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加强对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分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死亡2例。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以减少误诊或漏诊,降低死亡率,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早期确诊及积极内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确诊的主动脉夹层分离患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科治疗过程中严重心衰死亡1例,余病情稳定后出院9例,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及动脉造影能早期确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8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被误诊为急腹症2例;被误诊为肾结石1例、结石性胆囊炎2例,脑栓塞2例,被误诊为肺栓塞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结合影像学检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1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误诊率为40.5%,死亡7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4例,植入覆膜支架1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出院5例.结论:主动脉夹层症状表现复杂,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深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的认识,降低其误诊和病死率。方法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情转归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误诊7例,手术5例,介入治疗8例,保守治疗2例,术前死亡4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主动脉增强CT检查是确诊主动脉夹层主要手段;控制血压和心率是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根据夹层分型和高危因素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早期诊断并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者4例,单侧下肢瘫痪2例,截瘫2例,头晕、头痛2例,晕厥1例,偏瘫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者常见,临床工作中需要高度警惕,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48 h內死亡2例,转外院3例,5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早期易误诊、漏诊。故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深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的认识,降低其误诊和病死率.方法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情转归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误诊7例,手术5例,介入治疗8例,保守治疗2例,术前死亡4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主动脉增强CT检查是确诊主动脉夹层主要手段;控制血压和心率是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根据夹层分型和高危因素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误诊的原因,并提出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误诊情况、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6例,误诊率为33.3%.误诊为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胃炎2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被误漏诊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 系统性的回顾2012年10月—2016年5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记录和统计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方法 ,分析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结果 显示,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初期有32例(80.0%).经过一系列临床治疗后转归患者有25例(62.5%).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初诊过程中出现漏误诊的患者存在4例(16.0%).其中经过临床诊断Ⅰ型患者有10例(25.0%),病死率高达8例(20.0%).结论 主动脉夹层具有高发病率的临床特点,且逐渐的趋于年轻化.在患者的病程诊治初期,常会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所以在诊治和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过程中,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操作,减少漏误诊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D)的临床诊疗特点,提出减少对其的误诊率、加强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15例临床资料,13例行内科重症监护治疗,2例转院行介入治疗。使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比较A、B两型AD的院内死亡率。结果:门诊误诊3例(20%),其中2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误诊为急腹症。院内死亡5例(A型4例,B型1例),A型死亡率(60%)高于B型(14.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高危人群,熟悉临床特征,擅选辅助检查,可有效降低AD的误诊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00例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进行探析。方法回顾10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0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76例进行手术治疗,有效率97%,2例患者在内科治疗中亡,1例患者术后由于肾衰竭死亡。所有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mHg,舒张压控制在60~80mmHg,心率控制在60~70次/min。结论医生应正确认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时进相关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其对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AD患者分别进行胸片、MRI、CTA及DSA检查和分析误诊情况,并根据检查和确诊结果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32例病愈出院,8例患者于住院四周病情稳定后去上级医院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成功,8例住院期间死亡,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有3例因血压控制不佳,再次发生夹层,死亡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RI、CTA及DSA有助于确诊,在有效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祁兰  徐海容 《农垦医学》2006,28(2):117-1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例(33%),其中发病2天内死亡2例(16.6%),发病1周内死亡2例(16.6%)。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提高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疾病依次为冠心病22例(55%)、急腹症8例(20%)、心脏瓣膜病4例(10%)、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例(7.5%)、尿路结石3例(7.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误诊的疾病种类繁多.增强CT或MRI检查可确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31例主动脉夹层首诊误诊的2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高危因素、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胸部X线或普通CT、心脏彩超、主动脉CTA或MRA等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首诊误诊,误诊率约70%;首诊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3例,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2例,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意外1例,腹部疾病2例;约8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70%的患者出现胸痛,80%的患者有心电图异常现象,100%的患者经主动脉CTA或MRA检查确诊.结论: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及时正确地选择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指导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 ,其发病率与高血压出现的频率密切相关 ,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危重 ,病变可累及多个脏器 ,死亡率高。为了提高疗效 ,降低死亡率 ,精心的观察护理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科对 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了我科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5月共 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37~ 6 8岁 ,平均年龄 5 6岁 ,所有患者均行胸腹部CT检查而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其中 1例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引起心包积血死亡 ,10例经内科治疗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治疗与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抢救成功 5例 ,死亡 2例 ,拒绝治疗 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积极诊断、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截瘫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例截瘫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胸腹部增强CT检查确诊。结果:1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效果良好,1例死亡。结论:我科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遇到截瘫患者,特别是伴随胸痛、背痛、腹痛、腰痛的患者,应考虑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 (AorticDissection ,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 ,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 ,导致血管壁分层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由于本病受累部位与范围不同 ,临床表现多变 ,易导致误诊。我院 1996年 8月— 2 0 0 3年5月共收治 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36岁 ,最大 6 8岁。其中胸痛 4例 ,腹痛 1例 ,偏瘫 2例 ,失语吞咽困难 1例 ,双下肢活动受限伴麻木 1例 ,便血 1例。 4例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3例误诊为脑血栓形成 ,1例误诊为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