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截瘫及骨盆骨折病人,由于组织受压、缺血、坏死、溃烂、感染,致并发褥疮,愈合极为困难,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腰臀部长双叶筋膜皮瓣Ⅰ期同时修复骶尾部及大转子部褥疮,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5~60岁;病因,腰胸椎骨折脱位伴完全性截瘫4例,不完全性截瘫2例,骨  相似文献   

2.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目的是加速肿瘤的坏死、固缩、消减血管内的癌细胞,防止手术操作造成癌组织的扩散和转移,从而减少复发,提高手术的疗效。对此,文献上已有较多的报道,多系回顾性资料分析,术前TACE距离手术时间,所用药物以及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影响其结果,对其利弊的评价亦不甚一致。为此,我院曾在1989年11月至1990年3月期间对26例可切除性肝癌术前2-3周应用TACE的切除标本的病程变化及疗效作了前瞻性的研究。全组病例按所用不同化疗栓塞剂随机分成三组:(1)单纯丝裂霉素组(MMC组,n=11):(2)丝裂霉素加碘油组(MMC-LP组,n=8):(3)丝裂霉素加甲氨喋呤微球组(MMC-MTXmc组,n=7)。结果病理资料证明:(1)三组肿瘤出血坏死的程度依次5-30%,25-70%和60-100%。  相似文献   

3.
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截瘫及骨盆骨折病人,由于组织受压、缺血、坏死、溃烂、感染,致并发褥疮,愈合极为困难,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腰臀部长双叶筋膜皮瓣Ⅰ期同时修复骶尾部及大转子部褥疮,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局部自由皮瓣亦称随意皮瓣,属近位带蒂皮瓣,因其设计灵活,成活率高,与皮损周围组织色泽接近而倍受颌面整复手术青睬,本科自1990年对颌面部外伤及肿瘤切除后皮肤均采用本法修复,全部成功,整复效果满意,特此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手外伤好发于生产劳动第一线,目前以机器皮带轮与齿轮绞伤最为常见,其损伤往往为多指多节同时受损,创面不规则、出血较多、污染较重为其特点。在我国农村手外科技术相对落后的今天,以截指处理伤指最为常见,而医务工作者对截指技术的轻视和缺乏规范性操作,更是造成术后残端皮瓣坏死、指骨外露的根源性问题,随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纠纷,现就以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将笔者心得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腕部高压电击伤皮瓣转移修复的应用经验。采用髂腹股沟带蒂皮瓣、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带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蒂皮瓣、带尺动脉腕上皮支血管蒂皮瓣、带前臂骨间背动脉血管蒂皮瓣修复腕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结果表明,应用各种皮瓣转移均可治疗腕部电击伤创面,应根据创面受损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应用游离胸脐皮瓣移植,解决小腿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的创面修复问题。方法临床收治小腿中上段大面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病人26例,采取以小腿近端胫前或胫后血管与腹壁下血管吻合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26例病例中成活25例,坏死1例。结论应用胸脐皮瓣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方法实用,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静脉皮瓣成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皮瓣(venous flap)是指从静脉供应动脉性或静脉性血液的一种非生理性皮瓣。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对于动脉缺如的受区而言,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根据供不同性质的血液可分为动脉性血供静脉皮瓣和静脉性血供静脉皮瓣。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供血途径分为静脉动脉化皮瓣、轴型静脉动脉化皮瓣、静脉血供纯静脉皮瓣等。由于血液不是循正常途径进入组织,可能使存活的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筋膜血管神经蒂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掌骨桡侧或尺侧掌背动脉、神经及其筋膜为蒂,邻指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近节掌或背、掌背及拇指近远节掌或背软组织缺损,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修复拇手指38例,其中修复拇指末节30例,修复拇指近节4例,修复拇指近末节1例,修复中指近节背1例,修复中指掌指背缺损1例,修复示指近节背缺损1例。术后均结合康复功能训练。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且有良好感觉,术后供区活动无影响,受区活动功能按TAM评定优良率为97%,术后2~24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同,无挛缩及臃肿。结论 筋膜血管神经蒂掌指背岛状皮瓣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一次完成,易于掌握,术后皮瓣外形美观、质地良好;而且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损伤小,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秋芬 《现代保健》2012,(21):39-40
