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注意事项、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DHS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对其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原因进行分析。结粜随访6~30个月,满意42例,较满意(不同程度功能障碍)8例,失败5例。5例失败病例中,髋内翻畸形4例,螺钉穿出股骨头颈1例。失败原因是骨折不稳定,骨骼质量差。钉位欠佳和复位不满意。结论DHS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选择适应证、掌握手术技巧、术后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是防止失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失败的可能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拟为DHS的临床应用提出进一步建议。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内固定移位或断裂,考虑与手术有关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从骨折类型、髋螺钉在股骨头内的位置、术中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骼质量等方面分析造成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结果在发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移位断裂、骨折再移位的27例病例中,I型(顺转子间骨折)20例,其中Ⅱ度骨折占7.4%(2/27),Ⅲ度骨折占29.6%(8/27),Ⅳ度骨折占37.0%(10/27);11型(反转子间骨折)7例,占25.9%(7/27);髋螺钉位置不良(尖顶距〉25mm)占59.3%(16/27);复位不满意占59.3%(16/27);骨骼质量差(Singh指数〈4)占44.4%(12/27)。结论病例选择不当、骨折复位不良、髋螺钉的位置不佳、骨骼质量不好等因素均可导致DHS的临床应用失败,术前全面地分析、术中精确地操作是保证DHS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对15例周围神经损伤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认为: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优点是:(1)能确定周围神经损伤部位;(2)可及时反映周围神经手术的效果;(3)可根据神经损伤的性质选择最佳手术方法;(4)防止和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1 诊断胃癌( 1 )检查应列为首选,( 2 )准确率达90%以上。2 胃癌的治疗原则是以( 3 )为主的综合治疗。胃癌的治疗应根据其( 4 )、( 5 )及( 6 )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 7 )是主要的。3 胃癌微创手术的特点:( 8 ),( 9 ),( 10 )。4 胃镜下早期胃癌的治疗适应症为:(1)( 11 );(2)( 12 );(3)隆起型病变直径( 13 ),凹陷型病变( 14 );(4)( 15 )。5 胃上部癌选择全胃切除的理由:(1)( 16 );(2)( 17 …  相似文献   

5.
Varian加速器硬件失败联锁的检修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Varian2100C直线加速器的硬件失败(HWFA)联锁产生的原因很多,约有30种,可归纳为5大类:初级、次级位置读数(PRO)通道电压误差太大;初级、次级PRO通道不匹配;电源电压误差太大;DAC/ADC回路电压不匹配;CPU发出“出束”命令时没有产生高压信号。当发生HWFA联锁时,机器自动将误差代码和误差数据分别写到通讯存储器的<ilock.hw-fa_err_code>和<ilock_hw-fa_err_data>字节中,可在维修模式读取这两个字节的内容(该地址根据软件版本不同而不同,例如版本3~4的地址分别是4F1H和4F2H,版本5.2…  相似文献   

6.
