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建军 《吉林医学》2012,(32):7057-7058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567例消化性溃疡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1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调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溃疡部位等因素的作用。结果:年龄、溃疡部位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而性别、以及饮酒史对上消化道出血则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引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年龄、溃疡部位相关,而性别、饮酒史等因素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徐芳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3):179-179,195
目的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认识,及其在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所占地位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5例中,确诊肝源性溃疡的36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及出血部位,并予奥美拉唑针(40mg/次,2次/天)加内镜下止血综合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占本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1.8%,36例患者综合治疗获止血者31例,有效率为86.1%,死亡1例,死亡率为2.78%.结论肝源性溃疡是构成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综合治疗止血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职业司机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2月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职业司机129例为病例组,从溃疡部位、主要症状、并发症等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选择同期慢性胃炎病例123例作为对照组,从吸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季节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对比分析病例组发病因素。结果:职业司机消化性溃疡病例组溃疡部位:十二指肠溃疡76例,占58.9%;主要症状:以规律性腹痛为主,共63例,占48.8%;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3例,占10.1%。发病因素吸烟、Hp感染、季节及精神心理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司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明显,了解其发病因素,以更好地防治消化性溃疡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内镜下止血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75例,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及7d内止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内镜下止血 心得安 泰胃美治疗,对照组38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73例,随机对照2组36例,用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对照3组37例,内镜下止血 维生素B6 泰胃美治疗。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10年,溃疡部位以复合性溃疡居多和并出血率高,内镜下止血 小剂量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7d内止血率,促进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互易并出血,互以复合性溃疡多见,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内镜下注射及喷洒止血剂及口服小剂量心得安及用制酸护肝治疗能有效止血,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消化型溃疡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形成机理以及小剂量心得安对肝源型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肝源性溃疡 6 5例 ,观察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溃疡部位、HP感染率、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率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33例 ,用心得安 +泰胃美口服治疗 ;对照组 (B组 ) 32例 ,用维生素B6+泰胃美口服治疗。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 32例 ,作为对照 2组 (C组 ) ,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 肝源性溃疡发病年龄较单纯行消化性溃疡晚 10年 ,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 ,合并出血率较高 ,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心得安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 ,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 ,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作用 ,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溃疡是慢性肝病的一种肝外表现,继发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故称为肝源性溃疡。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溃疡。本病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我院2002年5月-2006年8月收治114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3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也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消化性溃疡,实际上是慢性肝病的肝外表现,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HU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对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36例进行了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45例HU,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胃镜检查,确定出血原因,同时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GH)、肝源性溃疡(HU)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HP感染与门静脉高压无相关性,而与肝源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以便针时病因进行治疗,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涛 《中外医疗》2011,30(7):27-27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诊治。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发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不同年龄的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其主要病因为溃疡病、胃癌、急性胃黏膜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溃疡病是引起AUGB的主要原因,占到70.2%。青年人组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最多。占到青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4.6%,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胃食管筋脉曲张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AUGB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无显著差异。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溃疡病,临床上应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NsAIDs的使用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0.
肝源性溃疡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源性溃疡 (HU)临床特征并观察小剂量心得安对HU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 96例 (其中HU64例 ,单纯性消化性溃疡 3 2例 )受试者发病年龄、溃疡部位、HP感染率、出血率及治疗后溃疡愈合率、腹痛平均消失时间。将 64例HU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 3 2例 ,单纯性消化性溃疡 3 2例为C组 ,三组均服用雷尼替丁15 0mgBid(早晨及睡前服用 ) ,A组联用心得安 10mgTid ,B、C组联用维生素B6 10mgTid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HU发病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 15年、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及复合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 ,心得安可明显提高HU溃疡愈合率 (P <0 .0 5 )、总有效率 (P <0 .0 1)及缩短腹痛平均消失时间 (P <0 .0 1) (与B组比较 )。结论 HU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及复合溃疡居多 ,而且容易并发出血。在制酸基础上联用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溃疡愈合及缩短腹痛平均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源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肝源性溃疡60例,观察其溃疡部位、合并出血率及溃疡愈合等特点。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用普萘洛尔+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B组)30例,用奥美拉唑+维生素B。口服治疗。同期选择单纯性消化性溃疡30例,作为对照2组(C组),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肝源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合并出血率高,较对照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肝源性溃疡愈合率,与B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合并出血,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58例,与同期102例60岁以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作对比分析,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结果:两组发病时主要症状、溃疡分布部位、常见并发症及伴随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高位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伴随病的发生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对1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h内行胃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肝硬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占33.6%,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29例,肝源性溃疡1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预测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在出血后的48h内等待其病情稳定,并及时给予胃镜检查,观察出血部位,分析出血原因。结果:镜下发现出血灶的患者共174例,达到87.0%的阳性率,出血灶主要表现为血痂、白色血栓或新鲜出血。32.0%的患者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9例,出血部位不明者25例,其余68.0%的患者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中比较重要的还包括消化性溃疡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上应尽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了解肝源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在临床上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较一般溃疡约晚10岁;②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③出血率达47%.明显高于其他溃疡;④伴发糜烂性胃炎者高达54%;⑤难以治愈。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溃疡病1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肝硬化并发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与非肝源性组相比,肝源性组溃疡直径大,出血机会多,临床症状明显,溃疡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结论 肝源性溃疡出血机会、糜烂性胃炎的合并率、1年内病死率均同肝功能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了解消化性溃疡病临床特点与胃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来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80例病例.结果 在338例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80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约为2.6:1,复合性溃疡8例.溃疡的高发季节以秋冬季检出率高,夏季最低.溃疡患者男68例,女12例,男女之比约为5:7.胃溃疡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44.3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年龄30-50平均年龄岁,平均年龄38.5岁.结论 溃疡病好发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低.溃疡高发季节以秋冬季高,夏季低.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胃溃疡的平均发病年龄要比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年龄大15岁.对我院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特点与胃镜检查诊断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治规律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高发病,关于中医对其辨证诊治、分型诊断的文章和报告很多,但众说纷纭,很难统一认识或借鉴。笔者从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10年间,收集整理2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从中医辨证分型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溃疡部位、与病程关系、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三方面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认为:中医辨证分型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溃疡部位无明显关联,与病程有极显著关联,与溃疡并发出血无明显关联。并总结认为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实证多为早期,此病反复缠绵,临证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尤以肝郁而致肝脾胃夹杂为病是首要之机,治疗应以疏肝调脾胃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肝硬化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本组70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有2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当中有2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3例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18例为消化道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43例,其中有19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阴性者有27例,其中有4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本组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率为44.19%,明显比幽门螺杆菌阴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14.8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源性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肝硬化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来说,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故,临床需要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力度,以有效减少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变部位、出血时间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23.30%,病死率为69.05%,绝大多数在1周内发病。结论:急性颅内病变时可刺激丘脑下部,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