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补液、消肿、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等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以术后14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用药前、术后第14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为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APTT为(30.26±3.04)s,PT为(12.57±0.78)s,与用药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用药后(29.18±2.71)s,PT为(11.46±1.29)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 DVT 高危产妇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4例)与观察组(88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4h 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产妇 DVT 发生情况、剖宫产术前及术后第4天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 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产妇纤维蛋白原、APTT、PT 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观察组产妇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 APTT、PT 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DVT 的发生,且不影响 APTT、PT 及血小板计数,不易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的抗凝特点及抗栓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其抗Xa因子与抗IIa因子的比率(FXa/FIIa);全凝血时间(CT)、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制备体内、体外血栓。结果低分子肝素FXa/FIIa<1,对RT、TT的延长作用明显低于肝素,对CT、PT、ATPP无影响;在两种血栓模型中,低分子肝素组的血栓重均低于肝素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对凝血系统的作用低于肝素;而其抗栓作用大于肝素。  相似文献   

4.
张晋源 《药品评价》2020,(15):43-46
目的: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骨科 100 例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用信封法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观察组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状况及 DVT 等发生状况、凝血功能状况、血液流变指标水平以及患者下肢周径。 结果:药物干预后,观察组肺动脉栓塞、DVT、皮下出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术后伤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比对照组长,PLT 数量低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 D- 二聚体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 术后 48 h 及术后 1 周,观察组大小腿围均小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 DVT,可有效降低 DVT 发生率,调节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指标水平,减小患者大小腿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疗效。方法将26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26例和观察组134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抗凝治疗,比较两组LEDVT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8例发生LEDVT(6.35%),观察组为1例(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B、PT、TT、APTT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骨科术后LEDVT的形成,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成药脉血康胶囊预防下肢骨科创伤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成药组与化学药组。中成药组为口服中成药脉血康胶囊156例,化学药组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20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第7 d患者伤肢肿胀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 d行下肢彩超,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7 d检测血常规[主要为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比较2组病例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1)术后脉血康胶囊与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下肢(大腿、小腿)肿胀情况。(2)脉血康胶囊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同等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成药组和化学药组在治疗前后APTT、PT、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情况,延长凝血时间;比较2组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上,低分子肝素钠较脉血康胶囊显著。(4)脉血康胶囊出血并发症更少,更安全。结论:脉血康胶囊预防下肢骨科创伤后DVT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8):2480-2482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预防老年患者骨折置换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8例行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9例)和利伐沙班组(2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基本治疗及物理预防DVT;在此基础上,利伐沙班组患者术后10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每日1次,连用10 d;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术后10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 100 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D-二聚体阳性发生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术后4、10 d两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发生情况,PT、APTT、TT、FIB及血小板计数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均可用于预防老年患者骨折置换术后双下肢DVT,且其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则给予4000IU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干预,比较术后护理效果,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预防护理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得到控制,呼吸困难、皮疹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趋向良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控制DVT,同时,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改善,相关预防治疗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贫血治疗及DVT预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某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口服加味四君子汤汤剂7 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血常规系列检查[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b、H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贫血情况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治疗组TT、APTT、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T、FIB、D-二聚体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显性DVT和隐性DVT分别发生0例、3例,对照组则分别发生1例、10例,两组隐性DVT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味四君子汤可以改善股骨粗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血栓泵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依照SPSS 17.0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美国SCD六腔式阶梯序贯下肢间歇气囊加压装置感应抗血栓泵。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LT降低、APTT和PT时间延长,FI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VT发生率4%(3/75),对照组15%(1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优。结论抗血栓泵可增大血流,降低了血液瘀滞,增加纤溶活性,防止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能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乌司他丁对对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抗纤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60例施行全髋、半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骨科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30例;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1h、给药后2h采血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PAGM)、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乌司他丁组用药后1h,APTT,P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h,T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h,PT、APTT、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h,PT、APTT显著性延长(P〈0.05),两组用药前后及组间比较PAG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有抗纤溶、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作用,可改善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穴位艾灸配合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8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以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进行预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穴位艾灸。干预时间15天,比较两组干预后下肢DVT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两组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占比及骨折位置比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指标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T、APTT、TT水平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干预后观察组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水平均较对照组延长,FIB、D-D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DVT的20.37%(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接受穴位艾灸配合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为中、高危产妇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DVT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下肢气压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5 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 d血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5 d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下肢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且不影响凝血功能,从而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6月就诊的108例剖宫产后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4例同期剖宫产后无下肢DVT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最大振幅(MA)、α角]、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析研究组患者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7d后TEG参数及常规凝血指标。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R、K短于对照组,MA、α角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时PT、T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入院时R、K与PT、TT、APTT呈正相关(P<0.05),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5),MA、α角与PT、TT、APTT呈负相关(P<0.0...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抗凝措施,两组均于术后7d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经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4例(4.65%)、对照组有2例(2.33%)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洋 《中国实用医药》2014,(33):144-145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35例和B组35例,A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2周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凝血活酶时间(PT)均有所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轻度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PTT、TT、PT、FI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更好的急性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APTT、TT、PT、FIB,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 LDVT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小腿周径和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完全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 PT、TT、APTT、PL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小腿周径差和患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小腿周径差均小于治疗前,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 LDVT 疗效较好,血管再通率高,能避免血小板减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预防组(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治疗组)各85例,比较两组LEDVT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8例(9.41%)发生LEDVT,观察组为1例(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FIB、TT、PT、APTT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索钙可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LEDVT的形成,且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采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观察组43例另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周。比较治疗前、治疗5周后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结果:给药5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较对照组67.44%高(P<0.05);观察组PT(13.79±0.41)s、APTT(30.09±2.89)s、TT(16.06±1.29)s、D-D (387.0±159.21)μg/L、PLT(243.09±57.01)×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刘师平 《首都医药》2007,(14):17-17
目的探讨PT、APTT、FIB、TT、PLT含量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7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