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02-2011-02收治的164例符合入选标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停止时、发病1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主要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因此该药物能够显著的降低血脂水平[1].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降压、抗凝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病至症状高峰时间和生化改变。结果入院时和进展停止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AST、ALT、CK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腑梗死可改善预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01~2008-12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NS 250 ml+奥扎格雷针80 mg,1次/d静滴,NS250ml+复方丹参针20ml,1次/d静滴,NS 250ml(或5%GS 250ml)+胞磷胆碱针0.75g 1次/d静滴,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1次/12h,皮下注射,连用5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mg,入院后立即口服,继而1次/d口服,连用4周。观察入院时、进展停止时、发病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发病至症状达高峰时间。结果2组在发病至症状达峰时间、发病4周时NIHSS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托伐他汀安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10~2010-05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应用脑保护剂,尼莫地平降颅压,以及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睡前服用,连用4周。观察入院时、进展停止时、发病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发病至症状达高峰时间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可以缩短发病至症状达峰时间,在发病4周时NIHS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观察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TG、LDL-C、HDL-C、T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a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进展性和非进展性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组45例和非进展组92例,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hs-CRP和MMP-9的表达水平,评价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进展组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比较hs-CRP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非进展组治疗前后比较hs-CR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MP-9变化不明显;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34%和84.37%,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和非进展性卒中均有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两种类型卒中患者hs-CRP和MMP-9发生了不同程度好转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停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05—2011-05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阿乐)口服,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停用阿托伐他汀的发生率,比较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组与停药组脑梗死复发率及两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1)停药组87例患者复发率17.2%,未停药组113例复发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a后停药组未复发患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突然停用他汀类药物可增加脑卒中的复发率,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临床亚型之一,指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持续恶化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占脑梗死发病率的40%左右。本文分析阿托伐他汀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情况,以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中拟定的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2)经头颅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神经内科脑梗死出院患者共140例,随机分成2组:20mg/d阿托伐他汀组,40mg/d阿托伐他汀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d,连续用药8周,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0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肌肉疼痛1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4例;40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肌肉疼痛2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5例。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5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糖、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颈动脉血管、发热、白细胞、C反应蛋白与146例完全性脑梗死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血糖增高,收缩压水平下降,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颈动脉血管狭窄、发热、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卒中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性缺血性卒中567例.依据其卒中进展形式分为5型,分别研究不同类型梗死部位比例及血管受累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卒中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从梗死部位分析,大面积脑梗死、脑叶及分水岭区脑梗死易于出现进展性卒中.从血管受累情况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血管狭窄比例更高,前后循环同时受累或单纯后循环受累多见.从血糖水平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结论 不同病灶部位及脑动脉受累部位、程度均能预测脑梗死的进展,血糖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3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及非进展性卒中组,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颅内血管狭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较非进展组多见(P<0.05),进展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较非进展组高(P<0.05),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进展组患者颅内主要供血动脉狭窄较非进展组多见(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史、血糖水平、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颅内血管狭窄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与微栓子、脑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116例,对照组12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脑血流,并检测入院时,入院后第1、3、7天的微栓子阳性率及数量,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微栓子阳性率及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微栓子、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以预测缺血性卒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进展性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4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测血糖、血压,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436例患者中,142例发生进展性卒中(32.4%),进展性卒中患者中既往有糖尿病史19例(13.4%),入院发现血糖高者68例(47.8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首次血压高者79例,影像学检查示梗死灶多位于皮质或皮质下区域,与非进展型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可促使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生,梗死部位多位于皮质或皮质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脑血管反应性(CVR)与进展性卒中(SIP)的关系。方法对发病24h内住院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以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在住院72h内评分较入院时下降2分以上者判定为SIP患者,共50例;在住院72h内评分较入院时不下降或下降小于2分者判定为非SIP患者,共61例;以无脑梗死的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52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两组NO血浆水平,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获取屏气指数(BHI)以评价CVR。结果 SIP组NO水平(40.15±4.73)显著低于非SIP组(56.55±8.35)和对照组(65.5±7.40)(P<0.00l),SIP组BHI(1.01±0.26)低于对照组(1.41±0.34)和非SIP组(1.18±0.30)(P<0.00l),BHI与NO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0.29,P=0.034)。结论 SIP患者的CVR降低与NO水平下降有相关性,CVR的下降是导致SIP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NO水平和BHI有助于预测SIP发生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疗效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民众反应效果好.大部分研究报道显示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效,但周外研究结论仅小部分支持针刺治疗有效,大部分研究报道未能证实针刺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疗效,尤其是包含多个系统的综述研究[1-2].国内外报道差异的根源在哪?到底针刺对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有没有疗效?我国针刺治疗脑卒中将来的发展将如何?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分析进展性脑梗死与完全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各100例,分组比较患者的血压、血糖、血管评价结果、血脂、凝血状态等指标,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别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血管评价结果、血脂、凝血状态等指标均较完全性脑梗死组患者平均水平差,其中颈动脉与脑部大血管狭窄与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与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多相同的临床危险因素,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均较完全性脑梗死患者表现差。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进展性脑卒中和4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用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2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76.7%),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52.5%)(P<0.05),且进展性脑卒中组中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及评价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INR调整剂量;治疗组31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后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SaO_2)、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_2、PaCO_2、SaO_2、RVEF水平均有所升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和PVR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PaO_2、PaCO_2、SaO_2、RVEF水平较高,呼吸困难VA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PASP、MPAP、RAP、PVR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脑卒中后高出血风险急性肺栓塞疗效满意,出血风险与常规抗凝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