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24~120 h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1~2个月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3~6个月内用脑干诱发电位(ABR)和声阻抗进行诊断,作出听力损失的结论。结果:1 256例新生儿中有1 049例通过初次筛查,通过率为83.52%,202例通过复筛,两步筛查法的总通过率为99.5%,5例接受ABR和声阻抗检查,有2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在筛查中的发病率为1.59‰,TEOAE两步筛查的假阳性率为0.20%。结论: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干预,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耳声发射(TEOAE)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100例,所有婴儿均进行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需于1月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则需在3后月通过ABR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对婴儿进行听力诊断,得出听力是否损失的明确结论。结果:1100例新生儿中有921例通过初筛,通过率83.73%,175例通过复筛,两次总通过率为99.64%,4例未通过筛查的患儿均通过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进行听力诊断,有2例(3耳)确诊为听力损失。本次研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1‰。结论: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可快捷、无创地筛查新生儿听力状况,对于及时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及早加以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特点,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妇产科分娩的8332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出生42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生后3个月左右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并比较不同性别、耳别、分娩方式新生儿的TEOAE筛查通过率。结果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7410例,初筛率88.9%;初筛未通过352例(4.8%);应复筛人数352例,实际复筛人数97例,复筛率27.6%;复筛未通过28例(28.9%);确诊听力障碍人数10例,其中双耳聋者5例,单耳聋者5例,中度以上聋者2例。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0.13%(10/7410)。不同性别、耳别、分娩方式新生儿的TEOAE筛查通过率有差异:女婴高于男婴(P〈0.05),右耳高于左耳(P〈0.05),剖宫产高于平产(P〈0.05)。结论对所有新生儿均应常规进行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使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新生儿出生3~4d及出生42d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DP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2~3个月再次进行复筛,二次复筛未通过者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 1973例新生儿中有1772例通过,通过率为89.8%;201例未通过的新生儿中有179名接受了二次复筛(22人未回院复筛)通过165例,通过率92.1%.对二次复筛均未通过的14名新生儿进行ABR检查,确诊有2例为听力障碍.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DPOAE筛查对新生儿听力是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好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10 3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出42天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并跟踪随访。结果:2010年及2011年两年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4 088例,实际筛查10 343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73.41%,初筛通过率91.80%,复筛通过率73.19%。高危儿620例,未通过47.90%,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快速可行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新生儿听损伤可通过筛查及早发现,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以便采取正确措施,提高筛查准确率.方法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30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8~72 h,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DPOAE和ABR于出生后42 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 初筛3025例,通过2850例,通过率为94.21%;复筛175例,通过152例;复筛仍未通过23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2例.在30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符合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率的正常值.结论 正确处理听力筛查的每个步骤可提高筛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68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了解本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本院出生的168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于出生后2~5天完成,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0~42天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进行TEOAE第二次复筛外,并转至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中心进行AABR检查,我科跟踪随访。结果 1684例新生儿中,初筛通过1389例,初筛通过率82.48%(1389/1684);42天复筛未通过112例,3月复筛未通过12例,转诊12例;最终2例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失(1.19‰,2/1684),其中1例为左侧外耳道发育畸形。结论 DPOAE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简单、方便、有效,但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重点筛查。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应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筛查程序。  相似文献   

8.
Xu ZM  Li J  Hu TZ  Sun JH  Shen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278-280
目的 比较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技术应用在新生儿听力筛选的敏感性。方法 对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的99名新生儿(198耳),采用DPOAE及ABR技术进行听力初筛,复筛,以及确诊。结果 在所有198耳检测DPOAE中,有54耳(27%)未通过初筛,经复筛仍有14耳(7%)未通过,另外,26耳(12%)未通过ABR初筛,对未通过ABR初筛的进行复查,仍有9耳(4.5%)未通过。最后经诊断性听性脑干反应及声导抗检查,确诊2例患重度感觉神经性聋,1例为双侧性,一例为单侧性,ABR和DPOAE听力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99%及97%。结论 ABR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敏感性略高于DPOAE方法,采用二次筛查方法,可提高听力筛查的感性,选择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不但考虑筛查技术的敏感性。而且要综合考虑其方便性,快速性,以及成本。  相似文献   

9.
