 例心力衰竭病人,其中合并室
性心律失常的病人为102 例。对上述102 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胺碘酮口服抗
心律失常治疗,同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0.3%;予以小剂量胺
碘酮口服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好,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有效率为84.9%,高于对照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重视并予以抗心律失常治疗,通过口服小
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遏制心衰病人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改善远期预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朱宝勤 《当代医学》2014,(36):127-128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LEVF、心脏猝死率、人均再住院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脏猝死率及人均再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之上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洪建湘  林峰 《吉林医学》2011,(21):4358-435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U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P<0.05),且对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加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P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叶其群  田伟 《海南医学》2012,23(15):35-36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原抗帕金森药物,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抗抑郁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vs68.3%,P<0.05)。两组的HAMD评分和UPD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少见不良反应,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夏常泉  刘辉 《河北医学》2010,16(9):1032-1034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症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20mg/d,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QT间期离散度明显降低。结论:抗抑郁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从而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伴抑郁症状的9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抑郁治疗组在常规针对COPD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氟西汀口服6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针对COPD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6个月内两组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结果COPD患者中合并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2.59%;治疗6个月后,抗抑郁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主要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抗抑郁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个月时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和药物抗郁抑治疗可提高伴郁抑症状的COPD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0.00%,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