避孕环(IUD)避孕已有80余年历史,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节育措施之一。一些妇女因各种原因需要取环,而IUD迷路或部分碎片残留,或位置正常,但宫颈狭窄或阻塞,常导致取环困难。而本院自1996年8月—1998年9月应用宫腔镜对常规方法取环失败的26例妇女取出节育环,较传统方法安全且便利,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8月—1998年9月,经常规方法取环失败共26例,22例为金属圆单环,2例分别为T和Г环。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0.2岁。绝经时间最长达5年,最短者1年。放环时间最长达26年,最短3月余。1.2取环原因需生育要求取环4例;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取环4例;带环妊娠者6例;绝经期要求取环12例。1.3手术方法(1)术前准备选择月经净后3—7天,绝经妇女不受时间限制术前常规用米司酮25mg2/日共服3天。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以了解避孕环在子宫的位置,特殊病例术前行X线摄片以便术后对照。(2)方法用德国WISAP宫腔镜和国产自动膨宫装置,5%葡萄糖液作膨宫介质而无需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消毒同阴道手术,宫颈扩张至7.5号,放入宫腔镜,注入膨宫液,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18例终末期肾功衰竭患者施行了自身动静脉内瘘手术。全部患者均采用局麻前臂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端端或端侧吻合。术中用利多卡因肝素混合盐水反复冲洗动静脉,用罂粟碱肝素盐水冲洗和浸泡痉挛动脉的172例。术后全部患者肌注山莨菪碱,肌注碱罂粟碱172例。结果318例手术成功288例,失败30例,占9.43%,其中男12,女18例,(P〈0.05)年龄小于60岁9例,大于60岁21例(P〈0.05);糖尿病14例,高血压病10例,系统性红斑4例,其他2例(P〈0.05)。术前、术后血压低于120/70mm Hg16例,血压大于140/90mm Hg2例(P〈0.05),术中、术后未使用罂粟碱失败11例,使用的失败4例(P〈0.05)。结论自身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和性别相关,年龄大于60岁失败率高;和原发病相关,糖尿病、高衄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失败率高;和血压相关,术前、术后血压低于120/70mm Hg失败率高;和术中、术后使用罂粟碱相关,未使用失败率高。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1970年12月~1996年12月经治、会诊的医源性胆管损伤9例临床资料,并着重对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手术治疗进行了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1)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2)术者缺乏经验或技术水平低,手术技巧差,缺乏应变能力,判断失误;(3)术者对胆囊三角和肝外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变异不甚了解,手术操作又缺乏耐心、细致而大块钳夹切断或缝扎,致使胆管损伤;(4)术者过于自负,操作又过于粗鲁,在还没有辨清楚是胆囊管还是胆总管的情况下,就钳夹切断,造成胆管损伤;(5)麻醉欠佳,病人不合作或血压低的情况下,为迅速结束手术,就大块钳夹切断造成胆管损伤等进行了临床分析。同时作者就胆管损伤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应当即给予修复或吻合,术后数天发现的胆管损伤最好采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但是重建胆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吻合口必须大于1.5cm;(2)吻合时粘膜对粘膜单层吻合;(3)吻合口无张力;(4)放支撑管支重并引流胆道。只要能作到上述几点,都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NO产量(1),原因之一是NOS的活性(2),尤其是iNOS。2NO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1)介导(3)状态;(2)参与构成门静脉高压性(4)病变;(3)参与(5)的产生和破裂;(4)能促使腹水形成的原因是致使(6)。3诱...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二次手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二次手术甲状腺癌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术前误诊导致近期二次手术26例(46.4%),术后残癌率69.2%(18/26);术后复发或转移导致二次手术30例(53.6%),术后残癌率93.3%(28/30);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22例(39.3%)。二次手术后5年随访35例,存活率85.7%(30/35)。结论术前误诊和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是造成甲状腺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甲状腺癌应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式,二次手术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197例肠套叠及其中31例坏死性肠套叠的病例分析,认为肠套叠患儿提供的病史可信度差,不能单纯依据其病程来推断肠管有无坏死。资料表明:复套叠和深(达左半结肠)套叠患儿肠坏死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钡(气)灌肠应小心谨慎,压力宜低,不要强求整复,以免穿孔。作者认为患儿出现(1)发热;(2)脉速;(3)脱水;(4)WBC增高;(5)明显腹胀;(6)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7)腹腔中等量以上或血性渗液;(8)典型肠梗阻X线表现等症状常提示套叠肠管有血循障碍,建议将上述八项作为监察指标,具有四项以上表现的重症患儿,肠坏死发生率高,宜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以钬激光经输尿管镜进行输尿管结石碎石手术失败的9例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4例由于术中结石移位进入肾盂,无法继续碎石;2例由于输尿管走行迂曲或狭窄,输尿管镜无法通过而放弃手术;1例由于结石被纤维肉芽组织包裹完全阻塞输尿管,冲洗液引流不畅导致手术视野不清而停止手术;1例南于输尿管黏膜严重撕脱出血转开放手术;1例由于输尿管开口狭窄行内切开后仍无法进镜而转开放手术。结论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迁曲或狭窄、手术视野不清、进退镜操作不当及输尿管开口异常等通常是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选择病例,使用适宜光纤,术中适时调整冲洗液流速、压力及激光的参数,提高进镜技巧及碎石技巧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女性的特征,分析导致人流的诸因素,探讨降低人流率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20例人流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人流女性年龄约20~31岁居多(78.9%),最小年龄17岁;职业以商业、服务业及无业者居多(55%);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初中以下者居多(52%);已婚者占69.2%,未婚者占30.8%;本次人流以妊娠3次者居多(33.1%),以人流2次者居多(46.1%);未产妇占51%,经产妇占49%。(2)本次妊娠原因以未采用避孕措施者居多(57.5%),无措施的首位原因是不懂避孕知识(49.8%);避孕失败者为42.5%,失败的原因首位是避孕套(33.3%)。(3)本次人流原因中,已婚计划外妊娠占55.8%,未婚先孕者占30.8%,优生及其他原因者占13.4%。结论基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知识缺乏,避孕方法需要改进;避孕率低和避孕措施不当是导致人流率高的主要原因,未婚先孕是重要原因;应加强对基层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及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并改进技术服务,以减少意外妊娠,降低人流率。  相似文献   

14.