21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为真正做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方法:采用丹麦Madsen电子公司出品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筛查,通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发现、早诊断。结果:初筛率84.8%,初筛未通过率5.1%,复筛率63.7%,复筛未通过率25.0%,最终确诊率0.9‰,假阳性率88.9%。结论: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5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琼 《西部医学》2011,23(5):924-925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进行探讨,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听力障碍的患儿,以便及时干预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听力筛查仪进行初筛,未通过的在生后42 d左右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则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结果听力筛查初筛率99.62%,初筛通过率96.53%;复筛率98.89%,复筛通过171例,复筛通过率96.07%;异常率0.58‰,异常发生率低于国内发生率(0.3%)。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和必要;TEOAE具有客观、敏感、准确、操作简便、无创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94名新生儿进行耳声发射(OAE)测试,两次未能通过OAE测试的婴儿,再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新生儿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为1.34%,其中重度听力损失发病率为0.19%。男婴听力损失发生率(1.85%)与女婴(0.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外耳道闭锁、腭裂和母亲患梅毒的新生儿发生听力损失的几率显著增高。结论:广州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仍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听力障碍的儿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本院产科出生及新生儿科收治的98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5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从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筛查新生儿986例,初筛、复筛通过953例,通过率为96.65%。3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进行了第3阶段筛查,通过30例,通过率为90.91%。3例未通过TEOAE和AABR筛查的新生儿在6个月龄时进行AABR测试及其他耳科学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为2例,均为单侧耳聋,占所有筛查新生儿人数的2.03‰。其中中度耳聋1例,中重度耳聋1例。正常儿三组不同初筛时间通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6d初筛通过率明显高于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P〈0.05),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比较元统计学意义。TEOAE筛查986例,假阳性30例,假阳性率为3.04%;第3阶段筛查33例,3例进入诊断程序,其中1例正常,复筛的假阳性率为3.03%。整个TEOAE筛查程序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5%,假阳性率为3.14%。结论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AABR测试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以便早期干预。方法:新生儿出生3—4天及出生42天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内转诊至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听力中心接受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结果:筛查住院期间新生儿1508例,初筛通过1389例,通过率92%,42天后未通过初筛的119名中有116名接受复筛,最后未通过复筛的7例接受ABR诊断,最后确诊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3例,听力损失发病率1.98‰。结论: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的检测方法。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可及早发现,并进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4.
1050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Nie WY  Gong LX  Liu YJ  Xiang LL  Lin Q  Qi YS  Nie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274-277
目的 探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以便早期干预。方法 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简称TEOAE)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9ABR)和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技术诊断。结果 自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11198例,实际筛查10501例(总体新生儿初筛率为93.8%);初筛通过8882例(84.6%)。需门诊复筛的共1619例。实际复筛人数1476例。通过1387例。门诊复筛率为91.17%。复筛通过率为93.97%。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61例(90只耳),另加1例假阴性病例。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5.90%(单耳和双耳),双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2.86‰。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4.91%。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26%。结论 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可及早发现,并进行及早干预,有效的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5.
于春刚  张燕  岳凤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52-1553,1556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伪聋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伪聋组(17耳)、正常对照组(20耳)和感音神经性聋组(32耳)进行DPOAE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伪聋组和正常对照组DPOAE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6. 47%和97. 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神经性聋组的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的听力正常耳鸣病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特点。方法对16例病程〈3个月的急性耳鸣病人(20耳)和18例病程≥3个月的慢性耳鸣病人(23耳)进行DPOAE检测。结果急性耳鸣病人DPOAE检出率以及幅值较慢性耳鸣病人明显减低(χ^2=6.34~12.30,t=2.16~5.16,P〈0.05)。结论听力正常急性耳鸣病人与慢性耳鸣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急性病人的耳蜗功能损伤较慢性病人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听力正常耳呜患者的检测意义,以便发现耳鸣与耳蜗毛细胞早期损害的关系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40例(66耳)为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对照组40例(80耳)为听力正常无耳鸣的健康体检者,对两组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实验组进行为期2周的药物治疗,再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结果DPOAE通过率,对照组为100%,实验组为5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前后DPOAE的通过率分别为51.5%和6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已有耳蜗毛细胞的损害;药物治疗后耳蜗毛细胞损害不易恢复;DPOAE可以作为外周性耳鸣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DPOAE)听力筛查在本地区的应用价值及筛查阳性率。方法用DPOAE仪测试出生后3~5d的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于30~42d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诊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 877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听力初筛的通过率为86.00%,1218例(14.00%)未通过。692例于生后30d复筛,555例(80.20%)通过复筛,未通过的137例(1.56%)进行了转诊。15例(0.17%)被诊断听力损失。结论 DPOAE法听力筛查筛查效果良好。应加强听力筛查宣教,以提高复筛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时不同胎龄早产儿听力的影响,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256例不同胎龄的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及363例不同胎龄的血清总胆红素正常的早产儿(对照组)进行I)POAE测试,未通过者出生后42d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再次复查并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DPOAE初筛总通过率、复筛总通过率、第三次筛查总通过率及脑千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组中不同胎龄早产儿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早产儿听力障碍,胎龄越小影响越明显;DPOAE可作为筛查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听力障碍的基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