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荣娟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06-160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7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9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GM1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h内)应用GM1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惊厥的发生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CT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GM1治疗组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vs56.41%,χ2=4.2233,P<0.05);前者重度HIE(包括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呈中、重度改变者)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后者(P<0.05);生后7~8d和12~14d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GM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5.95%vs75.86%,χ2=4.8451,P<0.05;29.73%vs58.62%,χ2=4.4357,P<0.05);GM1治疗组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5.13%vs25.64%,χ2=4.8258,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GM1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并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磷酸肌酸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蕙元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34-253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76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8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尽早(生后12h内)应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惊厥的发生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CT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磷酸肌酸治疗组惊厥的发生率(34.21%)与对照组(60.53%)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5.277 8,P<0.05),前者重度HIE(包括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呈中、重度改变者)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后者(P<0.05)。生后7~8天和12~14天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磷酸肌酸治疗组(分别为44.44%%和25.00%)与对照组(分别为71.88%和50.0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χ2=5.211 6,P<0.05;χ2=4.5544,P<0.05),磷酸肌酸治疗组的病死率(5.26%)与对照组(15.7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257 4,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磷酸肌酸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1,6-二磷酸果糖(FD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7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FDP组40例、对照组30例,观察72 h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监测生后6 h内、3天、10天血清酶(LDH、AST、CK、CK-MB、HB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出生13~14天、27~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FDP组HIE的发生率及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组血清酶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生后3天FDP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后10天FDP组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BNA评分及DQ测定FDP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FDP对HIE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重度窒息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第2~3天、12~14天、26~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对比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的结果,同时对比患儿第2~3天以及26~28天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超过35分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3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3.06±7.46)分,12~14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7.36±5.17)分,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为(39.81±3.06)分,两组患儿第2~3天、12~14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26~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35分的比例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纠正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状态,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病情的判断和疗效的评估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68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GM1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33例。两组患儿分别于3月龄和6月龄时测定神经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GM1治疗组HIE患儿3月龄和6月龄DQ值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GM1治疗组6月龄发育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GM1可改善HIE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降低HIE患儿发育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56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8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CP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24h内)应用CP治疗;另取同期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1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与比较两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BP、NSE水平的变化。结果CP治疗组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的病死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清MBP、NSE含量均显著升高。C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在生后3d及生后8~10d时,血清MBP和NSE含量在统计学上均具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CP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HIE的发生发展,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李薇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39-641
目的:探讨窒息复苏后SIRS与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有重度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52例(SIRS组),另取同期NICU中不伴SIRS的重度窒息复苏后足月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SIRS组)。所有患儿在生后72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并于生后2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生后72h左右进行HIE的临床分度;7~10d行头颅CT检查并分度;12~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统计各组病死率。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增加(χ2=6.4792,P<0.05),病死率也明显增加(χ2=14.7713,P<0.001)。非SIRS组与SIRS组比较,前者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后者(χ2=8.7917,P<0.01),前者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后者(χ2=11.0318,P<0.001)。SIRS组重度HI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18.5320,P<0.01)。存活者NBNA评分<35分者所占比例SIRS组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4.3905,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呈中、重度改变者所占比例SIRS组亦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4.6316,P<0.05)。结论:在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SIRS的发生与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疾病的演变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及病死率也明显增加。SIRS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窒息缺氧对脑的损伤程度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加用FDP250mg/kg,2次/d,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连用10天,其前后各行1次NBNA测定;对照组为上1年住院的同一诊断标准下的重度HIE患儿,与观察组一样接受了除FDP以外的常规治疗和NBNA测定并有详细的评分记录。结果:观察组于FDP治疗后的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和一般状态二方面。