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传统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通鼻窍在本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但急性期若失治误治,转为慢性,则正虚邪恋,缠绵难愈.笔者认为本病慢性期宜从内痈论治,临床应用《医学心悟》透脓散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举一例.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容易复发,治疗棘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李彦华教授对于中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颇有经验,其强调小儿特殊生理病理情况,认为该病邪实为标,脏虚为本。小儿肺脏娇嫩,肺虚邪入,脾虚浊生,肾虚病深,邪入客鼻,鼻络失畅,肺气失宣,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邪滞鼻窍,郁久生热,热盛肉腐,脓涕不止。脏虚则正气不足,正虚邪恋,则病情反复。指出在临床中,缓解期当扶正补虚,从脏腑论治,护正固本;发作期当除浊排脓,宣通鼻窍,搜刮隐邪,不留邪患。其“培本黜浊,通窍疏络”之法在临床中起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皮肤溃疡的中医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益气化瘀治疗法则,形成益气化瘀为主内外合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综合方案,注重祛瘀化腐、补虚活血生肌、煨脓祛腐、煨脓长肉的临床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南郑县中医张启兴七世行医擅长外科,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属中医“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穿骨疽”、“骨漏”等范畴,病程长,缠绵难愈,如不及时给予恰当治疗,每多致残. 本病多为急性化脓性骨感染失治误治而来,大凡痈、疽、疗疮毒热未解,深窜入里,伏骨结毒;或因跌仆损伤,气滞血瘀,复受毒邪,以致经络受阻,蕴脓腐骨、蚀筋伤肉所致. 在治疗方面,张氏重视整体治疗,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部分病例病程迁延,乃  相似文献   

5.
学龄儿童患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在鼻科门诊中属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12月~1997年9月采用自制纯中药喷鼻液治疗学龄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2例,获得良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患慢性鼻窦炎的学龄儿童〔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发病时间>6个月,有鼻塞、头痛、流脓性涕等症状,经前鼻镜检查:鼻腔内脓性涕较多,收缩鼻粘膜和清除鼻腔内脓性涕可见鼻粘膜呈慢性充血、肿胀,中鼻道、嗅裂或咽后壁可见脓性分泌物。鼻窦电脑断层(CT)扫描提示有鼻窦积液、鼻窦炎者。并排除前后鼻镜检查及CT…  相似文献   

6.
慢性下肢溃疡的中医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阙华发 《世界中医药》2013,8(2):148-151
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扶正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通络生新;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外治疗法,注重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煨脓长肉的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而致,属中医"慢鼻渊"范畴[1].其病程长,且局部病灶已产生慢性病理改变,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之后,急慢性鼻窦炎以多数患者主要症状为鼻充血伴鼻塞、排出脓性液体、鼻后流液、面部发紧和疼痛.因局部病灶已发生慢性病理性变化,长期服用抗生素抗菌消炎亦疗效不显,还有部分患者虽经手术治疗,但疗效或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胆道术后常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腔感染、肠粘连、胆漏等并发症。对此,我们根据临床表现,按中医理论分为湿热内蕴、瘀热内结、中焦气滞、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等6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湿热内蕴型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诊胆道手术者。术后脓腐虽有外泄之机,但常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糖尿病是类似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痛疽,属“脱疽”范畴。认为肾虚、内热是本病的主要内因,外感湿热是其主要外因。同时阐明了脏腑失调,阴虚内热、血气变涩、营卫不行、湿热变盛是其主要病机。现今中医多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l气明亏虚气阴亏虚则经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则乘虚入足;阴虚则内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消渴病涌脓而致。2瘀血阻络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运受阻、血脉瘀滞、瘀血阻络,故出现面紫胸闷,舌…  相似文献   

11.
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骨伤科"附骨疽""附骨痈"范畴,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其病机以正虚邪不盛为本,脓疡病变为标。局部正气虚衰,气血不足,肌肉生长无源。中医外治法则以祛腐生肌、外治外消,煨脓托脓、治标求本的方法,联合使用脱管散和生肌散两种外用药以来达到祛腐生肌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夏云 《河北中医》2008,30(11):1220-1220
肺痈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热火毒,壅滞于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西医学中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感染、化脓性肺炎等与本病相似.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窦炎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鼻鼽"等范畴。其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等。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脓涕、鼻息肉等。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各有特色。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鼻窦炎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鼻鼽"等范畴。其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等。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脓涕、鼻息肉等。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各有特色。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祛腐生肌法是祖国医学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痈、疽、疔、疮等疾病的治疗。自1986年~1989年,我们运用祛腐生肌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6岁。病程为3个月~1年的4例,2年的5例,3年的3例,4~5年的18例。治疗前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药物分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同时使用,治疗30天为1疗程,俟窦道消失,创面愈合后继续服药7周,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6.
蒙医放血疗法结合口服蒙药治疗慢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以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现代西医学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  相似文献   

17.
疮疡 ,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患。包括疖、痈、疽、疔疮、臁疮等。中医传统治疗本病溃后有脓者宜提脓祛腐 (八二丹 ,九一丹等 ) ;脓尽宜生肌收敛 (生肌散 ,白玉膏等 )。西医治疗本病 ,局部常用 0 5 %洗必泰酊纱布外敷 ,局部刺激性大 ,疗效欠佳 ,疗程长。  相似文献   

18.
化腐生肌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肢慢性溃疡又称“小腿顽固性溃疡”,多由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或因下肢外伤后感染未能及时控制,迁延日久而形成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属于祖国医学的“臁疮”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缠延不愈,或愈后极易复发等特点,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多年来,我们遵循祖国医学“化腐生肌,煨脓长肉”的理论用“化腐生肌丹”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加味苍耳子汤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1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 ,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临床上各窦可单独罹患 ,也可同时发病 ,但以上颌窦炎发病率为最高。用自拟“加味苍耳子汤”对耳鼻喉科门诊转来 (多系拒绝做止颌窦穿刺冲洗或根治术的病人 )及部分慕名来诊资料保存完整的 1 86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总结。1 病例选择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者 ,方纳为本文观察对象 :1、鼻窦炎反复发作 ,病程在半年以上 ,临床症状典型 ,有脓涕、鼻塞、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症状 ,经X线摄片或CT扫描及鼻镜检查确诊为本病者。 2、自…  相似文献   

20.
鼻窦炎方治疗慢性鼻窦炎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胜 《新中医》1995,27(12):24-24
应用自拟方鼻窦炎方治疗97例慢性鼻窦炎,结果治愈18例,显效35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认为本病乃因感受外部,失于调治,邪毒久留,致肺脾两虚,湿浊聚于鼻窍而成,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以益气健脾祛湿,排脓通窍,标本兼治,因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