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是现行两种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良好等特点;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具有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两种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应用可以提供更多的一临床信息。现就不同临床应用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评价能力进行对比,并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优秀无创评价测试工具。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但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的性价比,而且它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本次综述的目的是对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诊断准确性和预测价值的概述;对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的新兴领域,包括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进行讨论,以及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的局限性和突出展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郭军 《山东医药》2013,53(7):66-68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磁共振及功能成像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血管平滑肌瘤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功能成像[包括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结果 该病灶位于后颅窝小脑幕下方,与直窦及窦汇相邻.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中等信号,内可见点状及条状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局部可见未强化区域,呈从后下部向前上方渐进性强化的趋势;PWI示病灶后下方局部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量(CBF)明显升高,其余部分CBV及CBF明显降低;MRS示病灶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Cr)峰下面积均明显降低;SWI示病灶内多发点状低信号血管影.结论 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多模式MR影像学特点有一定特异性,此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用64排螺旋CT进行搭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2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CT血管造影成像(CTA)与术中选择性冠脉血管造影(SC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同时行CT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者,在血管成功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导致狭窄等,可以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血管评价,作为随访的检查手段,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桥血管的形态与功能的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两种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但两种影像学技术也各有不足,OCT成像穿透深度有限,IVUS的空间分辨率较弱。单一的OCT或IVUS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将OCT与IVUS成像导管集成到同一成像导管中,实现二者的多模态血管内成像,则可以为介入医生提供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初以来,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证明了其在卒中诊断中的实用性。但是,在缺血发生后的最初几小时内用它进行成像来描绘缺血区域、评估血管和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学状况时,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80年代后期,新的技术如快速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弥散成像以及磁共振波谱学等已趋成熟并用于研究。这些技术看起来对于监测动物卒中实验中因治疗而产生的变化是很灵敏的。文章论述了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对急性卒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变异的解剖学及比较影像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川  刘作勤 《山东医药》2005,45(11):66-67
肝动脉变异对于肝癌化疗药栓塞治疗、肝脏部分外科切除、全肝或部分肝移植和肝脏疾病的诊疗等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诊疗水平,避免诊治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全面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非常必要。除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外,CT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彩色多普勒超声(CDF)新技术的应用又开辟了肝动脉变异认识的新方法。本文就肝动脉变异的解剖学及比较影像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较新的血管成像技术,由于它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快捷、价格便宜的优点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近几年被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随着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及辅助检查(如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水平的提高,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将我院2001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患者进行了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造影成像检查成功。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属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狭窄诊断的首选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血管成像(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geography,SCTA)作为新的微创的血管成像术,其二维/三维血管重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中容积积分成像(VR)和最大密度重建(MIP)应用最广。目前比较两者在内脏血管优势的报道较少,且有争议〔2〕。本研究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和梗死灶变化的评价。方法32例大脑前循环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20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溶栓组),12例保守治疗(保守组)。治疗前后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检查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治疗前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检查。比较治疗前后MRA显示的血管再通和梗死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MRA显示78%(25/32)血管阻塞。治疗后,溶栓组MRA显示72%(13/18)血管早期再通,而保守组中29%血管再通;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79)。血管再通的病灶增加较小,与血管未通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血管早期再通的显示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眼底血管成像技术,可高分辨率地识别视网膜脉络膜血流运动信息,对活体组织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进行成像,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视网膜脉络膜各层血管的分层分析并能够量化血管参数。OCT...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无创影像学手段。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不断完善,其可提供斑块性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衰减指数、血流储备分数及心肌灌注等大量信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风险斑块可继发血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无法详细评估血管壁及识别高风险的斑块。血管内成像可更好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识别高风险斑块,进行早期干预,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该文介绍血管内成像方式包括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红外光谱法、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等的成像机制及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DSA、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MRA)技术的发展,使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但这些技术只能评估血管腔内形态的改变,因血管病的根源在于血管壁的病理改变,而上述技术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评估。近十几年来,随着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e,HRMR-VWI)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尝试直接观察颅内血管壁结构的精细改  相似文献   

17.
柳澄 《山东医药》1991,31(12):39-40
磁共振成像可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胸壁、脊柱和支气管树,矢状及冠状扫描可较常规X线摄片和CT更清楚地观察肺尖和膈肌部位,因此其用于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一、磁共振成像诊断肺部肿块磁共振成像判断肺内肿块性质的优点是:①如在病灶中发现有代表血管的流空现象,则提示为肺内动静脉畸形,藉此与肺癌鉴别。②肿块中出现代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在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32通道头颈联合专用线圈行头颈一体化HR-MRI成像,分析闭塞血管节段局部管壁特征和闭塞中远段腔内血栓信号特征。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结合纳入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闭塞病因进行评价并作为参考标准,比较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在病因分类中的准确率。结果 (1)25例急性头颈动脉闭塞患者均完成HR-MRI检查,共诊断闭塞血管31段,其中常规管腔成像诊断了21段,常规管腔成像+HR-MRI诊断了30段;动脉硬化性闭塞24段(19例),动脉夹层性闭塞4段(4例),动脉炎性闭塞3段(2例)。(2)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中,闭塞节段近端管壁均可见偏心性增厚;动脉夹层性闭塞均见典型的双腔征或新月形高信号壁内血肿;血管炎性闭塞血管节段中可见长节段环形增厚及强化。(3)常规管腔成像技术与常规管腔成像联合HR-MRI对病因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7.7%(21/31)和96.8%(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管腔成像技术,头颈联合HR-MRI可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对判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和动脉炎性病变等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0.35T磁共振对33例颅脑常见脑血管患者进行MRA检查.结果 MRA能清楚显示颅内主要血管形态,发现血管疾病的异常改变.结论 颅脑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在常见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韦进军 《内科》2011,6(6):587-589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发展应用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越来越成熟,应用更加广泛,几乎适用于全身各重要脏器的血管重建,在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