避孕失败是指采取了避孕措施依然怀孕。一般把避孕失败的原因分为两类:(1)方法失败,是指所选择的避孕方法本身在效果上存在问题。比如放置宫内节育器,但节育器相对小于宫腔而发生的带器怀孕。(2)使用失败,多是由于使用者未能正确地掌握使用方法而造成的失败。如服用短效避孕药,正确的用药是每次月经来潮的第五天开始服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颅骨血管瘤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例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颅面血管瘤病的CT表现,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 CT主要表现为:(1)脑表浅部位钙化灶;(2)钙化相邻皮质不同程度脑萎缩;(3)患侧颅壁稍增厚、头颅不对称。结论 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颅面血管瘤病的诊断方法,准确、方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应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2年10月~1995年11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00例,发生特殊并发症16例,发生率03%,其中2例胆道损伤,13例胆瘘(包括胆囊床迷走胆管瘘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并胆管瘘1例)、1例术后胆囊动脉出血。为降低手术并发症,掌握术中操作要点,作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1)从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须有一定资历的外科医师担任,并有一定的胆道解剖知识和识别胆道变异能力;(2)全面详细的术前检查及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3)严谨的手术操作;(4)积极果断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失败前后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自2001年1月-2007年6月期间治疗失败病例12例,其中Evans-Jensen分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Ⅲ型4例;Singh指数,Ⅳ级1例,Ⅲ级4例,Ⅱ级5例,Ⅰ级2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失败后8例获再次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获随访。结果8例获重行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呈畸形愈合,2例死亡。结论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粉碎等不稳定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容易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与非手术治疗不重视、术前、术中准备不充分、内固定的选择及操作技术不当、术后护理及指导功能不恰当等外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眼内出血10例(33.3%);晶体源性12例(40.0%);房角挫伤8例(26.7%)。所有病例根据不同的眼外伤原因制定不同治疗方案,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出院,定期随访3~9个月,其中眼内压处于正常水平为28例(93.3%);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80%以上为27例(90.0%)。结论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复杂,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抗洪施工部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军在执行抗洪抢险和施工任务中曾多次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为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做好进驻疫区部队的血吸虫病预防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几起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实例的原因,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的建议:(1)部队进驻新地区前,应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察;(2)如当地血吸虫病流行区,应经常进行宣传教育,加强行政管理;(3)进驻疫区的部队,应做好水源选择,注意饮用水安全;(4)当必须接触疫水时,应做好个体防护;(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病例资料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非老年组16例。比较两组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老年组32例患者中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8例(87.5%),其中心力衰竭19例(58.38%),心肌梗死5例(15.63%)。恶性心律失常4例(12.50%):死于肺部合并症2例(6.25%);死于严重感染2例(6.25%);而非老年组16例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例(12.5%),均为心肌梗死;死于肺部合并症3例(18.75%),死于严重感染8例(50%),死于麻醉意外2例(12.5%);1例死亡因素不明。两组死亡因素具有显著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肠癌患者固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合并症,熟悉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完善的麻醉及心肺功能监测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