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较单纯常规治疗有利于改善重度HIE患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从而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窒息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例新生儿HIE的临床表现与CT的特点。结果:重度窒息组患儿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且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窒息越严重,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CT不仅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而且还能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5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5~7d、12~14d、26~28d进行3次NBNA评分。结果NBNA评分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得分明显低下,5~7d<35分40例,占74%,12~14d<35分22例,占40.7%,26~28d<35分10例,占18.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缺氧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NBNA评分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浆脑利钠肽分泌水平的变化及其与NBNA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172例,根据有无窒息将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轻度窒息组61例及重度窒息组24例,对比3组血清中脑利钠肽水平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窒息组血清中BN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不同时间段3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对照组评分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BNP表达水平与第7、14、28天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参与了窒息所致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性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enc Ephalopa-thy,HIE)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窒息生产史的49例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23例及重度窒息组26例,进一步将发展为HIE的新生儿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同时选12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检测生后2 h、第3天、第7天血清NSE水平。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生后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生后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明显升高(P<0.05);生后2 h、第3天、第7天血清NSE含量比较,中、重度HIE组较轻度HIE组明显升高,重度HIE组较中度HIE组明显升高(P<0.05);HIE各分组于出生第3天与出生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升高,出生第7天与出生2 h内血清NSE含量比较减低(P<0.05)。结论:血清NSE能较早地反映新生儿缺氧脑损伤程度,可先于临床表现较早指导临床诊疗,对早期指导诊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脑血流的改变与脑损伤的关系,并通过检测脑血流对预后做出初步评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窒息新生儿100例在生后5天内连续检测其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对13例合并HIE的患儿进行1~2年随访,并进行DQ测定。结果:①生后24h内轻度窒息组脑血流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Vs、Vd、Vm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VsP<0.05,VdP<0.01,VmP<0.05。②生后24h内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PI均升高,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RI明显升高,P<0.01。③频谱特征:第1天重度窒息组收缩期峰值较小,部分舒张末期血流信号接近不显示,呈现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特点,直至第5天接近正常双峰型。④对13例HIE儿进行随访,DQ异常4例。结论:脑血流量减少是引起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脑血流恢复较慢者可能会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张慧琼  谭建新  敖当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10-40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内皮素-1(E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RIA),动态检测54例HIE患儿与25例对照组新生儿VEGF、ET-1水平;同时对HIE患儿生后7~10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①轻、中、重度HIE患儿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恢复期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以重度HIE组升高明显(P<0.01)。②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度HIE患儿恢复期血浆ET-1水平降至正常,而重度HIE组血浆ET-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NBNA评分<35分组其血浆VEGF、ET-1水平显著高于评分>35分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浆VEGF、ET-1水平对临床判断HIE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生后第2天加用EPO每日200 U/kg静脉滴注,疗程7天,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SOD、MDA的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HIE患儿血清中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常规治疗前后血清中SOD、MDA无统计学意义;轻度HIE组在EPO治疗前后血清中SOD、MDA水平虽有变化但也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重度HIE患儿于EPO治疗后血清中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EPO对新生儿HIE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抗氧化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丝蛋白(NF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9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窒息组40例与重度窒息组51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36例和非脑损伤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缺氧史、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宫内感染)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FP、Nrf2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NFP、Nrf2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294.939、208.932、286.915,P<0.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01);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非脑损伤组(t=12.841、12.539、14.24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527、-0.401,P<0.05);血清NFP、Nrf2联合诊断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1.82%,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有一定相关性,且血清NFP、Nrf2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HBO组30例,给予HBO及常规治疗,氧舱内压为0.025~0.045MPa,每次65min,每日1次,10d为1疗程;对照组25例,给予吸氧、镇静、降颅压、脑活素等常规治疗,HBO治疗前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血气分析.结果:HBO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碱剩余值明显恢复正常;治疗后HBO组中、重度HIE患儿的NBNA评分(分别为72.02±0.94和33.87±1.23)与对照组(分别为68.51±0.82和31.12±1.4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HBO组后遗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0%,P<0.01).结论:HBO是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38例)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38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表达水平、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蒋晓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22-1423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1、6-二磷酸果糖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断为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在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高压氧(HBO)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两组出生后72 h病死率,出生后7天、14天的神经行为测定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NBNA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BO与FDP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患儿缺氧缺血状态,尽可能保护脑组织,减少脑损伤,从早期干预出发,防止HIE发展,降低重度HIE患儿死亡率,增加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即采取支持疗法,积极控制惊厥,降低颅内高压以及应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及复方丹参液;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h内)应用纳洛酮治疗,0.1mg/(kg·次)加入5%葡萄糖液30~40ml持续静滴,持续4~6h,视病情用药3~5d.观察和比较两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临床分度及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早期使用纳洛酮能有效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