目的:总结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各种因素致皮肤缺损患者采取背阔肌移植进行修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及皮瓣血管危象的观察。结果: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对症处理后,16例皮瓣移植均成活。术后随访1年,皮瓣外观和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做好基础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关键,注重康复指导,加强功能锻炼,是保证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在修复单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15例单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5-2.6)cm×(2.5-3.4)cm,皮瓣以尺动脉腕上穿支为血管蒂,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外形臃肿,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9个月,患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结论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单指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 198 6年元月至 1997年 4月 ,我们应用 6种神经血管蒂皮瓣和 1种血管蒂皮瓣 ,行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 ,修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 2 3例 ,重建拇指感觉和改善其血运 2例 ,成活 2 4例 ,失败 1例 ,成活率 96%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3~ 38岁 ,平均年龄 2 2 6岁。皮瓣用于外伤致手部皮肤缺损 2 1例 ,其中手背及前臂背侧软组织缺损 1例 ,拇指皮肤缺损15例 ,示指皮肤缺损 1例 ,中指皮肤缺损 2例 ,示、中指皮肤同时缺损 1例 ,大鱼际部软组织缺损 1例 ,皮肤缺损最大面积 2 1× 8c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修复多个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用脐周四叶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分别带蒂修复手部2—5指皮肤同时缺损,皮瓣设计为双侧胸脐皮瓣、剑突下皮瓣和下腹部皮瓣或双侧胸脐皮瓣和双侧下腹部皮瓣。结果临床6例24个手指,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经6~18个月的随访,手指外形美观,不臃肿,手指抓握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脐周四叶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2~5指皮肤同时缺损,不需进行分指及皮瓣修薄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乳腺癌手术锯齿形切口的优劣。方法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应用转移皮瓣技术,将切口两端充足的皮肤向中间皮损区转移,解决手术中皮瓣缺损、缝合张力高的问题,观察新切口出现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率,乳腺癌锯齿形切口手术组(4/86.4.64%)与同期传统乳腺癌梭形切口对照组(42/349,12.0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6)。结论乳腺癌锯齿形切口手术通过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在减少缝合张力.避免植皮,切口美观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皮瓣移植术后血循环障碍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循环障碍是造成移植术后皮瓣失活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监测及早期诊断对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非常关键。本文将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手段结合病理生理改变加以比较,并进一步探讨对用于防治皮瓣移植并发症的监测仪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皮瓣血管危象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皮瓣血管危象的针对性处理方法。方法观察了12例皮瓣转移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临床表现分析了产生血管危象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挽救皮瓣的成活。结果12例中血管危象8例,主要表现为皮瓣苍白、皮瓣发冷,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延迟或消失;静脉危象4例,主要表现为皮瓣发暗、水肿、气水泡。11例皮瓣血运恢复,最终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结论血管痉挛、蒂部受压、皮瓣下血肿形成是造成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只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保证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瓣血管危象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皮瓣血管危象的针对性处理方法。方法观察了12例皮瓣转移术后出现皮瓣血管危象的临床表现,分析了产生血管危象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挽救皮瓣的成活。结果 12例中动脉危象8例,主要表现为皮瓣颜色苍白,皮瓣发冷,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延迟或消失;静脉危象4例,主要表现为皮瓣发暗,水肿、起水泡。结论血管痉挛、蒂部受压、皮瓣下血肿形成是造成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只有采取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措施,才可能保证皮瓣的成活;临床中也应注意针对以上原因进行血管危象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形成的盲道 ,多具分支 ,瘘管壁覆以复层鳞状上皮 ,盲腔内积有脱落上皮和角化物 ,常因感染化脓可向深部发展或穿破皮肤形成脓瘘。控制感染后 ,常形成疤痕 ,手术切除瘘管及疤痕后 ,常出现耳前皮肤较大缺损。本文作者应用耳后皮瓣修复此皮肤缺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收集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2 5例在本院住院的先天性耳前瘘管伴发疤痕患者 ,男性 12例 ,女性 13例。最大年龄 2 5岁 ,最小年龄 2岁 ,平均 10 0岁。1·2 方法 常规彻底切除耳前瘘管及分支 ,同时切除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