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德龙 《安徽医药》2004,8(6):434-435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例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于术后X线检查,20例获得随访.结果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8%,椎体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5%,Cobb角平均矫正到8.5°.1例术后1月,因早期下床活动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Cobb角增大至25°,1例因植骨不充分术后8月出现断钉两枚.20例有神经功能有Frankel 1~3级以上恢复,改善率平均95%.结论后路A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AF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9例。结果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恢复满意,除2例FrankelA级外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2年,无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椎体椎间植骨不仅能复位骨折,重建椎体高度,而且能提供脊柱即时和晚期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板减压AF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52例,经过6~25个月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5%,恢复到术后平均94%.脊柱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3.20,恢复到术后平均8°.截瘫明显恢复,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正确使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82例,观察复位内固定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22个月,椎体高度恢复,骨折均愈合,腰部无疼痛,Cobb角有改善.32例神经症状有改善.结论:AF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等优点,是理想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7例,其中单AF27例,双AF3例,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20例,跨伤椎上2个椎体固定7例。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57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2%恢复至平均95%,cobb角从术前23°至术后5°。神经损伤恢复按LSIA分级:完全损伤2例无恢复,不完全损伤55例均恢复1~2级。结论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特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采用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其中25例椎管占位超过33%的行有效的椎板切除,有限椎管前后减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至5,°脊髓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的特点,且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资料.结果 64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7%恢复至96%,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75%恢复至98%,Cobb's角由术前平均18.恢复至术后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平均随诊16个月,瘫痪恢复按美国脊髓损伤体会(ASIA)分级:A级(即完全性脊髓损伤)中6例无变化,其余58例均提高1~2级.结论 AF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7月~2007年7月.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8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并分析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5h.出血量平均为300ml,无脊髓和神经根副损伤。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4.2%恢复到术后90.4%,Coob’s角由术前平均27.1°恢复到术后4.2°。随访16个月~5年,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断裂现象。其中5例螺钉出现松动。结论:AF系统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减少脊髓继发损伤、恢复生理功能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减压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固定达到椎管减压从而治疗腰椎骨折伴不全瘫2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SCT片测量cobb角,随访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术后脑脊液漏2例;腰神经根损伤0例;脊髓损伤加重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断钉、退钉、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个月~3年,平均2.4年。复查X线及SCT示所有病例脊髓压迫均已减压,骨折块已复位,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其中双下肢肌力感觉恢复正常4例;阳痿2例;慢性腰背痛3例。结论对于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可利用后路椎管减压操作来减压,减轻创伤,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疗效。方法用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上下椎体,撑开达到复位,有神经损伤表现者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去除压迫骨块。结果35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骨折椎体82.85%达到恢复高度。多个椎体骨折恢复高度较单个椎体差,有前后纵韧带及左右移位较无韧带损伤和无移位者差,术前脊髓损伤严重者术后恢复差,而脊髓损伤由压迫引起,解除压迫后效果好。结论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节段少,对胸腰椎生理弯曲影响少,抗旋转性好。  相似文献   

11.
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方法 用AF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观察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角、以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角术前分别为:55.3±6.6、17.3±7.7、28.3±8.6;术后3周分别为:94.5±11.1、3.5±1.4、7.1±3.3:术后1年分别为:92.6±1 0.7、4.1±1.8、7.9±3.6。神经功能均术后分别提高1~3级。结论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纠正脊柱畸形,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持久的畸形纠正。  相似文献   

12.
郑登权  黄光龙 《淮海医药》2001,19(4):314-315
目的 观察 AF椎弓根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7例应用 AF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 CT。结果  6 7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 5 2 %恢复至术后 98% ,椎体后缘由术前 72 %恢复至术后 98.8% ,cobb’s角由术前 19.5°恢复至术后 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 92 %以上。平均随访 19个月 ,瘫痪恢复按 ASIA分级 ,除 A级 5例无变化外 ,余均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固定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达到精确的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的效果 ,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温桃芳 《江西医药》2009,44(4):331-332
目的评价应用AF和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椎体灌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进行后路AF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灌注入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47.7%和88.8%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6.8%和97.3%;末次随诊时。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平均为96.7%和97.1%;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310到术后的平均5.20,骨水泥无外渗.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应用后路AF复位内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经伤椎椎弓根灌注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提供了三柱的即刻稳定性.防止了术后椎体的塌陷,减少了由此造成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5年1月,21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骨折复位AF钉内固定,其中15例椎板减压,7例骨移植,5例未给予减压。结果全部病人术后随诊4~17个月,平均1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从50%(30%~70%)恢复至正常的93%(90%~95%),水平移位全部恢复。Cobb’s角由术前的15°恢复到6.5°。15例开放椎管减压病例,由术前椎管受压面积达60%降至10%。脊髓神经的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都有1~2级改善。结论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及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早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回顾。结果 2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早期减压治疗疗效可靠,术后恢复满意。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早期减压解除脊髓受压是促进下肢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施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A级4例,B级3例,C级2例,D级10例,余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可使伤椎复位满意,重建脊柱稳定性,固定可靠,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8.
牟善营  亓光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19-2420
目的:探讨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胸腰段骨折经AF系统内固定,并行关节突或横突间植骨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X线、CT等检查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复位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X线、CT复查提示椎管有效矢状径达到正常范围,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恢复.远期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79.2%.结论:后路AF系统固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节段少等优点,适用于胸腰段骨折需后路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对椎管减压、伤椎高度恢复疗效肯定,但存在矫形丢失、内固定断裂、松动等问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椎弓根螺钉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椎体前路、后路椎管环形减压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上患者采用经前路(21例)、后路(25例)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对其椎体Cobb角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以判断其远期疗效。结果术后46例患者,21例前路术后胸腰椎骨折X线片均示骨折获骨性愈合,椎体Cobb角平均改善4.5度,椎间矫正高度无丢失,25例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后Cobb角减少9.5度左右。结论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集复位、减压、固定、矫正畸形、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于一次手术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武  胡召云 《安徽医药》2008,12(8):719-72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例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X线片示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大部恢复,神经功能除4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3例断钉,7例伤椎椎体高度丢失10%左右。结论后路椎弓根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对椎管间接减压更加简便、有效,为防止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限制术后早期负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