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黄丸类成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黄丸类成药是历代医家治疗肾虚病症的要药。它大体可分滋补肾阴和温补助阳两大类。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可治疗各种紧阴虚病症。八味肾气丸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八味肾气丸加减可治疗肾阳不足产生的各种病症。近代对地黄丸类药物作了许多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具有增强人体机能、调整和提高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丸应为滋阴利水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味地黄丸世人都谓其为滋阴补肾之方,而忽视了其利水渗湿之功。 首先,从组方机理看,方中是以熟地滋补肾阴为主药;辅以山萸肉、怀山药健脾补肝肾养阴而涩精;又以泽泻去肾之湿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火,共为佐使。用药以滋阴药为主辅,化湿祛浊药为佐使,则其功效应是以滋阴补肾为主,兼有利水化湿作用。 六味地黄丸由金匮肾气丸衍变而来。金匮肾气丸的温阳利水作用已为人们所公认,六味地黄丸是在金匮肾气丸原方中减去了温补肾阳的桂枝、附子而保留了滋阴补肾、化浊利水之药。因此可以认为:金匮肾气丸是用于肾脏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3.
地黄汤系列方药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方剂,本方是由金匮肾气丸减桂、附而来,亦作汤剂用,名六味地黄汤。其功用为滋补肾阴。虽名为滋补肾阴之专方,实为足三阴并治之剂。其主治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遗精梦泄、消渴淋沥,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等。历代医家在本方基础上化裁出杞菊地黄丸(汤),麦味地黄丸(汤),知柏地黄丸(汤),归芍地黄丸(汤)等方剂,形成地黄丸(汤)系列方,不仅在内科,儿科、妇科中用途广泛,而且在五官科临床亦用于多种疾病,仅就其在眼科中的治疗作用举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4.
宋灏 《光明中医》2011,26(6):1283-1284
地黄丸类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肾虚病症的重要药物,其作用显著,为古今医家所重视。肾虚病症可概括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大类,根据主治病症的不同,地黄丸类的成药也可分为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两大类。1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因由熟地黄、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建泽泻、山萸肉六味药组成,故名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源出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卤开不合,神不足,  相似文献   

5.
刘妍  王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96-998
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的名方之一,由于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8味药组成,具有填精益髓、温补肾阳的功效.六味地黄丸始出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方为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而成,为滋补肾阴代表方.此二方千百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近年来对其作用和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六味地黄及金匮肾气方的药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出自于《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条,由《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加减而成,由宋代的钱乙所创,乃滋补肾阴的代表方。现以三则病案阐述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不同病证的方法,以期为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医家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肉桂、附子而成。原方用于小儿五迟(发育不良)症,方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药材组成。因其具有滋补肾阴之功,后常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症的基本方。近年来,中医药专家通过临床医学和药效学实验,发现六味地黄丸作为治疗药与辅助治疗药,在现代医学中的新功效。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系将《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由桂枝、附子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的功能。用以治肝肾阴虚的病证。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证属肝肾阴虚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汉·张仲景金匮肾气丸,见于宋·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诀>.因小儿纯阳,无须益火,故于肾气丸中去桂附之温燥而存六味之滋润,变温补肾阳之剂而为滋补肾阴之方.钱氏此方,可谓开后世滋阴派之先河.本文从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六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因其有滋补肾阴之功效,临床上常用来医治肾阴亏虚之证。明代医家薛己注重补肾,他认为肾之病证,不论寒热,均因肾虚所致,若是无水阴虚热证,当用六味丸以滋养肾水。通过对薛己多部著作进行分析总结,其运用六味丸的特色被归纳为壮水之主,以滋真阴;脾肾并重,滋其化源;肝肾同调,滋水涵木;朝夕分用,合力治之;创新应用,用方广泛等几个方面。薛己扩大了六味丸的应用范围,为六味地黄丸的传承与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并给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谢鸣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杂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珂 《北京中医药》2008,27(5):339-340
六味地黄丸是补益剂中补阴剂的代表方,为宋代医家钱乙据仲景肾气丸加减变化而来,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虚证.谢鸣教授临证善用本方,对本方的配伍规律和组方结构有独到的认识,随证化裁加减应用屡起沉痼大疾,并应用本方的潜在功效治疗以肾阴虚为主证的内科杂证.本文主要介绍了谢鸣教授从方剂学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的理解与认识,并总结谢鸣教授围绕本方证之病机随症加减的用药规律,并附验案四则,揭示了本方临床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对应病机的普遍适应性,使谢鸣教授倡导的本方"通补兼施"的配伍规律及活血、清热、祛湿、行水的潜在功效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肾气丸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天植 《陕西中医》1996,17(11):519-520
本文根据肾气丸的药物配伍、用量,以及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论述,对该方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方应是温肾通阳,化气利水的方剂,并非补阳的正药,故只可用于肾气不足,水湿内停者,不可通治肾阳虚衰之证。  相似文献   

13.
金匮肾气丸方出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则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乃填补肾阴的主方。此两方历代医家取其精髓,衍生出一系列补肾良方,应用于临床各科,效果颇佳。笔者以《素问》“腰者肾之府”、“肾主骨”、“肾生骨髓”、“久病则虚”、“虚则补之”及“治病必求于本”为依据,持续交替服用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腰痛65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医家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具有滋补肝肾、兼降虚火之效。在临床实践中,许多病例在其病情演变过程中表现为肝肾阴虚证,根据中医“证同治亦同”之原则,笔者选用滋补肾阴之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 肾气丸方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一篇,故又名“金匮肾气丸”。本方具温补肾阳之功效,主治由肾阳不足而引起的,虚劳腰痛,肢冷,小腹拘急,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丸系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的.原名地黄丸,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附而成.为滋补肝肾而制的方剂.全方六味,三补,三泻.开阖兼顾,动静结合,寒燥不偏.虽功专肾肝,而六经备治.宜于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诸证.是滋阴特别是滋补肾阴的通用方.后世演化成多种补肾系列方剂,称为补肾之鼻祖.经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治疗皮肤病验案三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泽华 《光明中医》1997,12(2):43-44
六味地黄丸治疗皮肤病验案三则赵泽华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657100)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丸,是从《金匮要略》肾气丸减桂、附而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我用此方治疗皮肤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是补益剂中补阴剂的代表方,为宋代医家钱乙据仲景肾气丸加减变化而来,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肾阴虚证。谢鸣教授临证善用本方,对本方的配伍规律和组方结构有独到的认识,随证化裁加减应用屡起沉痼大疾,并应用本方的潜在功效治疗以肾阴虚为主证的内科杂证。本文主要介绍了谢鸣教授从方剂学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的理解与认识,并总结谢鸣教授围绕本方证之病机随症加减的用药规律,并附验案四则,揭示了本方临床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对应病机的普遍适应性,使谢鸣教授倡导的本方“通补兼施”的配伍规律及活血、清热、祛湿、行水的潜在功效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9.
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疑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超  李媛 《河南中医》2008,28(11):90-91
肾气丸乃温补肾阳的方剂,本来阳虚温煦不足,可还用苦寒的丹皮,意在三点:①清虚热,②导泄,引火归原,③活血通脉.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方剂,对其中起泻利作用的茯苓、泽泻的配伍,意在以下四点:①利水与通利三焦;②预防滞涩;③清火;④降泻通阳,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20.
济生肾气丸出于《济生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笔者常用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不明原因下肢水肿,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